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发布公告,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工程技术方案和支撑性专题研究)中标结果正式出炉。据公告显示,中标供应商牵头单位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中标(成交)金额1663.88万元。这一结果标志着这条串联深圳前海合作区与珠海高新区的跨江重大通道,从规划阶段向实质推进迈出关键一步。
推进节奏提速
4个月内三阶段落地从意向到中标无缝衔接
今年以来,深珠通道前期工作呈现“加速跑”态势,关键节点密集落地。6月,项目前期研究意向公开,首次明确研究范围与核心方向,释放通道启动信号;9月,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前期研究招标公告,细化工程技术方案、支撑性专题研究等核心任务;10月,中标结果正式公示,短短4个月内完成“意向-招标-中标”全流程,为后续研究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
从已披露的规划信息来看,深珠通道并非单一公路通道,而是集“高速公路、高铁、城际”于一体的公铁复合跨海通道,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交通的“重要补充”。其中,高速公路规划双向八车道,东起深圳前海,西至珠海金鼎,已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主要承担两地公路快速通行需求;始于深圳西丽站的深珠高铁,跨越伶仃洋后在珠海高新区北围片区设珠海北站,向西延伸至珠海中心站(鹤洲),线路全长约80.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可实现深珠“半小时直达”;而起点为深圳前海站的深珠城际,在珠海高新区后环片区设站,与珠斗城际、深惠城际贯通,线路全长约4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将强化湾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衔接。
纳入多重规划
深珠两市同步预留空间助力1小时都市圈
深珠通道的重要性,早已体现在多重顶层设计中。2025年3月,广东省发改委在《2025年部门预算》中,明确将“深珠通道前期研究(跨珠江口交通需求与通道布局适配性研究)”纳入支出预算;同期召开的深圳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也提出,今年重点推进深珠通道前期工作。此外,该通道已先后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目前,深圳、珠海两市已同步启动伶仃洋通道两侧连接线规划方案编制,并完成关键路段的空间预留,为未来通道主体工程与城市路网衔接做好准备。
此次前期研究的启动,不仅为深珠通道工程落地奠定技术基础,更将进一步完善珠江口跨江交通格局——在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之外,新增一条高效便捷的“东西走廊”,助力“轨道上的1小时深圳都市圈”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更高效、区域协同更紧密。
采写:南都记者潘莹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83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