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网红之窗

在90年代,蛔虫似乎很普遍,为何如今却销声匿迹?蛔虫去哪里了?

几代人的童年记忆中,“宝塔糖”总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存在,它的色泽呈淡黄,口感有些许糯甜。

虽比不上货真价实的糖果美味,但对于好奇心很重的孩子们来说,已可以克服吃药的抵触,而其作用,就是消灭肚子里的蛔虫。

多年的时间里,大家一度谈“虫”色变,无论男女老少都对蛔虫怀有恐惧心理,生怕如厕时看到一截虫子,更有人说,蛔虫还会通过呕吐或睡觉从嘴里出来。

只是脑补一下,那场面都会让人终生留下心理阴影......

因而家中长辈总会对孩子耳提面命,连哄带威胁的让注意卫生、按时吃学校发放的宝塔糖,目的就是杜绝蛔虫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但时移世异,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家对于蛔虫逐渐不再提及,到底是蛔虫彻底消失了,还是找到了应对它们的法门呢?

一、蛔虫曾经有多可怕?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来了解一下究竟蛔虫是什么东西?对于人类造成了怎样的威胁?

蛔虫的大名叫做似蚯蛔线虫,顾名思义,它的长相就跟蚯蚓差不多,属于寄生虫的一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约有13亿人感染,我国也有多达4亿人深受蛔虫的困扰。

——其染病概率高达60%-90%,于相对偏远且卫生条件落后的地区,更是无人幸免。

蛔虫一般是从口腔进入身体,在小肠里安家落户开始繁衍,幼虫成型后,即展开对人体的“探索之旅”。

一路顺着肠壁的小静脉溜达到肝脏,再穿心入肺跑到气管、食管跟胃,满满当当兜一圈再回到小肠,幼虫完成这次探险就宣布成年能繁殖。

尤其一只雌虫每日可排卵24万个,如此生生不息,人体内蛔虫数量就会达到惊人的数目。

这么多的蛔虫待在人体里,就算人自身拥有强大的抵抗力与自愈能力,但终归会影响健康。

根据每个人的薄弱地带不同,表现症状也就各式各样,有人因蛔虫患上反复发作的寻麻疹或结膜炎,也有人会突然出现严重的腹部绞痛或肩背疼痛。

对于孩子来说,则威胁更大......

除了能让人直接联想到蛔虫的肚子疼跟食欲不振,还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容易发怒跟睡不安稳等,后者常常被忽略。

家长以为是孩子性格问题,一段时间过后,症状通常会更加严重,要么会产生身体和智力的发育迟缓、要么则有脑膜炎、癫痫及肠梗阻、肠穿孔跟肠坏死等不可估量的后果。

而令人心惊胆颤的是,蛔虫本身也是个狡猾莫测的生物,它不仅自身就有超凡的杀伤力,甚至还能跟猪蛔虫、日本血吸虫、圆线虫等多种动物蛔虫交叉繁殖,又给攻克治疗带来极高挑战的复杂性。

所以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式,就是从源头杜绝蛔虫的侵入。

即:压根儿不给它们在人体施展神通的机会,再辅佐上三五不时发放的宝塔糖,将已进入体内的蛔虫打出来。

而随着科研医疗技术的发展,又有更有效的驱虫药代替宝塔糖,逐渐蛔虫不再被大家畏惧。

二、蛔虫如今消失了吗?

那么如今蛔虫很少听说,是彻底消失了吗?其实并未完全消失,依然广泛蔓延于许多偏远地区,尤其在很多留守儿童的身上十分常见。

原因首先跟环境与生活方式有关,许多偏僻乡村人们仍旧住着土瓦房,过着耕种养殖生活。

无论是给农作物施的肥,亦或是家禽牲畜排出的粪便,里面都会含有各种品种的蛔虫,而不讲究洗手洗澡的生活习惯,就会让蛔虫轻松进入体内。

再加上用水、如厕跟饮食这三点,偏远地区大多并未接有自来水,人们还是取用生水,有时天热嫌麻烦不等把水烧滚就喝了,虽甘甜中不乏透心凉,可蛔虫也趁机进入了体内。

另外对于粪便的处理,也没有做到无害化,不少将粪水视作天然肥料的地区,没有完成五格三池贮粪法,将虫卵沉淀在池底就挑起来灌溉在了庄稼上。

这堆粪在运输及施肥的过程都导致了蛔虫的传播。

经过含有蛔虫农家肥浇灌生长起来的果蔬,若直接简单清洗就食用,或干脆凉拌一番入口的话,那蛔虫则轻而易举寄生在人体内。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其强大的繁殖能力不用多久,就会造成爆发性的激增......

三、依旧是顽疾,为何关注甚少?

至于为何分明蛔虫依然是顽疾,却不被关注?

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主要还跟对自身的关注度不够有关。

——常言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人只有先衣食无忧日子过得安逸富足,才有精力去关心精细的健康养生问题。

偏远地区的大多数,成年人要么外出打工谋生,要么起早贪黑的耕种糊口,心思全放在一日三顿饭上已是耗尽了全部力气。

哪怕身体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肩背疼痛等症状,第一反应也往往是累的。

再加上原本饮食也很凑合,营养没跟上,就会觉得没精神睡不着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直到“水滴石穿”导致其他器官的病变,则就事论事的抓着眼下的病想办法。

一切始作俑者的蛔虫,就这么被忽略掉了。

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通常缺乏家长的呵护与关心,图带孩子省事。

不管是玩泥巴亦或是下河摸鱼,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不普及预防蛔虫的方法,也没有叮嘱着要注意卫生及饮食洁净,自然感染蛔虫的概率就拉到了满格。

话分两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数亿人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生活品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记得在七八十年代,哪怕是如今高楼耸立的一线城市,人们也是住着平房,挤在弄堂跟四合院里生活,常常几户人家合用一个厨房跟厕所。

买回来的菜蔬随意的堆在灶台上,待盛夏酷暑时分,外出归来一身热汗拧开水龙头就直接喝生水,因而导致人人肚子里有蛔虫的结果。

但随着棚户区改造等城市建设,大家住进了楼房,有了明净的厨卫,配备了可冲水马桶及冰箱等家电,生活品质提高之后,蛔虫逐渐就不再是困扰,因此也就没人谈论。

四、如今的蛔虫都在哪?

但刨根问底的看,蛔虫在当下真正消失了吗?其实也并没有,只是以更隐形的方式存在着。

首先当代人生活节奏快,这几年外卖的出现好比一根救命稻草,免去了从采购清洗到出锅打扫这么一套繁琐的过程。

对于上班族跟学生,腾出的几个小时,正好可以放松追剧或打游戏,可外卖后厨的卫生情况却非常令人堪忧。

就拿专攻做外卖的商铺举例,由于没有食客到访,无所顾忌之下也就没那么多讲究。

从不断爆料出的那让人触目惊心的卫生情况,什么老鼠头、钢丝球上的钢丝、油泥足有一厘米高的灶台及墨汁一样都洗黑了的洗菜水。

要说里面没有蛔虫,其实想想也都是笑话,毕竟数十年前自己跟家里做饭,也不会无所谓到让老鼠直接窜进锅里。

举一反三来看,许多外卖厨师做菜都满不在乎,那是否会认真洗手剪指甲呢?黑黢黢的指甲缝择菜洗菜,蛔虫及虫卵就这么如鱼得水的生存着,直到进入食客的肚子里。

而因蛔虫出现的许多症状,却通常会跟都市亚健康混淆,比如烦躁易怒跟失眠,这应该困扰着当下的不少人,不然也不会有向往情绪稳定跟香薰、冥想等各种助眠手段。

可为何没有跟蛔虫联想到一块呢?主要也是平时工作学习的压力不小,以为是被考试跟业绩逼得要发疯,遂忽视了还有蛔虫这么一个原因。

再有胃肠功能紊乱与荨麻疹,也是把人们折磨不轻的顽疾。

众所周知,荨麻疹是一件说不清也不好治的病,用了许多种类的药都反反复复,经常能困扰数年,过敏源也极难排查,或许早已淡出视线的蛔虫正是始作俑者。

而隔三差五就会隐隐作痛的胃病,也会被不按时吃饭及喜爱辛辣刺激食物给遮盖掉,从而放过了真正的病灶,让蛔虫成为藏在深海下的冰山,无休无止的侵害着人体健康。

并且人的关注焦点是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当一件事正在风口浪尖备受热议时,那所有人都会投以一百分的重视。

好比几年前的垃圾分类,当时全国都在普及干垃圾湿垃圾的区别,以及没做好垃圾分类的危害,因而家家户户都关心起来。

但一段时间后,又一次的销声匿迹,是垃圾分类不再重要了吗,只是忘记其影响。

蛔虫也是同理,既然如今它们并未灭绝,并且还有交叉繁殖的极强杀伤力。

而如今饮食卫生又并未有百分百的保障,那么反倒不能忽视,自发去医院检查并吃驱虫药,或许能将许多重大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毕竟身体是自己的,总不能光等着大家都这么做了才关注,尤其是经常吃对后厨情况不太了解的外卖,又伴随烦躁易怒失眠及磨牙等症状,更需要提高警惕,以防蛔虫在身体里一路穿行,最终造成严重的健康风暴。

综上所述,之所以当今很少听说蛔虫这茬事,并非是其消失了......

而是以更隐匿的形态被众人忽视,许多曾是蛔虫的诊断依据,被生活压力大、琐事缠身及饮食习惯不佳给混淆掉,从而忽视了真正的罪魁祸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567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