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汽车百科

重组引爆股市,东风股价涨疯,长安波澜不惊

2月10日,东风与长安爆出重组合并后的第一个股票交易日,东风系与兵装系旗下股票全线飘红。

开盘不到一个半小时,东风股份、东风科技即封涨停,东风集团股份港股更是一度涨超50%,创下3年新高。

兵装系指数同样快速拉升,东安动力、中光学、长城军工、湖南天雁、华强科技等在早市收盘后涨停并保持至当日收盘。

然而,作为当事人之一,长安汽车在8.57%涨幅的高开后,涨幅逐渐收紧回落,截至收盘,其股票价格确定在14.18元/股,仅增长4.73%。

不难看出,对于东风与长安的整合重组,市场对前者反响热烈,却对后者反应平平。

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两者的合并重组又将为股市散户释放出多少机会?

合并重组,长安背上了包袱?

“重组对于东风是利好,对于长安是利空啊,被硬生生安了个大包袱。”

10日早市收盘后,有股民在长安汽车股吧如此留言,彼时长安汽车的股价为14.29元/股,涨幅已回落至5.54%。虽然重组的舆情偏正向,但市场对此的反映并不算十分乐观。下午,长安汽车股票虽仍有起伏,但总体呈现小幅下降趋势。

与股票价格形成对比的是,长安汽车的看跌率从开盘的0%一路上升,截至晚间八点半,长安汽车在某股票平台的看跌率已近70%。

反观东风股份,其股评下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明天可以买到吗?好想加仓”“就问几个涨停”“长安股价14多,东风要涨到13”“暂时看到20元”。

不难看出,对于此次合作重组,市场上更偏向于是东风抱到了长安的大腿。

从长安与东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股民的倾向不无道理。

东风集团的整体销量数据显示,2024年东风公司预计全年销售汽车248万辆,全年销售自主品牌车辆137万辆,实现了自2017年以来全年销量增速首次转正。

如此来看,东风集团2024年的表现称得上可圈可点,然而,只要稍加分析,就能窥见潜伏在漂亮数据背后的诸多困境。

首当其冲的就是资本市场最为敏感的利润问题。根据东风股份此前公告,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到3300万元,同比减少83.5%到87.5%。预计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亏损7亿元到7.5亿元。

销量反弹并没有将东风拉出亏损的困境,这或许与东风尚未摆脱的合资依赖有关。2022年东风集团归母利润为102.65亿元,仅合资企业应占利益一项就为118.84亿元。

然而,当日产、本田等利润奶牛难产之时,消费者的天平向自主品牌倾斜之际,东风的自主品牌虽已挺身而出展现十足魄力,但其身板仍显薄弱,并未健全起扛大旗的能力。

相比之下,长安汽车的表现则有目共睹,目前长安已经多次挤进中国车企排名前五强。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为268.38万辆,同比增加5.12%。其中,自主品牌销量为222.65万辆,自主乘用车销量为166.83万辆,海外销量为53.62万辆。仅前三季度,长安汽车即营收1109.6亿元,净利润达到35.8亿元。

两相对比之下,也难怪市场认为东风抱到了长安大腿。

牛市or熊市,散户的机会

既然重组更利好东风,那是不是在股票市场东风会比长安释放出更多的机会、更丰厚的回报?长期来看,二者的重组又是否会重现赛力斯的股票神话?

就目前来看,以上问题的答案尚不明朗。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中国的A股市场,短期、投机性的投资行为并不少见。以此来看,受重组消息的利好影响,无论东风抑或长安,在短期时间内还都将释放出一定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东风与长安品牌体系复杂,且牵扯到本田、日产等多方外资,其整合重组速度势必不会太快。此外,东风汽车集团也表示整合重组尚处于筹划阶段,后续还需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在此情况下,如果没有更新进展,伴随二者整合重组热度的正常降温,其各自股票也将逐渐企稳。

从长远来看,如果二者重组顺利,那么作为全球第五大汽车集团,则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对供应链的掌控力,摊薄研发成本。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合理协调内部资源,实现二者管理架构的有机耦合,将东风汽车的领先技术研发优势和长安汽车的高效的技术落地转化效率相结合,发挥二者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协同效应,那无疑将催生“中国神车”的诞生,推动二者股价上涨。

反之,一旦处理不好整合的各项细节,那么重组这把双刃剑就可能会变成刺向东风和长安的利刃,整合后的庞大笨拙身躯势必将拖累二者前进的脚步。

所以,这一波重组的“牛市”,你把握住了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car/7293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