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2月1日,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将被封闭。
根据黄山风景区的相关规定,莲花峰下次开峰的时间,大概在2028年的12月份。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们的不解:
为什么一封,就是五年啊?
安徽本地人现身说法:
“因为轮休时间到了。”
网友则惊讶回复:
“它可以,休五年?”
1、
没错,辛苦的打工山,莲花峰,要休息了。
而已经放假五年的天都峰,要开始上班了。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莲花峰第一次轮休了。
1987年10月,黄山开始施行景点轮休制度。
具体规定是这样的:
莲花峰和天都峰交替开放,每五年一轮。
冬季,黄山中的西海大峡谷和莲花峰,要进入休眠期。
黄山位于安徽境内,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更是在国内外的各大名录中榜上有名。
1982年,它被我国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名胜风景区”。
而其早在1990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中。
所以,在环境保护和景区维护方面,黄山一贯都是严格遵守的。
而实行轮休制度的原因和我们打工放假一样——休养生息。
不过,打工人一般会用四处游玩恢复元气。
而景区,则是通过大自然惊人的修复能力,恢复被破坏的自然景观。
当然,毕竟已经现代了,毕竟是个景区。
这五年,其实也就只有游客进不去。
不像网友所说的那样,黄山的工作人员不会和莲花峰一起放假的。
他们在其修复期间,需要辅助。
种植促其生长的植被和青草。
而且,天都峰都开了,工作人员就更闲不着了。
今年,由于旅游业的迅复苏,黄山主动将日客流量调整到了三万人。
“三万人”这个数值,相较我们在新闻上看到动辄千万、上亿的数据,好像是不够看。
但是,如果你在景区的现场看,真的非常震撼。
根据黄山市发布的数据来看。
今年黄山风景区前五个月接待的游客数量,就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人流量。
虽然这些年,大家出行的素质都提升了,可如此强大的洪流,依然会对景区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
就不说那些随手乱扔垃圾、乱摘花踩草、以及对风景区内的动植物造成的物理伤害了。
其实人只要进去了,不管是声音还是踩踏,亦或是流出的汗液,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这些年来,因此被关闭的风景区,其实不少。
2、
位于北京的灵山风景区,曾经也是相当著名的旅行圣地。
灵山海拔2203米,是北京的最高峰。
在半山腰处,住了不少人家。
而住在山上,那交通肯定就存在问题。
于是,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养马,还不少养。
因为在北京的郊区,所以滚滚的建设大潮并没有波及到这个地方。
没有太多人类的干预,灵山空气宜人,风景优美。
漫山遍野的郁郁葱葱,更是让其成为了最好的避暑胜地。
每逢节假日,城市里看惯了钢筋水泥的人,就会驾车前往此处,好好的修养一下。
俗话说得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去灵山游玩,那就肯定不能简简单单的吃个饭,看个景就罢了。
因为此地居民人人养马,于是有不少游客选择骑马观景。
有市场就有买卖,那时候,一位客人骑一次马的价格,大概在300——400元左右。
而节假日,游客怎么也得成百上千的。
据当地的村民介绍,当时村子里饲养了大概300多匹马。
一到了旅游旺季,一些游客根本就排不上号。
当时,他们不拼命赚钱,就随随便便的经营骑马生意,就能轻轻松松赚上个20多万。
那可是十多年前的20多万。
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当时很多人家都在扩大养马的数量。
整个村庄,家家都有马,灵山能骑马的声音,也越传越远,打出了名声。
可是,当游客多了,骑马的人多了,踩踏也就多了。
灵山毕竟是一座山。
一条路走个十次八次没问题,千八百次,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问题是,骑着马,数量以“万次”起步的游玩,就会给山区造成严重的后果。
踩踏导致泥土疏松,更是使植物锐减。
一旦下雨,山体承受不住压力,就会发生洪水,泥石流等灾害。
更何况,当时,灵山的草地已经被踩踏的不成样子了。
数次下雨,就像是一把刷子,将土地一遍遍的冲刷。
早在2016年时,灵山的水土流失就已经相当严重了。
地区的相关部门,也彻底决定,要关闭灵山景区,将马匹带离灵山,将环境还给灵山,让其开始自动生态修复。
不过显而易见,灵山的居民不愿意了。
在旅游旺季,他们每年只需要养马,就能躺着赚上几十万。
一旦将风景区关闭,就相当于将他们六位数的收入来源直接切断。
推进这份工作的社区人员苦口婆心的劝,条条框框的列,用了很长时间,才彻底得到了灵山居民的理解和同意。
不过当时他们劝说的内容,我们在六年后才知道。
2022年12月,门头沟文旅发布了一篇文章。
时隔6年,记者再次采访了那些曾经的居民们。
这时候,灵山依然还是那个景美水清的风景区,只是已经不见成群结队的马匹了。
没有了人工过度的干预,灵山的植被给其造就了一处最好的风景名胜。
夏季炎热的分在植物层层的分解下,吹到游客脸上,就成为了凉爽的风。
现在这里,还是城市居民们最喜欢的避暑胜地。
不仅如此,因为生态修复的太好,游客的数量,反而大大增加了。
曾经养马赚钱的居民,现在开了一间民宿。
集客栈和餐馆于一体的民宿,每年能为他带来十万左右的收入。
这个钱,不仅赚的不轻松,还远远比不上六年前。
但,他说:
“虽然挣得少了,但咱站在家门口抬眼就能看见灵山又绿起来了,心里舒坦。”
3、
这几年,由于反反复复的封闭问题,许多景区都没有了游客。
不少景区收入锐减,已然经营不下去了,好在那些曾被游客破坏的风景,却正在慢慢的恢复。
2020年4月,为了防止病情大范围的扩散,印度也不得不发布了居家21天的规定。
这是全国范围内的封禁,意味着除了一些必要的生产和销售,其余一切店铺和工厂都要停摆。
令人惊讶的是,还没到21天,仅仅过了一周多,印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是位于印度北部的天,彻底亮了!
许多从小就生活在那里的居民表示,几十年来,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喜马拉雅山,居然离他们这么近。
印度的北部,离喜马拉雅山最近的地方,只有200公里。
可30多年来,他们城市上空,总是飘着一层雾蒙蒙的灰尘。
烟尘之厚,就连世界最高的山脉,都被堵得严严实实的。
神奇的是,当时印度的首都新德里,所有的污染也全部消失了。
和印度有同样情况的,还有意大利。
意大利的威尼斯运河,是这个国家著名的景点之一。
因为名气太盛,许多去意大利的游客,都不会错过这个景点。
大量的游客涌入,就意味着大量的污染。
一条长三公里,最宽处70米,深度达5米的运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居然连水的颜色都看不清。
意大利人居家之后不久,威尼斯市在街上的人员锐减。
有当地网友在网上发布照片,声称威尼斯运河的水,已经清澈见底,甚至能清楚地看到小鱼苗在里面游来游去的身影。
当时就连意大利一些城市附近,都有海豚的身影了。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动物奇景。
例如,麋鹿因为游客稀少,带领鹿群回如今被人类所占领、曾经的栖息地觅食。
山上的猴子,因为没人投喂,纷纷下山,穿梭在大街小巷。
国外的一些城市,还能看到成群的山羊出现在绿化带里吃草。
有句话说的好:人类没了地球活不下去,而地球没了人类,只会变得更好。
工业时代的到来,让地球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少伤害。
但是幸运的是,我们正在逐渐意识到这种现象,并一直在解决相应的问题。
4、
上世纪70年代之后,我国在日渐发达的工业项目中,逐渐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因而,很多人接受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看的广告是“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如今,更是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传遍全国。
前几年,我们还彻底废除了“洋垃圾进国”的传统。
用环境换经济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2011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代表团,面对外界说我们污染严重,对世界造成严重危害的控诉,团长解振华硬怼道:
“我们要保护环境,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已经做到了,你们呢?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对我们指手画脚啊!”
这句话,既有愤怒,也有委屈。
几十年来,在大家看不到的角落,其实我们的环境保护部门,一直都在默默努力。
只是刚开始,我们要发展经济,但也在尽全力保护。
后来,我们致力于保护环境,围上了景色,变成了景区。
只是,14亿人不好管,几年前,网上有一条非常火的新闻。
一位影响力很大的旅游博主,带着外国女子通过被破坏的栅栏,翻进了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的形成,在一亿五千万年左右,一旦破坏,恢复也要百年起。
除了踩踏之外,还有景区刻字、乱扔垃圾、乱采鲜花等不文明的景区破坏行为屡有发生。
可景区作为营利机构,又没有执法权,就算是找到警察,也大多数以劝和为主。
景区对此,也很无奈。
5、
曾经有人做出了一个“设想视频”。
视频的内容,是“设想如果人类突然消失了,地球会怎么样?”
而根据计算,最终的结果,令人震惊。
全球90%的地区会陷入黑暗。
1个月,核反应堆会倒塌,污染遍布全世界。
5年,植物开始进驻人类城市。
20年,曾经的人类城市会被植物覆盖,动物成了地球的主人。
1000年,人类所有引以为豪的地标建筑,会彻底倒塌。
一万年,大自然会彻底抹去人类所存在的痕迹。
你看,地球仅仅需要三五年,就能将灭掉全人类的核污染消除。
一万年,就能彻底清除一个文明。
桑海沧田,一万年,对它来说,不过沧海一粟罢了。
可对我们来说,却是遥远到不能再遥远的未来。
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就是对人类的救赎。
如果终究会覆灭,那至少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把这个时间拖的长一些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h/346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