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槿夕先生
对于贫困县的扶持,一直是国家政策的主推路线之一,不少县城成功脱贫,让更多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然而,某些明面上的投资,是否需要和纳税人说清楚?
据了解,河南省政府公开批准14个县退出贫困县,全省53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其中包括屡屡冲上热搜的鲁山县715万牛郎织女,可是这一次重点不是它,而是另外一个县城,平舆县。
一个刚脱贫不久的贫困县,就可以拨款3亿元置办5000台无人机,每一台6万,要不是上市公司需要公示重大交易,是否此事就会无人过问?
平舆县
从地理位置来来,平舆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距市区约60千米,地势平坦,总面积超12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70万人,在2017年
它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到了2020年2月才摘帽脱贫,3亿元对它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在人均收入水平低下的情况,购买一批价格不低的无人机,很难让人没有想法。
要知道地方财政一直是民众关注的问题,基层部门在这个特殊时期,不断通过不透明的方式投入大量的资金,加重财政支出,像是一个小孩突然有钱了,开始大手大脚花钱。
3亿无人机
承接这个项目是永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它入局无人机的时间较短,智能无人飞行制造业去年的营业额仅有5.49万,一下子获得了3亿元的业务单子,直接超过了2022年营收入约为2.96亿元,个人不是业内人士,是否有专业的人员回应此事?
永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签订这份重大合同后才公示,上面清楚地写着,“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那谁来监督这个责任?
资金支付存在疑惑?
根据该公司公示内容显示,是它的全资子公司盐城永悦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与平舆县畅达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在针对货款的支付问题,选择了分期付款。
平舆县畅达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之后,10天内支付6000万,一个月内结清24000万,这个支付日期乍一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是否有考虑过,无人机设备出现问题后,是否有相应的限制措施?
除了这个问题之外,和永悦科技公司签订合同这家畅达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由平舆县交通运输局全资控股,记者在联系交通运输局时,工作人员回应:“企业自主开展业务,与交通运输无关。”
这家成立于2017年7月17日的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平舆县交通运输局的全资子公司,面对公众的疑惑时,3亿元投资无人机不需要进行二次审批?
相关人员回应
8月28日,有媒体称联系到平舆畅达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涛,对方表示公司负责河南平奥通用机场的运营管理,机场运营需要用到这些无人机。
周涛还透露,这个只是意向协议,未来可能会交给专业的运营公司使用这一批无人机,换句话说,之后还要投入支撑无人机运营的人工费,数目不容小视。
有人提供了平舆县通用机场的相关信息,项目总投资为2.4亿,在2020年底投入使用,这个机场的建立是有利于改善交通,可是这一批无人机的价格比机场造价更贵,实际用途能够创造出多大的利润?
两大质疑
从公司采购5000台无人机这一点,将单子给了一家年营业额仅有5.49万的科技公司,它是否能够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持,保证不会有错误出现?
无人机的应用是可以提升效率,对于现代化城市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但是3亿元的支出,是否超过了平舆县的实际财政支出?
一名北京的网友提出质疑,“县城购置无人机说是给机场用,可那个机场好几年了也没邀功,似乎已经烂尾了”,除此之外,“机场总投资在2.5亿,买无人机3亿真的魔幻…”
这位网友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也给了此事一个突破点,无人机未来是要使用在机场上的,按照规定机场2020年就要投入使用,现在是否有烂尾的迹象?
这一切的疑问都有待官方给一个说法。
结语
无论是鲁山县的715万牛郎织女雕像,还是平舆县的3亿元无人机项目,就让大众心里有一个疑问,“到底是经济发展重要,还是面子工程重要?”
一个贫困县在脱贫之后,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县城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集中力量支持实业经济,实业能够给县城的人们提供就业机会,远比这些玩意来得更实在。
只有人民都富起来了,捣鼓这些玩意才有用,一味追求高科技,无视地方经济的重担,到头来只能是一片嘘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61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