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各地血库频繁告急,一边是无偿献血制度受质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相关机构的当务之急,为此卫健委曾提出一个建议:把无偿献血制度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按理说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活动,秉持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特别是疫情期间各地血库经常告急,但一部分愿意献血的人因为阳了没法献血,所以缺血情况发生的比较频繁。
为此各地方也是积极发表声明,但声明发布之后,往往是先受到网友的批评和质疑。不仅部分网友自己不愿意献血,甚至还规劝身边的人不要献血,这个情况应该是各地相关机构始料未及的。
我们先看看多少人献血才能够全国临床用血的需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献血人数达到该国家总人口数的4%就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在这个数值上瑞士是9%,美国是8%,日本是7%,那么我国是多少呢?
根据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献血人次为1674万,献血总量为2855万单位。当年我国总人口数为14.13亿,献血占比约为1.1%。
同时世卫组织还表示,无偿献血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那咱们这个数据.......
其实国家队无偿献血这方面也是有一些优惠举措的,例如只要无偿献血到一定次数就能获得奉献奖,而有了这个奉献奖证书后能享受“三免政策”:
一免: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板的园林,风景名胜区等;
二免: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免普通门诊费;
三免: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那么怎么才能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呢?根据山东的规定来看:
无偿献血20次以上可获得铜奖。
无偿献血30次以上可获得银奖。
无偿献血40次以上可获得金奖。
累计获得3次金奖可获得终身荣誉奖。
根据我国献血法规定,健康公民间隔6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献血一次。于是想要在山东地区获得铜奖要10年,获得银奖要15年,获得金奖要20年,而终身荣誉奖则要60年。
山东青岛在1993年的时候成立了青岛市中心血站,现在有642人获得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现在是2023年,他们不顾身体的安危,用30年的时间走完了60年的路,向这些献血英雄致敬!
英雄是很好的榜样,无偿献血又是一种善举,但是当下怎么会有不少人对无偿献血存疑呢?
那就不得不说说无偿献血引发的一些问题。
比较出名的应该是2009年的“血浆养兰花事件”,当年11月7日的时候有人在贴吧发布了一篇帖子,该帖子名为《要入冬了,二老婆们也该补补了》,在帖子中发布者图文并茂的介绍了他用血浆浇养兰花的过程。
从他发的图片里能看到血浆的采集日期是2009年10月3日,失效日期是2014年10月3日。
也就是这袋血浆的主人献血一个月之后,就被人用来养兰花了。
后来成都卫生院调查后表示是医院相关人员违规处理了报废血浆,相关人员也被严肃处理了。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的反响很大,不少人因为这件事第一次对无偿献血质疑。
而第二次则是上海的一张用血通知,上面提到在上海市的港澳台同胞、华侨、外国公民可由医院血库直接供血。
那些说免费用血的就是在故意带节奏了,上面这些群体即使要用血也是要掏钱的。
不过相比普通人还是便捷了不少,普通人在医院临床用血时手续不少,哪怕是有过无偿献血经历的人,也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和无偿献血证书,才能向医院或者血站申请用血。
记住这里是申请,不代表可以直接供血。而且如果是亲属住院的话,大部分场景是通过家庭成员互助献血的方式来保证临床用血。
而这一次的影响就比较大了,毕竟大家直接感受到了不公平。
也许是自此之后愿意献血的人少了,也许是因为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用血需求上升了,也许是血液的相关科研项目增多了,总之是出现了缺血的情况。
所以国家卫健委的时候在2019年时候建议把无偿献血和征信挂钩起来。
但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既然是无偿献血,那么一定是不以牟利为前提的,改善自己的征信属于牟利吗?
我觉得属于,因为当前征信挂钩的地方还不少,贷款、出行这些都有影响,而在支付宝上还有很多与信用相关的服务,也就是说征信在社会面上是有价值的,这违背了无偿献血的初衷。
于是有人建议有偿献血,但只要和利益挂钩,会引发的社会问题就多了,所以无偿献血才是正途。
但这时候想到一个比较类似的问题:红十字会筹不到善款真的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捐款?血库的血液告急真的是因为人们不愿意献血?
把责任归咎于奉献爱心的人士身上,是不是有点儿道德绑架的味道?
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两个行业的从业者比普通人心里门清太多了,现在来公开,来透明,是不是为时过晚呢?
这其中的弊病明明在于相关的制度有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而不是用类似将献血和征信挂钩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这就好比我失业没有收入了,这时候是抢别人的钱还是应该自己找份工作?
对于公益事业,有些人应该要认清它的本质。另外要清楚无私的奉献者要的是:公平、公平,还是踏马的公平。
— end —
# 推荐阅读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5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