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赡养母亲这10年,我是越来越反感兄弟姐妹来家里,说起原因很现实

导语:父母对于子女都会有“远香近臭”的想法吗?在家照顾父母,没有大出息的孩子,注定是被嫌弃的吗?

我叫吴亮,一个普通的乡村农民,今年52岁,从我记事的那一刻起,这片土地就是我的天地,我的生活。它是我生命中无法替代的一部分,就像我的家人。

家里有四个孩子,我是老二。大姐成家很早,嫁到了一个城里的家,过得风生水起。我的三妹和四弟,从小就比我聪明,他们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得很好。而我,初中毕业后就留在了家里,与土地为伍,每天与泥土打交道,种田、种菜、养鸡鸭。

"小亮,饭好了!" 我的妻子从家里喊来。她,是我人生的另一半,来自隔壁村的一个善良女子。我们结婚多年,一直相互扶持,过着平静的日子。

"好的,我这就过来。" 我答应着,手里还拿着一把锄头,打算放在屋旁的工具房。

中午的饭菜很简单,有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家养的鸡蛋和一锅刚熬好的鸡汤。但这对我们夫妻俩来说,已经是很满足了。

吃饭的时候,我妻子突然提到:“前几天四弟打电话过来说过年要回来,还说要带着他家的小孩一起。”

我微微一愣,眉头紧锁,语气有些冷淡地说:“他们又要回来?上次来还把我们家的鸡鸭都带走了,这次又要拿些什么?”

我妻子轻轻叹了口气,“你别这么说,他们毕竟也是你的兄弟姐妹。过年了,总要团聚一下。”

我放下饭碗,眼中有些不悦:“你知道我不是嫌弃他们,但每次他们回来,家里总是乱七八糟的,菜啊,鸡蛋啊都被带走。而且,他们从来不关心妈。”

我妻子沉默了一会儿,“其实我也很不满意,但婆婆她...她始终是你们的妈,对他们的宠爱和期望是不会变的。”

我妈,一个勤劳善良的乡村妇人,她的人生几乎都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父亲去世后,她的身体逐渐不如以前。腿脚不太好,走路总是需要扶着墙或者人。每当想到我妈,我心中总是有些酸楚。

"我知道,但是我真的很不想看到他们回来又搞得家里乌烟瘴气的。" 我说完,站起身去收拾碗筷。

这次的对话,是我和妻子之间无数次类似的讨论之一。对于兄弟姐妹回家的事情,我心中一直有个结,难以释怀。

一家人,原本应该是最亲密无间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家庭,距离和心境也渐行渐远。

而我,一直在这片土地上,默默承担着赡养母亲的责任。在外人眼里,我们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每逢佳节必团聚。但只有我知道,那背后隐藏的种种不为人知的矛盾和纷争。

而这种改变是从父亲去世后的那段时间开始的,那时,母亲的身体也逐渐开始出现问题。我一直认为,是心病,母亲失去了与她携手走过大半生的伴侣,生活突然变得空洞起来。

有一天,我打电话给四弟:“四弟,你知道的,自从爸去世后,妈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你在县城,条件好,你看能不能接妈过去住段时间?”

四弟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说:“哥,我知道你为家里付出了很多,但我现在的情况不太方便。你知道的,我住的房子是媳妇家的,而且儿子正在上高中,家里环境也不适合老人住。”

我长叹一口气,心里其实早有预感,但还是有些失望。

随后,我又试着联系了大姐和三妹,希望她们能分担一些。但无论是大姐还是三妹,她们似乎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

大姐的回答更直接:“二弟,你也知道,我在城里只是家庭主妇,完全依赖丈夫,我也没办法决定。”

三妹则是:“哥,你知道我工作忙,而且现在住的地方也小,接不了妈。”

听着她们一个个推脱,我心中五味杂陈。看着母亲那苍老且期盼的眼神,我知道,她心中是多么希望能和其他孩子住一段时间,体验不同的生活。但,这一切似乎都成了奢望。

最后,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让母亲过得舒适。于是,我和妻子一起,精心照顾母亲,希望让她的晚年过得更加美好。

但母亲的病,始终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她的身体每况愈下,生活也越来越不能自理。每当夜深,看着母亲痛苦的样子,我和妻子都不禁泪流满面。

在这种情况下,我和妻子决定向兄弟姐妹提出经济上的支援。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助,可以让母亲过得更好一些。开始兄弟姐妹都没有犹豫把母亲的赡养费打给我,每人每月300块钱,如果有生病住院,就几人平摊,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我的意料...

夏季是家里最忙碌的时候。稻谷、蔬菜、水果都是金黄色的,等待我们收割。而正当这最忙碌的时候,四弟和大姐带着各自的家庭回来过暑期。

当两车停在家门口时,村里的邻居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们这欢乐的大家庭。但我知道,这次他们回来,和之前都不一样。

我刚把新鲜的菜摘回来,四弟和大姐却跟收割机一样,开始“扫荡”家里的菜园。

“哥,这些菜真的好新鲜啊,我带一些回城里去。”四弟笑嘻嘻地说,装了满满一袋。

大姐也不甘示弱,将家里养的鸡鸭鱼也一网打尽:“我也带一些回去,城里这些都太贵了。”

看着他们如此,我只是微微一笑,虽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然后事情开始发展得出乎我的预料。每到饭点,我和妻子都要辛辛苦苦地为一家十几口人做饭,而四弟和大姐他们只是坐在那里,享受着我和妻子的“待遇”。

更让我忍无可忍的是,他们对母亲的态度。每天除了吃饭时来个报到,剩下的时间都是与她无关。

有一天,我正在外面干活,突然听到妻子焦急的喊声:“快来,妈要去厕所!”

我赶紧跑回去,但发现四弟和大姐他们就在客厅打牌,完全无视了妻子的呼唤。

“四弟,你不能帮帮忙吗?”我气冲冲地问。

“哥,你不是可以帮忙吗?我们来是来放松的,你怎么可以让我们做这种事情?”四弟不屑地说。

我一时火冒三丈,我真的没想到,我亲爱的四弟会这样对待我和母亲:“难道你忘记了妈是怎样辛苦养大你的吗?现在她老了,需要我们照顾,你就这样对待她!”

四弟脸色一变,显然没想到我会这样发火。他冷冷地看着我:“你既然这么不满意我们来,那我们走就是。”

我心里很难受,:“如果你们只是来享受,而不愿意尽一点孝心,那就请走吧!”

四弟怒气冲冲地带着家人离开了,而大姐在旁边也没有说话,只是低头不语。

而母亲却非常的心疼四弟:“你不能好好跟四弟说吗,他多孝顺,假期就回来看我,好容易放松一下,你带我厕所就行了,非要弄成这样。”

听到母亲的这句话,我真的很心寒,平时我和妻子忙前忙后,尽心尽力伺候母亲,却从没有听到一句母亲说一句我们孝顺,我们好的话,而四弟他们一年回来几次,来匆匆去匆匆也不照顾母亲,母亲却说他们才是孝顺,我真的伤心。

但是我不能因此看着母亲不管,我和妻子始终在母亲的身边,细心照料。

某个夜晚,坐在屋檐下,听着蛙鸣,我决定,下次大姐和四弟要回来时,必须事先通知我,而不是突然驾车回到家门。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再向以前那样冷漠,想回家就必须照顾母亲。

不久之后,四弟打电话告诉我,他们想回家过春节。我看着母亲,说:“弟弟,如果你们想回来,我没有意见,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四弟显然有些意外。

“你们必须要照顾母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回来玩耍、带走家里的东西而不付出任何努力。”

四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哥,我明白了。”

春节到了,大姐和四弟带着家人回到家。和以前不同,这次他们真的开始积极参与家里的事务,帮忙照料母亲,做家务。每当夜深,我总会发现四弟偷偷地给母亲盖被子,或是帮她按摩。

但即使如此,母亲依然没有明显地表示出对我的欣赏和感谢。她似乎还是更加偏心四弟,认为他才是真正孝顺的好孩子。我知道,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观念,很难改变。但我不再为此而伤心,因为我知道我做得对,不是为了母亲的称赞,而是为了她的健康和幸福。

春节结束后,大家又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而我,还是如同以前一样,每天默默地照顾着母亲,不求回报,只求她的健康和快乐。

看着母亲慢慢老去的脸庞,我深知,时间不等人,而我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用自己的方式,给予母亲最深的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6782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