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为配型成功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致敬山一大周林卓!

18岁生日,他用第一次无偿献血作为自己的成人礼。

19岁生日,他献血同时,又光荣加入中华骨髓库。

今年21岁的他,已完成6次献血,累计献血2400毫升。

他说,“生命是无价的,有时需要用血液来拯救。”他就是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临床与基础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本科1班的周林卓。近日,周林卓作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顺利完成采集捐献。

9月8日,周林卓接到初配相合再确认电话,他当即选择同意捐献,并于当天进行高分辨血样采集,次日进行了体检,全部通过后于9月22日入院开始注射动员剂共计10针,于9月27日上机采集。整个采集过程持续四个多小时,共处理全血容量13085ml,循环次数46次,采集浓缩细胞容量290ml(一个治疗量约200ml)。

回忆接到初配相合成功的电话,周林卓说自己非常激动,“当时就同意捐献了。”

“这是入库时都不敢想的事,中华骨髓库如今库容将近三百三十万份,能成功捐献的不过一万六千例。能够配型成功,如期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为挽救生命做出贡献,作为医学生的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周林卓一方面搜集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完整流程的资料,一方面结合所学医学相关知识深入了解了骨髓捐献的原理以及各种细节。征得父母同意后,在研究生考试备战的关键时刻,周林卓坚守医学生使命,克服动员剂注射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捐献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不适,顺利完成采集。他说:“医者仁心,学医就是为了救死扶伤。”周林卓的大爱义举,彰显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深厚文化底蕴,诠释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弘扬了人间互助互爱的人性光辉,为配型成功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高度重视学生思政教育和品德修养培养,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到实处。今后,校(院)将继续引导学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努力培养仁心仁术的优秀医学生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839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