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家经常看到有关于人口的话题,有人对此深感担忧。确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已经陷入老龄化的困境。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各种利于生育的政策,但效果却并不理想,新生儿数量就像一块巨石,堵在政府的心窝子上。
面对如此情况,网友们也开始思考解决方案,在众多方案中,人口专家却提出一种很极端的方式:重启计划生育,用政策控制生育,强制大家生孩子。
网友们看到这样的消息,自然愤怒无比,这种违背伦理的强制手段荒唐至极,但提出方案的专家却说出了自己的原因。
一、中国人口现状
2016年是很特殊的年份,截止到目前为止,它人口出生率最后一次上涨的时间,达到13.6%,对应的新生儿数量是1786万人。
之后,出生率便一降再降,到2022只有6.8%,新生儿数量仅有956万。要知道,这期间已经全面放开二胎,但却依旧没有挽回持续下降的出生率。
再来看看老年人的情况,2016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大约2.3亿人,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老人约1.5亿人,占比10.8%。
截止到2022年底,60岁以上2.8亿人,占比19.8%,65岁以上2亿人,占比14.9%。这一年,人口负增长85万,这是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中国的人口现状显而易见,年轻人在持续减少,老年人占比不断增加,总人口在减少。
根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的预测,到2027年,我国人口跌破14亿,到2043年跌破13亿。如果生育问题得不到解决,未来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会越发严重。
二、人口现状带来的问题
1.养老问题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就是年轻人养老年人,未来工作的年轻人变少,可需要养老金赡养的老人变多。
当年轻人养不起老人时,财政就要出手补缺口。别看现在养老金基金还有结余,可未来会如何真不好说。
再者,养老可不仅仅只有养老金,还有医疗保障、出行保障等等,随着时间推移,它们所面临的负担会越来越重。
2.劳动力短缺
现阶段,我国并未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原因很简单,目前正在找工作的人是16年前出生的,当时的新生儿数量不少,现在当然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
可当2020年出生的这代人开始工作后,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到那个时候,很多企业或许都引入了半自动化设备,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可对一些传统行业而言,工人就是基础,届时会遭到巨大冲击。
3.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当代人的经济压力大,生育意愿不高,就算是放开二胎三胎,大多还是会选择一个,这就导致原本的“多对一”模式转变成“一对一”模式,个人赡养父母的压力变大。
拿我家来举例,我奶奶今年92岁,我爸加上伯伯姑姑一共五个,这相当于五个家庭赡养我奶奶。奶奶一直和我父母住一起,我家除了要多费点儿心外,在经济上没有一点压力。
生病住院时,几家人轮流照顾,从来没有因为治疗费用发过愁。现在年纪大了,我家和几个伯伯家轮流送饭做饭,每家一个星期,姑姑也隔三差五来看奶奶。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最好的状态,可到了我父母这辈,我是独生子女,我这一辈,也是只生一个。因此,父母老后,我一人养,我老后,同样是一个人赡养。
我这种情况的比比皆是,未来的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如果个人经济条件不太好,赡养的压力可不小。
三、计划生育,强制生育是否可行?
单从作用上来,这个方案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强制生育保证新生儿数量,未来也不会出现养老压力变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可是,该方案实在是太过片面,根本就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首先,年轻人不愿意生育,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经济压力太大。还着车贷、房贷,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如果要一个孩子,就是让孩子跟自己遭罪。
不解决经济压力,一切都是扯皮,强制生育就是流氓方案,倘若落地实施,会有更多年轻人不结婚了,难道还要再来一个强制结婚吗?
其次,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以人为本。原先的计划生育政策纵然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却没有彻底剥夺生育权利。可强制生育完全是彻底掌控生育权利,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也侵犯了个人的自主权益。
最后,解决人口问题需要多维度的政策,不仅仅是单一的生育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育儿支持和养老服务来鼓励家庭生育。
综上所述,强制生育这一方案根本就不可行,正如网友所言,就该让这些专家体验体验人生疾苦。
写在最后:
总之, 我国的人口问题确实需要重视,而强制要求生育的方案根本行不通,而且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需要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应该充分尊重个人自由和权利,同时提供更好的社会支持,以鼓励家庭生育,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作出相应的调整。
只有通过合理和平衡的政策,才能更好地应对人口挑战,实现社会民生的稳定和持续改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62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