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生活经验

“不再东躲西藏,小生意更有保障了”

宝源科技园疏导点焕发出全新的面貌。

五六家菜贩的摊位沿着划定区域整齐排开。

有了固定摊位卖菜心里踏实了,卖菜大娘每天多几十元收入;下班市民花10元吃晚饭,摆摊大姐终于有了赚钱机会;摊位管理整治干净有序,路面干净了路也不堵了。龙华区9月启动的流动摊贩综合治理试点成效如何?10月15日,龙华区城管局开展流动摊贩治理行动,现场走访作为试点街道的福城街道的疏导区、严管区、严禁区的治理情况。

刘女士:

“不用再东躲西藏,每天有几十元收入”

近期,龙华区以民治、福城街道为试点,系统开展流动摊贩综合治理工作。9月22日,正式公布民治、福城街道流动摊贩经营区域划分结果,管控区、疏导区两类区域共计可容纳326个流动摊位经营。除管控区、疏导区外,其余区域均为严禁区,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流动摊贩经营活动。10月15日,龙华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开展流动摊贩治理行动。

10月15日下午4时许,在龙华区观天路人行天桥旁的菜地管控区,一幅井然有序的卖菜场景映入眼帘。五六家菜贩的摊位沿着划定区域整齐排开,红色塑料布在摊位上铺开,如同为蔬菜搭建了整洁的“小展台”,西红柿的鲜红、豆角的翠绿、青菜的鲜嫩、胡萝卜的橙黄相互映衬,都是市民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新鲜食材,引得路过市民不时驻足挑选。

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每个摊位显眼位置都摆放着一张“摊贩经营场所登记卡”,卡片上清晰标注着摊贩的编号、姓名、联系电话、经营范围、经营地点以及登记有效期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的管理细节,让这个露天疏导区多了几分规范与安心。

“在这里摆摊卖菜好多年了,以前没规范管理的时候,总担心哪天就有人来赶,心里一直不踏实。现在好了,有了固定摊位,还有人专门来管这些事,终于能安心做生意了。”来自广西的左阿姨,在深圳生活已有20多年,一直扎根在龙华区观天路附近的菜地承包了三亩地,每年租金5000多元。她告诉记者,自家种的菜,大部分会批发出去,剩下的便在这个疏导区摆摊零售,“每天下班时间,还有接小孩放学的市民,都会顺路来买些菜,这样也能多赚点补贴家用。”更让左阿姨暖心的是,从摊位登记到地面铺设的红色塑料布,都是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帮忙安排的,“现在摆摊的环境变好了,心里也更敞亮,政府部门考虑得这么周到细致,真是打心底里感激。”

同样在这片疏导区经营的,还有来自广东茂名的刘女士。她在观天路附近种菜已有10多年,在这个疏导区摆摊也有两年多时间。“现在做生意不容易,各种成本都在涨,卖菜赚的钱确实没以前多了,但每天摆摊下来,也能有几十元收入,多少能补贴点家里的开销。”刘女士笑着说,原本还担心流动摊贩管理会给自己添负担,没想到龙华区城管部门不仅没让大家为难,反而通过规范管理,让大家摆摊做小生意更有保障了,“不用再东躲西藏,也不用担心摊位被乱占,这样的管理我们特别支持,真的要感谢政府的关心和照顾。”

如今,在观天路人行天桥菜地管控区,规范的摊位、新鲜的蔬菜、摊主们安心的笑容,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又不失秩序的民生图景。这份“接地气”的管理,既解决了流动摊贩的经营难题,也方便了周边市民的日常生活,让城市管理多了温度,也让民生幸福有了更实在的落脚点。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兴富社区流动摊贩严管区,现场发现两家流动摊贩仍在违规经营。见状,龙华区城管工作人员率先上前,向摊主耐心解读龙华区流动摊贩管理规定,明确告知该区域为严管区,禁止任何流动摊贩在此摆摊。经过劝导,部分摊主认识到问题,主动收拾物品离开。但其中一位摊主仍坚持认为自身行为无错,拒绝配合撤离。此时,龙华区城管执法人员随即介入,再次清晰宣讲相关政策,并严肃提醒:此前已多次对其进行规劝,但其仍未改正,该行为已违反《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条款。随后,执法人员依法开具整改通知书。

最终,该摊主在通知书上签字,认可处罚决定,并承诺“下次不再在此摆摊”。整个执法过程严格遵循“先劝导、后处罚”的程序,既维护了区域管理秩序,又体现了执法的人文关怀。

王大姐:“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

最后,此次治理行动来到宝源科技园疏导点。这里聚集了富士康等大型企业,也正因如此,这里曾是流动摊贩的“聚集地”——炒粉的香气、煎饼的滋滋声、凉皮的清爽气息交织在一起,吸引着饥肠辘辘的上班族。然而,缺乏规范的经营模式,也给这片区域带来了诸多困扰:摊点随意摆放堵塞人行通道,食材残渣与油污污染路面环境,不仅影响了园区的整体形象,也给上班族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不便。

如今,随着规范管理措施的落地实施,宝源科技园疏导点已然焕发出全新的面貌。30余家流动摊贩在指定区域内整齐排列,摊位下方统一铺设了蓝色防污塑料布,有效避免了油污渗透污染地面;每个摊位的显眼位置,都悬挂着一张“摊贩经营场所登记卡”,卡片上清晰标注了摊主的姓名、联系电话以及经营范围,既方便了城管部门的日常监管,也让消费者能够更加放心地选择食品。摊位上的美食种类依旧丰富多样,热气腾腾的炒饭、香气扑鼻的煎饼、清爽可口的凉皮……琳琅满目的美食,恰好满足了刚下班白领的用餐需求,许多人路过时都会顺手买一份,轻松解决晚餐问题。

“买个煎饼才3元,再搭配一份6元的豆腐,10元左右就能吃一顿饱饭,性价比太高了!”刚下班的市民陈先生一边拿着刚买的煎饼,一边笑着说道。在他看来,这里的美食不仅经济实惠,更重要的是,规范管理后,摊位的卫生条件有了明显改善,食材的新鲜度也更有保障,吃起来比以前放心多了,“对我们这些打工人来说,这样的疏导点真的太友好了”。老家在云南的王大姐,已经来深圳打拼了20多年。这些年里,她进过工厂、开过服装店,如今随着年纪增长,工厂的工作已经难以胜任,便选择了来疏导点摆摊谋生。“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就算是生意一般的月份,也能有两千多元的收入,足够补贴家用了。”王大姐坦言,以前没有固定摊位的时候,她总是提着心做生意,生怕遇到城管执法要收拾东西跑路,“现在有了固定摊位,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每天都能踏踏实实地守着摊位赚钱”。

今年快50岁的郭大姐,也是疏导点里的一员。由于年纪较大,她同样面临着就业难题,再加上需要照顾家里的孩子,无法从事固定时间的工作,摆摊便成了她的最佳选择。“我每天从下午四点开始出摊,一直卖到晚上十一点,时间灵活,既能赚钱又不耽误照顾孩子。”郭大姐介绍道,如今在疏导点经营,大家都有了明确的卫生责任,每个摊位旁都配备了垃圾桶,地面也铺好了防污布,“现在大家都很自觉,收摊的时候都会把自己摊位周边的垃圾清理干净,地面始终保持得干干净净”。在她看来,政府部门的规范管理,不仅解决了摊贩们的生计问题,还改善了周边的环境,“以前偶尔会接到市民投诉,现在环境变好了,投诉也没有了。真的特别感谢政府,既给了我们赚钱的机会,又帮我们把经营规范起来,避免了很多后续的麻烦”。

“在宝源科技园周边设立疏导点试点,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改善民生服务的一次重要探索。过去这里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突出,不仅影响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存在安全隐患,也引发不少居民投诉。”福城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但考虑到周边企业员工和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以及摊贩群体的谋生需要。在区城管部门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街道和社区转变思路,从“以堵为主”转向“疏堵结合”,通过在此设立疏导点,划定规范经营区、完善管理措施,既改善市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也让摊贩“安家落户”,实现多方共赢。

福城街道办介绍,在推进过程中,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摸底准备,用一个半月时间走访调研,完成点位建设和宣传动员;二是规范运行管理,37家摊贩全部完成登记备案、签订承诺书,实现统一规范管理;三是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定人定时定点”巡查和微信群即时沟通,确保问题及时响应处理。下一步,福城街道办将推动摊户组建自治队伍,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让这个疏导点持续发挥便民利民实效。

观察

龙华流动摊贩管理“一摊一码”实时掌握流动轨迹

从现场走访情况来看,龙华区城管局此次推行的流动摊贩管理规定试点,交出了一份“治理”与“民生”双赢答卷。治理端,通过规范化管理让摊位告别杂乱、回归整洁有序,直接重塑了城区风貌,让城市底色更净、秩序更优;民生端,政策落地始终锚定摊贩生存需求,为他们守住了“小生意补贴家用”的生计空间,更通过精准疏导满足了群众消费需求,真正将“治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落到了实处。

面对违规摆卖行为,龙华区城管坚持“先劝导、后执法”的文明柔性执法原则。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化解了管理矛盾,更彻底扭转了公众对城管队伍的固有印象,让“亲民、可靠”成为新标签。群众真切感受到,城管既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城市管家”,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人民管家”,成功在“民生福利”与“公共秩序”的平衡间,蹚出了一条务实路径。

在技术应用上,龙华区城管局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感知技术,为通过审核的流动摊贩发放专属流动摊位二维码,构建起“一摊一码”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实时精准掌握流动摊贩的经营位置、流动轨迹及经营时段,对超范围经营、超时撤摊等违规行为提前预警、快速核查与高效处置,实现“定人定点定时”全流程管控。

此次试点的成功,更源于一套科学高效的治理体系。“三区”划分明确经营边界,“三级联动”压实管理责任,“摊主自治”激发主体活力。这套组合拳既牢牢守住了安全与秩序的底线,又为民生需求预留了充足空间。如今的龙华,城市烟火气愈发浓郁,民生温度持续攀升。每一项政策的精细制定、每一个服务细节的反复打磨,都在持续传递着“龙华治理”独有的人文温度,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张小玲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834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