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公园旁边建起了沥青厂!受“毒气”困扰,当地群众苦不堪言

今天,一位江苏当地的网友向我反映了一件事:当地一家沥青厂直接建在了体育公园不足百米的地方。本月初,企业开工之后,排放的气体刺鼻难闻,很多居民苦不堪言,甚至有部分居民出现了咳嗽等症状。事情发生之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曾经回应,企业还没有生产,等到生产之后必须通过一些防污处理手段才行。但是居民发现,整个企业天天灯火通明,很显已经生产,并且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刺鼻的气味。后来经过再次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反映,通过环境保护部门的深入了解,居民投诉内容属实,企业已经开始偷偷生产了。

        

另据这位网友反映:这些事件的受害者非常多,他只是其中一个,也是正面向相关职能部门投诉的群众,江苏新闻台被采访的群众也是他本人,他为了这个事情已经努力了一个月,每天工作长达15小时以上,并且成立了一个维权群体。我们要为这位向不法行为努力作斗争的勇士致敬。正是有了像你们这样不屈精神,为了当地群众切身利益而勇于大声疾呼的群众,这种不法现象才能得到高度的重视,这种事情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但是让这位网友不能理解的是,虽然相关部门已经承诺会处理,但是事情过去已经将近一个月了,目前仍然看不到什么进展,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通报处理情况。

        

在此,我也想针对网友的这件事情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是企业当初的规划立项是否合法,手续是否完备?由当地发布的新闻内容可以清楚的知道,这家企业位于居民区,并非是远离人群的地方。不仅附近有体育公园,还有学校、商场和居民住所,尤其还有幼儿园等等。像这类居民核心居住生活区域,通常来说要建设一个如此具有高污染的企业,那审批手续是极其严格的,我不知道这个企业是通过什么方式获批的。建设用地规划符合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有没有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设审批?建设标准能否达到要求?符合不符合与居民区和公共场所保持一定距离的建设距离要求?在环境监测中能不能符合要求,相关部门有没有进行实地检测?当地有没有经过环保评估?有没有举行过听证会?听证会邀请的都是哪些人?如果以上任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以说企业获批都是存在极大的问题的。

        

二是企业为何敢置环保法规于不顾,私自偷偷营业?从当地环保部门领导的口中,也说明了所造成的污染必须经过妥善处理之后,也就是说必须要环保达标之后才能展开生产经营活动。我们都知道,当前所有的企业对于环保部门的要求都是非常重视的,毕竟一但出了问题那处罚是相当严重的。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企业竟然无视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私自偷偷生产,这说明了这家企业的底气还是很足的,至于哪来的底气,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消息来源上来看,这个企业是市政下面的企业,既然是处理市政方面的工作,市政公司是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市政公共设施维修美化相关工作。而下属的公司一般都是企业化经营的,是企业单位。那么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就有了下面的一个疑问。

        

三是当地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有没有利益输送关系?正常来说,市政部门的行政工作是单位人员来负责,而一些市政维修美化的工作,一般都交给一些企业来做。之所以这个企业能够在这样的地方获批建设,我相信当地市政部门肯定是做了不少协调工作的,这也正是此企业敢于无视环保部门的要求,而偷偷生产的一个底气吧。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虽然同属市政府下面的单位,但市政、环保和城建等部门都是分工负责的,出了问题都是要打板子的。尽管规划和审批难度很大,但是毕竟最后也建设了,而且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城建和环保部门似乎都不太重视此事,虽然说会处理,但是时间过了这么久,仍然没有看到相关动作,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不得不引起网友的怀疑?是否存在包庇袒护的行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

        

四是如何妥善处置好这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其实不管如何,在我个人看来,既然发现了问题,就必须解决问题,只有真正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处理好,才能减缓社会舆论的影响,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网友说:这件事的水很深,当地媒体也只能报道事件的一小部分,其他的都不方便说出来。我相信网友的判断,毕竟这种现象很常见,也属于中国官场文化中的一部分。毕竟当地媒体想要发展,也必须依靠当地政府的各个部门的支持才行,得罪了哪一个部门,都会给他们今后的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但是不管如何,如果大家都对这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放任不管,那我们的媒体也就失去了监督的作用,我们社会一旦失去了公平公正,政府的公信力也就会缺失,人民利益就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我真诚的希望当地政府能够高度重视这起事件,毕竟这样的污染会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附近还有公园和幼儿园,坚决不能让这样企业存在。可以另选一些远离居民区的地方,毕竟市政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改善当地生活条件,建立一个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这样的政府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这样的条件之下,经济发展才有意义。如果单纯为了发展经济而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这样的发展不要也罢。就像山东淄博马晓磊书记所讲的那样:我不在乎文明城市,我只在乎我的群众。希望当地政府引以为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6652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