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案讲的是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以后,外部的敌人都被消灭了。但与此同时,王朝内部的隐患却愈演愈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内部的案件展现在我们跟前。其实历朝历代都经历这样的时期,那些在打天下是的骄兵悍将却成为王朝的阻碍。这时候要么要赵匡胤一样杯酒释兵权给自己留一个好名声,然后把隐患留给后世。或者像刘邦和朱元璋一样快刀斩乱麻,然后给后代留一个稳固的江山。
洪武大案
而朱元璋最伟大的,就是造长城时期办法,所以即使今日,这些工匠的名字依然刻在砖上。而我们的某十字会以慈善为借口,郭美美等事件层次不穷。有时候我想这问题出在哪里呢?如果是民族特点,那么韩红的基金会不仅热衷于公益,而且还能将花费一一公布出来。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用朱元璋造长城的方式做公益,可行吗?
首先,我们来打个比方,比如某地发生了灾害,然后某十字会出方案,只不过做慈善的人不捐钱。而是自行采购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就避免了中间商赚取差价,同时也让做慈善的人避免因钱多钱少而被某些不良媒体攀比。他们将这些物资送到灾区时,更能激发他们内心的善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世家
其次比如某地救助需要一百个帐篷,一万瓶水,那么让这些慈善人分摊捐助,比如某某某负责帐篷,某某某负责矿泉水等等。然后让他们自行与厂家联系,并在产品上印上该批物资捐助者的名称。并且商标标明:这批物资是用于某某某公益活动。这就和朱元璋时期让在砖上刻名字一样,这样可以激发这群捐助者的虚荣心,从而由虚荣心引起他们的公益心。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个:第一个好处是可以让灾区人知道是谁帮助了他们,从而让他们有一种感恩心理。第二个好处是这个物资上都有公益信息,这样就可以极大避免某些人贪图私利。毕竟钱可以直接装在兜里据为己有,但这么大的物资且都有公益标志,你怕是也不好为自己谋利。第三个好处是让这些捐助者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能够驱动一个人良知和邪恶的无非都是名利而已,你引导他们向善,他们就会变成好人。
朱元璋
最后商家在卖物资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打广告。其实在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处于亦正亦邪之间,他们缺乏的只是一种善的引导。我们有一种理论,真小人胜过伪君子,但我认为并非如此。真小人在作恶的同时,也在带坏其他人。而伪君子作恶的同时却给他们传播一种善的假象,这就是古代坏人很多但良知成为主流的原因。而如今就是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世风日下,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同样是唐朝,初唐时期四海归附,百姓兼容八方。而晚唐时期,百姓麻木不仁,他们宁可看着大唐灭亡都不愿意为其卖命。因为君王就是一个社稷的榜样,当君王励精图治时,那些亦好亦坏的人都会变成王朝的栋梁。而君主昏庸无道屠戮百姓时,百姓都会失望透顶,最终如黄巢一样变成王朝的敌人。
明朝
我们总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自然而然认为是天理。但却忘了不同的环境,铸就了不同的氛围,如果淮北也有淮南这样的环境,那么淮北也能生长出橘子。同样,公益并不是某些人能做,某些人不能做,而是一种氛围促成了一种结果,不是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6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