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纯血鸿蒙迎来“突破”,设备数量已达2000万,但仍需努力!

余承东在一段福视频中宣布了鸿蒙5终端设备突破2000万的消息,他表示:从0到1000万,我们用了将近10个月的时间。而1000万到2000万,我们只用了短短的2个月。

去年10月鸿蒙5开启升级,今年7月终端数突破1000万,两个月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再次翻倍,意味着鸿蒙已经进入加速成长的新阶段了。

而鸿蒙5的爆发式增长绝非偶然,作为去年10月正式发布的原生鸿蒙系统,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栈自研,彻底摆脱了对安卓生态的依赖。

鸿蒙5最大的特点就是系统底层全线自研,并剔除了Linux内核与安卓AOSP代码,仅支持HarmonyOS内核与对应应用,只能安装Hap格式的应用。

这样的操作意味着鸿蒙与安卓生态实际上已经“一刀切”了,原本以为这样的操作至少要让华为努力数年,才能建成一个完善的应用生态。

但如今来看,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反,华为通过一个个产品和一款款生态应用完成了逆袭,鸿蒙5的终端设备短短一年间,就已经突破了2000万台,特别是最后2个月就上涨了1000万台。

为什么鸿蒙5终端设备从1000万到2000万的增长速度如此之快?我认为这背后有两个关键因素在推动。

一方面,鸿蒙应用生态已经从“不太完善”走向“日趋成熟”。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鸿蒙5应用商店已经上架超过3万款应用和元服务,其中9000多个应用深度参与70余种系统级创新体验。

与此同时,政企领域也有超过100家办公平台完成适配,覆盖3800万家企业,这些数据意味着一个转折点,生态伙伴不再只是被动跟随,他们以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了共创之中。

另一方面,鸿蒙PC的发布也为终端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今年5月,华为正式发布两款鸿蒙电脑,这是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正式亮相。华为在国内PC市场份额长期处于前两名,鸿蒙电脑的推出自然为鸿蒙5终端数量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但更让外界看好的,其实远不止那表面的数字,更体现在创新质量上,现在头部应用愿意投入资源进行深度共创,加入鸿蒙生态,其动力是双重的。

一个是鸿蒙相对简洁的底层架构降低了试错成本;另一个是应用产品能够在一个快速增长的新生态里抢占先机,意味着能更早地定义品类规则、积累核心用户。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鸿蒙5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华为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毕竟生态建设才是操作系统成功的真正关键。

研发操作系统确实很难,这是公认的事实,全球范围内成功的操作系统寥寥无几。操作系统的成本高并非因为技术难度大,而是生态建设极其困难。

以手机操作系统为例,iOS和安卓之后,微软推出了Windows Phone系统。虽然微软财力雄厚、人才济济,但最终未能成功,根本问题就是生态系统不够成熟。

另外三星与Intel等公司联合开发的Tizen系统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同样是因为生态问题。

而在PC操作系统领域,尽管有许多基于Linux的版本出现,但没有一个能与Windows竞争的产品,原因就在于Windows的生态系统非常成熟。

唯一能和微软竞争,这么多年来也只有苹果的MacOS,凭借其独特的定位和品牌形象获得了成功,但与微软的市场份额相比,仍相差甚远。

但随着华为鸿蒙5的诞生,这一行业现状即将被打破,随着鸿蒙5的终端规模突破2000万,鸿蒙生态正接近一个网络效应临界点。

相信接下来的鸿蒙生态一定会越来越丰富,纯血鸿蒙的设备量也会越来越多,到那时中国将诞生真正能与安卓、微软、苹果相抗衡的国产操作系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7940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