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妈妈,禁毒宣传教育,让我们知道毒品的危害。我们一定会拒绝毒品,请高妈妈放心”……节前,扬州市江都区社区矫正中心“爱的矫正”报告会上,一群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发出“爱的表白”。他们口中的“高妈妈”,是江都区小艳子志愿者协会会长高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江都区司法局、小艳子志愿者协会携手“爱的矫正”,创新开展“未成年社区矫正+公益活动+社会组织教育”工作方法,共同实施“执法人员+志愿者”项目,帮助一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重塑人生、融入社会。
江都区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说,社区矫正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是将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活动。近20年来,高雁一直致力于未成年人关爱工作。“爱的矫正”项目启动后,她从“心”出发、用爱护航,被矫正对象亲切地称她“高妈妈”。
“这群孩子,本来都是父亲母亲的好孩子。”高雁带领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参观“好人工作室”,讲述自己二十年志愿服务工作的经历;成立“未成年人家庭学校”,发挥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感化作用,增加良性互动。亲情的力量,帮助未成年对象消除了心理障碍,重构了社会认知。作为省委、省禁毒办联合组织开展全省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双百计划”入选的志愿者组织,小艳子志愿者协会积极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参加禁毒宣传主题教育,强化禁毒意识,提高自控能力。
一系列温暖行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注入满满正能量。“高妈妈,今天我们一起去做志愿者,进行文明交通劝导。”一个周末,一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来到“江都·好人岗”,参加文明劝导“学雷锋”活动。“高妈妈,今天我们参观周恩来纪念馆,了解了周总理光辉的一生,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参加红色教育活动后,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小李发出感慨。
“现在这些孩子,有的主动报名当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的不再沉迷网络游戏,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有的变了个人,改善了和父母的关系……”高雁告诉记者。
江都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志愿者+“爱的矫正”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家人的关爱和理解,引导他们走出阴霾,走进新生活。
通讯员王学忠桑一宏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陈咏
校对盛媛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7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