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已经完美落下帷幕,今年考生们整体表现平稳,考生们的发挥也非常出色,各省600分以上人数都特别多。
特别是浙江省今年表现抢眼,600分以上有5.2万人,690分以上多达785人,不得不说,今年浙江高考学生的实力真是太强了!
不过高分段人数越多,对于本省的有些考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同样是600分,在有的省份能进入985名校,但今年在浙江却连一本都上不了。
而且甚至同样是700分,在其他有的省份能进清北,但今年在浙江却无法如愿,这种情况看起来有些讽刺,但却是不得不承认的现状,这也印证了大家常说的:“同分同卷不同命”。
当然,无论结果怎样,现在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如果将高考比作登山,其实登山的意义并不在于登至山顶,而在于登山过程中的努力、对山顶的美好遐想和途经的风景,甚至登山带来的疲惫和辛酸,那种感受或许才是登山人最珍惜和向往的。
多省市下发通知,高校新生迎来坏消息,家长感到心情复杂!
众所周知,高考教育与义务教育有着诸多不同,如果将教育的过程比作成盖房子,那么义务教育像是打地基,注重的是基础,而高等教育则更像是建立主体,注重的是实用性。
而且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学生们需要交学费,当然,高校的层次、位置以及专业不同,收费标准是不一样的。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高校新生开始收拾好东西,准备踏入大学的校园,一般来说,大家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里面会有一张银行卡和学校的收费标准,在此也提醒大家提前把学费准备好。
一般来说,公办院校每年的学费在四千至八千左右,而民办院校则要贵一些,很多基本上都已经上万,中文合资高校的学费还要贵些,一年学费甚至需要几万块,这从侧面其实也反映出学生平时越努力读书,其实也是变为家里赚钱。
笔者已经毕业多年,虽然母校的学费多年来都是一样的,但这并不代表其他地区的高校也如此,比如近期四川教育厅发布通知,明确表示调整公办高校的学费,这对高校新生来说是一个坏消息。
四川省新的基准学费标准(每生每年):文科类(不含体育学类中的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农学类 4800元;理工类5200元;医学类和体育学类中的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5800元;艺术类一类 8000元,二类10000元。
其实不仅是四川省,最近几年上海、吉林、山东、陕西、安徽、辽宁、河南以及河北等地都有作出过调整,在当前这种经济形势之下,虽然上调的幅度并不大,但对于有的家庭可能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对此,家长也是感到心情复杂。
为什么调整公办高校的学费?
对于高校调整学费这件事,大家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认为现在社会上的整体就业局势都不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涨学费”,也有人认为涨的学费也就是一星半点,没什么影响。
说实话,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培养一个孩子出来非常不容易,而且大学里的费用确实是一笔不少的数目,有的家长甚至还要借钱供孩子上学。
而考虑到各个因素以及每位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不一样,相关部门不仅作出了解释,也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四川教育厅就提到现行学费标准是于 2004 年制定,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调整公办高校的收费标准是为了公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还明确表示会加大学生资助帮扶力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奖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助学政策,确保“应助尽助” “应贷尽贷”。而且还会继续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 5%的资助经费,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就读。
写在最后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期盼,对于孩子上大学这件事情,相信任何父母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送孩子读大学,都说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无私的,确实是如此,而且还不要求回报。
高校新生还未进入社会,父母的难处可能现在还很难去体会,不过既然已经是成年人,其实就应该懂得和慢慢学会为父母分忧。
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除了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入学资助等项目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能够做的,比如大学里设置有一些兼职以及勤工俭学的活动。
特别是国家励志奖学金有8000元,大家在进入大学后可努力尽力去争取,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这些也是锻炼自己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5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