以前,献血车十分常见,街上、大学校园、办公楼旁边,到处都是,我们也总会看到很多人排队献血的场景,可现在呢?这种盛况已然不复存在。
更为可悲的是,过去献血是献爱心、是骄傲,可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待见献血,甚至十分厌恶,他们认为,献血的人是冤大头。
好好的制度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到底是人变得自私了,还是献血制度寒了人心?这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 献血的初衷
人的一辈子也就短短几十年,如果没有大灾大难最好,自然也就用不到输血,可一旦发生意外,受伤严重或病情严重,到了不得不做手术的地步,此时就需要输血。
根据相关规定,凡是参与过无偿献血的人,可以凭借献血证享受福利待遇:
无偿献血累计达1000毫升以上,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可以享受献血量五倍的免费用血,五年后等量免费用血;
献血者家庭成员(指父母、子女和配偶)五年内可享受献血量两倍免费用血;献血者和其家庭成员免交临床用血互助金。
谁都担心意外的发生,因此,为了给自己、给家人谋取一个“以防万一”的保障,很多人决定献血。
另外,大家受到社会主义精神熏陶,出于助人为乐的情怀乐意参与无偿献血。老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无偿献血是救人最好的方式之一。
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家看到的更多,懂得更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嫌弃献血。
02 | 大家嫌弃献血的原因
首先是闭口不提的健康问题。
直至今日,一提到无偿献血,我满脑子想到的都是它的好处,比如加快血液流速、刺激机体的造血功能等等,至于弊端,一点都想不出来。
到这里,不得不猛夸宣传的成功,可是,事实真就如此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献血后,体内血液减少,会出现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胸闷等症状,有人反应十分激烈,体质因此下降。
宣传说对身体没有任何坏处,实则会感到不适,谁都不喜欢被骗,更不希望身体不适,因此不再献血。
第二个原因是用血困难。
网友甲表示:我参加无偿献血,献血证上写着终身免费用血。但我做手术时需要输血,家人拿来献血证,却被告知献血证过期。现在,我坚决反对家里的成员再去献血。
按照正常的流程,医院是按照患者的需求来申请血浆,任何人都要付费,在手术结束后,再拿着相关票据到献血中心进行报销,
可在实际情况中,医院传达有误,患者及家属对相关制度不了解,最终导致用血困难,造成了很多类似于网友甲一样的事件。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些事情只要在自己或亲朋好友身上发生一次,就足以击碎对献血制度的信任,从而使大家反感献血。
除此之外,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负面信息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大家看了多了,警惕也就多了,进而加剧对献血的反感。
03 | 为什么不能有偿献血?
在1949—1978期间,百废待兴,那时的献血制度便是有偿献血。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偿献血暴露出血站管理混乱、献血人群复杂、医院管理混乱等诸多乱象。
举个例子,经济困难的人为了卖血,隐瞒结核、麻风、肝炎、梅毒等传染病史,并且频繁献血,这对用血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隐患。
最终,为了解决乱象,有偿献血转变成无偿,法律上也对此进行规定。
《献血法》第十六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收购、销售血液和血液制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收受或者提供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报酬。
换个角度来考虑,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更高,社会更安定,但诈骗、贷款等行为的渠道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
如果被套牢走上绝路,恐怕会有很多人“被迫献血”,如果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社会可就真的乱了套,所以,有偿献血这个口子不能放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8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