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以下简称“湾芯展”)将在深圳举办,为期3天。先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本届湾芯展亮点颇多,参展企业超过600家,备受关注的新凯来将携最新的半导体设备亮相。深圳市龙岗区也将在本次展会重磅推出以罗山科技园为核心的半导体产业集聚区。
罗山科技园有何特点?进展如何?位于罗山科技园内的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平湖实验室将在本次湾芯展上带来哪些惊喜?10月13日,南都N视频记者实地探访深圳平湖实验室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罗山科技园。
肩负解决“卡脖子”难题使命
罗山科技园主体工程进度条完成90%
罗山科技园位于龙岗区平湖街道,是深圳市重点打造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园区,肩负着“解决制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的使命。深圳市罗山科技园开发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山公司”)董事长谢云涛介绍,罗山科技园总占地13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片区产学研高度融合,包含鹏芯微、平湖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半导体学院,以及对标世界一流园区水准的罗山国际创新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国际交流服务中心等数个重大项目,也是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重点园区。
罗山科技园沙盘。
其中,罗山国际创新中心项目占地约1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拟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重点企业总部使用,定制化、可拎包入驻的“先租后让”产业空间,预计可容纳研发人员约5000人。
罗山产业集聚中心项目占地约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引进和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深圳市可租可售的优质产业空间项目,主要包括3栋厂房、1栋研发楼和1座精装交付食堂,以及公交首末站、报告厅等,预计可容纳研发人员约6000人。
罗山国际交流服务中心项目占地约1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主要为片区提供研发办公、宿舍、会务交流、商务差旅等产业配套服务,全部精装修交付使用,主要包括1栋会议交流中心、5栋宿舍(约1400套)、1栋研发楼等。
罗山科技园样板间。
根据深圳市、龙岗区战略部署,龙岗区成立了罗山专班和罗山公司,采用“专班+国企”模式联合开展罗山科技园片区开发运营服务和产业生态发展。罗山科技园在2024年4月全面动工,罗山营销中心已经在今年8月底全面开放。“目前片区主体工程已完工超90%,预计2026年底全部交付使用。”谢云涛表示。
据悉,随着项目进入运营服务期,龙岗区将成立“龙岗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态促进中心”。促进中心作为统筹推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国产操作系统发展的专业机构,致力于在两大领域集中发力,加速构建完善产业生态,联合罗山公司进一步助力罗山科技园片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圳平湖实验室
已完成123台装备的国产催熟验证
本届湾芯展设置了晶圆制造、先进封装等四大核心展区,并打造了AI芯片与边缘计算生态、RISC-V生态、Chiplet与先进封装生态三大特色展区,搭建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黄金秀场”。此外,还引进国际光刻大会、芯片学术大会等多个高端论坛。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运营主体的深圳平湖实验室不仅将在本次湾芯展上发布工艺、设备和软件平台,还将在本次湾芯展上主办2025年湾芯展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三个论坛。
深圳平湖实验室。
深圳平湖实验室是罗山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12月,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由科技部授牌;2022年,深圳市科技创新局举办成立深圳平湖实验室作为主体运营单位。深圳平湖实验室聚焦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器件物理研究、材料研究、技术开发、产品中试,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器件前沿研究,致力于打造第三代及第四代功率半导体科研与中试平台,成为世界领先的探索和创新高地。
深圳平湖实验室。
深圳平湖实验室主任万玉喜介绍,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聚焦行业痛点、收集龙头企业的建议,建设区域和企业需要的新型研发机构。他表示,深圳综合平台建设了8吋中试能力,为提拉三代半产业化提供了桥梁;建设了设计仿真的工具链平台,为微型企业的设计提供需要的软件使用服务;建设了分析检测中心,具备区域领先的材料、器件分析能力,并且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可以提供高附加值的分析服务;深圳综合平台还可以为材料、装备、零部件提供国产化替代验证服务,与设备研制单位协同,推动先进的设备的迭代发展。
据悉,深圳平湖实验室拥有全球首个集科研和中试于一体的8吋功率半导体开放共享平台,拥有业界领先的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基础设施,国际、国内各类先进设备380余台套。在国产化验证方面,深圳平湖实验室已完成第一批123台装备的国产催熟验证,装备国产化验证完成率99.2%,推动国产供应商开发17台产线标杆机台。
深圳平湖实验室。
除了第三代半导体,在第四代半导体方面,深圳平湖实验室也有布局。万玉喜说,第四代半导体是面向未来的颠覆性材料,主要向超宽禁带(UWBG)和超窄禁带(UNBG)两个极端方向突破,共同推动能源、信息与感知技术的变革。研究成果将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航空空天等领域。
“我们在湾芯展上将有专门的发布,届时给大家一一解答,大家可以好好期待一下。”万玉喜表示。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颜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ngyan/78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