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汽车百科

汽车工程师产品力解读:零跑B01到底值不值得入手?

凭借其成功布局SUV市场,在过去的3月份和4月份,零跑销量位于新势力前列。今年上海车展,零跑展台出现了一款新车——零跑B01,这款A+级纯电轿车将切入15万元新能源红海市场。作为品牌轿车矩阵的第二款产品,这款车型已经开启了盲定,你们觉得,零跑B01产品力如何?有没有希望在这个红海市场中杀出重围?

零跑B01定位:纠结党的福音

从产品定位看,B01是一款将“品价比”进行到底的车,尤其在15万元市场,追求“品价比”的车并不多。目标人群聚焦于25-40岁的高知中产,追求“理性消费”与“感性价值”的平衡。这类用户很有意思,对参数敏感,但是又不愿意只看参数;希望配置很多,但是又在意配置的功能性;注重设计语言,但又不喜欢车辆太浮夸……堪称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性纠结党"。

对此,B01在产品上有一些变化,更注重车辆质感,在底层技术上肯投入更多的精力,配置上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比如用20万级智能硬件(如激光雷达、8295芯片)和健康环保座舱,满足这部分消费者对于“技术普惠”的渴望;比如通过8种配色方案,结合材料科学与色彩心理学,传递产品价值观;比如用超高得房率和长续航让消费者不纠结。我认为这种产品理念是零跑差异化的开始,是对新能源市场“内卷化”的破局尝试。

零跑B01颜值:怎么看都不丑

在15万级别有一个现象,大部分车都在意功能性,很少会去考虑设计美学,毕竟大家普遍认为颜值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当饭吃,比如下图根本看不出来是哪一款。

而此次,零跑B01有一点不一样,它真的对设计美学做了一些功课。车身线条,很流畅,很成熟,查了一下数据,低风阻轮毂下风阻系数0.197Cd,很低,如此低的风阻和造型密不可分,通过数字化模拟,必须将车身曲面优化至毫米级精度才能使得气流在车顶至车尾的过渡中减少紊流干扰。屁股上有17.2°黄金滑背角,既保证了0.6%的风阻优化,又避免了座舱空间的牺牲。小鸭尾设计,仔细看处于腰线和溜背顶部的自然过渡,视觉上再有洁癖的也难说出什么问题。这个鸭尾还有点实际作用,可梳理车尾负压区气流,降低5.3%的压差阻力,在高速行驶时,轮拱处的气流剥离现象减少12%,降低高速段的能耗和噪音。

此外,有8种配色,萌妹喜欢的摩根粉和钢铁直男喜欢的星夜蓝都配上了,我个人喜欢蓝色,色彩饱和度并不调,但是看着又有点深邃。还有“自修复清漆层”技术,细微划痕可在常温下48小时内自动修复,这项技术以前也有,只不过多见于30万级以上豪华车型。

零跑B01内饰空间:家用真够了

从手上的资料来看,零跑B01的车身尺寸为4770mm*1880mm*1490mm,轴距2735mm,从尺寸上看,属于A+级轿车,但我坐了一下,感知体验会接近B级轿车。

为何这么说呢?车内空间真的大。零跑喜欢用一个得房率概念,即,得房率=乘员活动空间/轴距,乘员活动空间指从前围板到后排座椅靠背顶点的水平距离。产品研发就特别注重这个指标,所以导致无论是零跑的SUV还是轿车,都比同级别同价格的车实用空间大一圈。

大家看图片可以看出来,通过缩短前悬、优化仪表板厚度,B01的乘员舱长度达到2350mm,配合“下沉式”电池布局,后排地台高度降低28mm,实现“得房率86%”。1.7米的我膝部空间余量达四拳,甚至比部分B级燃油车还要大,这一点非常容易感知到。后备箱460L基础容积+70L拓展空间,也不小,长途旅游、过年回家够用了。

还有一些情绪化的设计,比如折叠副驾桌板化身“移动办公站”,“百变副驾”有6个拓展孔,可以随心布置,尤其符合年轻人的个性化需求,很贴心。

科技平权:一颗激光雷达,一颗8295芯片

在零跑B10发布的时候,搭载激光雷达就引起一波热议,因为它把激光雷达车型价格打下来了。零跑B01显然也继承这一特点,头顶一个“新月式”128线顶置激光雷达,再配合双征程5芯片,相比同级车型的纯视觉方案,B01可在逆光、雨雾天气下提供稳定的点云数据。其128线扫描精度,能识别120米外直径5cm的障碍物(如掉落轮胎),配合双征程5芯片的24TOPS算力,系统响应延迟缩短至80毫秒。我绝对不认为有了激光雷达就万无一失,只不过在目前有限的技术水平下,带激光雷达的系统可靠性还是比不带激光雷达的好。

智舱也是零跑如今的发力点,B01用上了高通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8295芯片),算力达到30TOPS,是上一代经典8155芯片的8倍。在上海车展上也了解到,未来OTA后预计可通过舱内摄像头实现更精准的Face ID识别,或部署本地化AI模型等,可以期待一下。

结语:技术普惠的边界

目前零跑B01开启了盲定,意向金只要99元即可享受优先试驾权和优先提车权等,这个节点距离6月开启预售、7月开启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但为何零跑B01现在就这么火热呢?车友圈大家都在讨论这款车。其本质是零跑B01有一个终极野心:智能电车的技术红利越过某个临界点后,10-15万级市场也可以诞生具备品质的产品。技术井喷下,市场规则终将被技术进化改写。你们觉得零跑B01起售价多少呢?11万内还是10万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car/74879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