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东关大先生
出品| 电动公会
一场精心设计的碰撞测试,将乘龙卡车“撞飞”的同时,也把理想汽车撞入了舆论漩涡。
前几日,理想i8发布会现场,当2.6吨的纯电SUV以100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撞向8吨重的乘龙重卡,卡车驾驶室瞬间前倾断裂的画面引发全场惊呼。这段旨在展示安全性能的视频迅速传遍全网。
卡车车轮弹起、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车头如断线木偶般倒扣在i8前窗,相当于“被斩首”;而理想i8几乎毫发无损,A/B/C柱岿然不动,气囊全开。
尽管理想宣称这是用户真实交通场景模拟,也有第三方机构中国汽研背书,但这一反常识的视觉奇观瞬间点燃舆论,随即遭遇物理学家和卡车工程师的专业性质疑的冷水:
“动量守恒定律下,2.6吨小车撞飞8吨卡车?牛顿棺材板压不住了!”
面对质疑,理想高管隔空喊话邀复测直播,卡车司机从河北到广西集体下战书,喊话李想:“你开i8,我开卡,来撞啊!”。风波持续发酵一周,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却保持沉默,将企业置于舆论漩涡中心。
01人为操纵?
争议焦点直指测试设计的“人为操纵”嫌疑。
卡车行业专家尖锐指出,平头卡车驾驶室翻转需同时解除三道独立机械锁,对撞中同步失效概率近乎为零。乘龙直指测试方破坏锁止机构,否则不可能出现此结果。
另外,测试方还存在对空载卡车的失真设定,测试卡车以8吨空载状态上阵,而现实中满载卡车质量可达30吨以上。动能差异巨大,测试结果与实际事故防护价值存疑。
场景设计也脱离了现实。据统计,SUV与重卡100%正面对撞在真实事故中占比不足6%,常见危险场景实为追尾或偏置碰撞。这场“完美对撞”更像是为凸显i8优势而量身定制的科幻剧本。
而中国汽研作为国资委旗下第三方测试机构,其声明却自相矛盾。先称卡车为全新随机采购,后被东风柳汽揭露是乘龙旧车。另外,中国汽研还承认该测试属“开发验证”非行业标准,回避了公众对透明度的拷问。
根据东风柳汽研发院车身开发部部长张源的说法,乘龙汽车至今仍未拿到此次碰撞测试的详细数据,无法确认测试所用乘龙卡车的卡扣是否扣住,这直接影响车头倒下的问题。
另外据知情人士称,此次测试由理想制定大纲、中国汽研执行,但理想和中国汽研的声明中未披露诸多测试细节,难以令人信服。理想汽车仅表示“本次测试合乎标准”。
更令人忧虑的是,这场“反智碰撞”的病毒传播可能误导公众。有网友调侃,看完视频想开i8去国道怼卡车。而测试机构紧急声明:此为极端测试,万万不可模仿。
我们认为,如果测试机构与车企的商业合作关系,开始侵蚀其独立公正的基石,那么碰撞测试的公信力将会沦为行业“皇帝的新衣”。
02卡车反击
面对“被斩首”的屈辱,可以看到乘龙卡车的反击相当迅猛。事件发生后,东风柳汽连发四轮回应,从抖音留言“被摆了一道,法务见”升级至正式通告,指控理想严重侵权。
乘龙卡车的营销反击堪称教科书级别。其海报“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巧妙内涵理想亏损,同时暗示道路安全真谛。
作为中国卡车行业标杆品牌,乘龙背后是71年历史的东风柳汽,隶属中央直管的东风集团,行政级别相当于副部级。理想此次碰撞的不仅是卡车,更是一块厚重的体制铁板。
面对反击,理想汽车的危机应对暴露出了战略短板。在乘龙发出侵权指控后,理想仅声明测试由第三方执行,高管汤靖、张骁轻率邀约“复测直播”,将专业争议降格为市井约架。
更关键的是创始人李想的持续沉默。相比去年MEGA风波中亲自下场报警的果断,此次李想隐身幕后。这种反差令外界质疑,当对手变成“国家队”时,理想是否失去应对底气?
风波迅速反噬品牌。资本市场率先亮起红灯,i8发布会后理想汽车港股单日暴跌12.84%,市值蒸发330亿港元,四日内累计缩水500亿港元。公众质疑更从测试真实性蔓延至企业伦理,如果安全测试沦为特效表演,那么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基石已然崩塌。
事件发酵至今,卡车司机们的战书仍在社交平台传播,网友制作的“黑神话·i8”恶搞视频中,这辆纯电SUV已能掀飞美式油罐车。而流量狂欢背后,真正被撞击的是公众对汽车安全的认知底线。
03如何收场?
对撞争议余波未平,理想在8月5日突施价格“手术刀”。原Pro、Max、Ultra三档配置简化为单一定价33.98万元的Max版本,较原价直降1万元,同时免费赠送万元铂金音响,冰箱升级为标配。
这一操作表面看是为用户简化选择,实质是市场倒逼的闪电纠错和缓解对撞风波带来的信任危机。
理想i8上市首周98%订单涌向高配版本,Pro版本几乎无人问津。用户用钱包投票,揭露了理想产品定义的失误。32.18万元的Pro版阉割冰箱、辅助驾驶芯片降级,与28万元级L6相比竟显寒酸。纯电用户群体对核心功能缺失的零容忍,迫使理想回归理想ONE时代的精简策略。
而对撞风波加速了这场信任危机的发酵,迫使理想通过降价与增配重建消费者好感。
面对双重危机,李想的应对隐约透露出其个人经历塑造的价值观。风波中他重提MEGA遭遇史上最大抹黑,而在鲁豫采访中,他坦言2008年被最信任伙伴赶出汽车之家的往事:“站在他的角度,你就跟自己和解了”。这种换位思考的哲学正被植入当前危机公关,对老用户推出补偿方案:Ultra用户变相降价2万,Pro用户可免费升级Max。
然而商业信任的修复远复杂于私人恩怨。乘龙卡车已启动法律程序指控理想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行业监管的模糊地带被推至台前。如果物理规律都能在营销话术中绕道而行,那么李想需要的应该不是和解姿态,而是对产品透明度与商业伦理的反思。
真诚面对公众的质疑,公布完整碰撞数据、回归标准测试体系、停止非常规营销,方为治本之策。
当然,如果李想对自家产品质量足够自信,那么也完全可以如上述理想汽车二位高管所希望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再模拟对撞一次,并且全网直播,以打消大众疑虑。
另外,整个行业也亟需建立第三方公共测试平台与数据披露规范。让车企将精力从特效式测试转向真实技术攻坚,让用户反馈真正驱动产品迭代而非危机公关,新能源竞争方能回归健康生态。
切记,安全不是营销的素材,而是生命的底线。
— END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car/76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