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曝光中华儿慈会河北负责人柯某卷走千万钱款,事发之后,有很多家长为讨还公道,索要自己被骗的钱财,露宿在儿慈会办公大楼外。儿慈全啊,牵涉的家庭几乎都是孩子身患重病,如此巨额的救命钱被骗,可以说这样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而是这种手段直接熄灭了很多家庭的希望。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家还没有实行免费医疗,这些钱能够给很多家长带来希望,这个负责人不讲伦理道理 ,连别人的救命钱也也骗,让那些家庭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
之所以很多家庭被骗,是因为患者家属在病友群里看到负责人柯某以儿慈会9958的名义发布了一个消息,其实是一个配捐项目。内容大意是给柯某转一些资金本金,20天后会收获更多的资金,并把这笔钱的用途起名为激励金。因为确认柯某的确是儿慈会9958的负责人,并且柯某的儿子还曾是白血病患者,也接受过儿慈会的帮助,于是大家就放心的把钱转给了柯某。此后,有更多的病友加入进来,其中一个病友群出凑的资金就高达500多万。但是这笔钱到期之后,却没能如期返还回来。病友发现受骗,于是就开始维权。
事发之后,儿慈会工作人员表示:涉案人员并非河北负责人,其身份是志愿者。相隔三个小时之后,中华儿慈会又回应:涉案人员柯某前期确实是河北廊坊救助中心的志愿者。至于后期,他们并不知情,所有的诈骗行为均属柯某的个人行为,他们与慈善机构无关。尽管如此,然而细心的网友却发现,但是很快他们又被打脸,今年2月份的时候,中华儿慈会公众号上有一篇文章显示柯某为中华儿慈会项目四部9958廊坊团队主任。除此之外,柯某还曾荣获中华儿慈会2022年度最佳领导力奖。但是目前,此凡是与柯某有关的公众号文章都已全部被删除,这种情况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呢?
就目前来看,这种情况是非常恶劣的行为,从近些年发生的事情来看,不仅是本文提到的这件事情,就连银行甚至一些政府部门也多多少少出现过这样类似的事情。没有出事之前什么都好,一旦出事之后,立即甩锅。相信很多人也都看到过银行的某些工作人员私自挪用客户的钱理财,最后导致客户千万存款不翼而飞的事情吧。一些单位部门一旦出事就会迅速找一个背锅侠,不是志愿者,就是临时工,以至于现在广大网友听了这些问题都非常反感。为什么都不敢承担自己的责任呢?为什么都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呢?很多责任再甩也是甩不掉的啊,其实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主动承担责任,说明就是我的错,涉事部门的领导和人员必定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处理,但是如果甩锅的话,就可以将推脱责任,最后半推半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个人认为是时候重视这种不正之风了,如果再不重视,再不认真加以解决,不要说这些慈善机构,一些单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长此以往,将会面临什么后果?我前面的文章多次谈到一些公益机构的现状,从前几天的99公益日反馈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可以说大量的公益机构已经彻底失去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已经没有任何公信力了。但是让人意想不到,更让人愤怒的事也发生了。很多公益机构不仅不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进行深入的体制机制改革来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重新获取公众的信任,竟然能够把公益事业与政府权力结合起来,在某些地方进行强制捐款,并限定数额。这是一种多么可悲的情况啊?这样的公益还叫公益么?这样的慈善还是慈善么?
可以说,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公益和慈善组织已经背离了初心,沦为了某些人获取利益的工具。他们的资金来源,不是靠捐,而是靠抢,这就非常可怕了。从本文开头这起案件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新手段,除了抢,还有骗!我的天啊,虽然说这个是个人行为,但是他的背后是慈善机构啊,打着慈善机构的名义骗的啊,怎么能一个志愿者就与机构无关呢?这锅推得也太容易了吧。如果每一个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这样做,如果每一个公益机构都这样操作,今后谁还会相信这些机构?银行为什么能够得到群众的信任?他的信用不是自己产生的,而是由国家在支撑他的信用。同样公益机构也是如此,正是背后有国家做信用,广大群众才相信他啊。
也许有的人会说,如果这些家长不贪图小便宜,那肯定不会上当受骗。这种观点对不对?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是错误的,因为他忽略了一个主体,忽略了这个人背后的机构给这些家长带来的信任。如果这个人不是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家长会信任他么?很显然不会。那么我们把钱存在银行,一旦被工作人员骗了之后,难道我们都是为了贪图小便宜么?就是为了那点利息么?放在家中不存岂不是更安全?正是因为这些金融机构背后有国家做后盾,有强大的信用支撑,所以我们才信任他,这与贪图小便宜无关。
其实对于此类的公益机构,央视早在2020年就已经进行过相应的调查,这些机构已经不是纯粹的公益和慈善机构了,很多已经沦了一些商业性质的盈利机构。最典型的如某筹,当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慈善机构的时候,人家公然宣布我是商业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我就纳闷了,不是慈善机构,你怎么可以随意收取别人的捐款?还从中渔利,收取大量的“中介费”,这不是典型的违法行为么?为什么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呢?真是太奇怪了。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信用的重要性,2018年的时候,我市普降暴雨,很多小区车库里大量的车被淹,导致群众出现了巨额的损失。其实大多数车都是有保险的,按照正常的逻辑来看,走保险理赔不就完了么?事实上情况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下子几千辆车,一辆车平均10万,几万辆就是几十亿的赔偿。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保险公司就扛不住了,有的公司直接说这属于自然灾害,不在理赔的范围之内。这种理由让所有的车主无比愤怒,那保障的作用在哪?难道就是为了平时一个磕磕碰碰么?但是当时有一个保险公司就做的非常好,名字我不得了,为了避嫌,这个公司迅速向上级报告,动用了整个省的力量加入到此次理赔之中,快速办理,合理赔付,取得了大家的信任。自那以后,本市的大多数车主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很自然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相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我们各级公益慈善机构和各单位也同样,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是长期的。即便是因为类似于这种事情,公信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勇于承担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我相信大多数群众都会继续选择信任他们的。正是由于一次次的甩锅,一次次的推脱责任,才导致公信力严重下降,甚至完全失去。这种情况非常危险,是时候转变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重新建立公众信任度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6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