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选配置时,不少人会被“前驱”“后驱”“四驱”搞得头大,销售嘴里的“后驱操控好”“四驱全能”听得人眼花缭乱,最后稀里糊涂选了不适合自己的车型。其实这三种驱动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只看是否匹配你的用车场景,今天就用大白话讲清楚它们的区别,让你选车不踩坑。

一、前驱:家用车的“性价比之王”,省油好开还便宜
前驱,简单说就是“前轮拉着车跑”,发动机的动力只传递给两个前轮。现在市面上80%以上的家用轿车(比如丰田卡罗拉、大众朗逸)和大部分城市SUV(比如本田CR-V、吉利博越)都是前驱,原因很简单——它太适合日常通勤了。
首先,前驱的结构特别“省地方”。发动机、变速箱和驱动系统可以集中在车头,不需要在车底布置复杂的传动轴,这就意味着车内空间能做得更大,后排中间地板几乎没有凸起,坐三个人也不挤。对于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来说,这点太实用了。

其次,前驱省油还便宜。结构简单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车重更轻,同样排量的发动机,前驱车型比后驱能省1-2个油;而且制造成本低,同款车型的前驱版本通常比后驱便宜2-3万元。比如某品牌的中型车,前驱版起售价18万,后驱版直接卖到21万,对于预算有限的家庭,前驱显然更划算。
不过前驱也有缺点,比如“推头”。简单说就是快速过弯时,前轮既要负责转向又要负责驱动,负荷太大容易抓不住地面,导致车头向弯道外侧偏移,操控极限不如后驱。但对于每天在城市里开,最高速度不超过80km/h,过弯都减速的家用场景来说,这个缺点基本用不上。

总结一下,如果你买车主要是为了日常通勤、接送家人,看重空间、油耗和性价比,选前驱准没错,它就像“经济适用房”,看似普通却能满足90%的家用需求。
二、后驱:追求“驾驶乐趣”的选择,但别忽视它的“小毛病”
后驱,就是“后轮推着车跑”,发动机动力先传到后轮,再带动车辆前进。市面上的后驱车大多是豪华品牌轿车(比如宝马3系、奔驰C级)、性能车(比如福特Mustang),还有一些硬派越野车(比如丰田陆巡),核心卖点是“操控性”。

为什么说后驱操控好?因为它实现了“分工明确”:前轮只负责转向,后轮只负责驱动,过弯时车身跟随性更好,不容易出现前驱“推头”的情况,尤其是在山路或者空旷道路上开,能明显感觉到车辆“听话”,这也是很多人说“后驱才有驾驶灵魂”的原因。
而且后驱的加速感受更爽。起步时,车身重心会向后转移,后轮能获得更大的抓地力,动力传递更直接,踩油门时能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这也是性能车大多用后驱的原因。

但后驱的“短板”也很明显,完全不适合“懒人”和北方车主。首先是空间利用率低,车底的传动轴会让后排中间地板凸起一大块,身高超过175cm的人坐在中间,腿根本没地方放;其次是冬天容易打滑,后驱起步时后轮发力,如果路面有积雪或结冰,很容易出现“甩尾”,新手很难控制;最后是油耗和价格更高,比同级别前驱重100-200公斤,市区油耗多1-2个,价格还贵好几万。
所以,后驱更适合两类人:一是真心喜欢开车,经常跑山路、空旷道路,追求操控乐趣的“驾驶爱好者”;二是预算充足,买车不仅是代步,还想兼顾“面子”和“驾驶体验”的消费者。如果只是每天在市区堵着开,冬天还得面对冰雪路面,选后驱纯属“花钱买罪受”。

三、四驱:不是“万能神车”,分清楚“适时四驱”和“全时四驱”再买
四驱,就是四个轮子都能获得动力,听起来像是“前驱+后驱”的结合体,很多人觉得“四驱车什么路况都能跑”,但其实四驱分“适时四驱”“全时四驱”“分时四驱”,用途天差地别,瞎买很容易后悔。
先说说最常见的适时四驱,市面上80%的四驱SUV(比如本田CR-V四驱版、大众途观L四驱版)用的都是它。这种四驱平时默认是前驱,只有当电脑检测到前轮打滑(比如过积水路面、爬缓坡)时,才会把一部分动力分配给后轮,相当于“关键时刻才帮忙”。它的优点是省油,油耗和前驱差不多,价格只比前驱贵1-2万;缺点是越野能力弱,只能应对轻微的非铺装路面,遇到大坑、陡坡还是不行。

适合人群:经常在雨天、雪天开车,或者偶尔要走烂路(比如乡下土路)的城市车主,买适时四驱主要是为了“安全感”,而不是“去越野”。
再看全时四驱,常见于豪华SUV(比如奥迪Q7、宝马X5)和性能车(比如奥迪RS6)。这种四驱无论什么时候,四个轮子都有动力,电脑会根据路况自动调整前后轮的动力分配,比如正常行驶时前后动力比是4:6,过弯时变成3:7,操控性和稳定性都比适时四驱强,高速过弯更稳,雨天刹车距离也更短。但缺点是油耗高,比同级别前驱多2-3个油,价格贵3-5万,日常市区开有点“浪费”。

适合人群:经常跑高速、喜欢开快车,或者生活在雨雪频繁地区的车主,追求的是“全天候行驶的稳定性”;还有一部分越野爱好者,会选带全时四驱的硬派越野车(比如丰田普拉多),应对复杂路况更从容。
最后是分时四驱,大多用在硬派越野车(比如Jeep牧马人、长城炮越野版)上。它需要车主手动切换“两驱”“四驱高速”“四驱低速”模式,比如在公路上用两驱,爬陡坡、过泥潭时切换成四驱低速,动力强劲,能应对极端越野路况。但缺点是操作复杂,公路上不能长时间用四驱高速,否则会损坏变速箱,而且油耗非常高,市区开能到15-18个油,完全不适合日常通勤。

适合人群:纯越野爱好者,买车就是为了去沙漠、戈壁“豁车”,平时市区开有其他代步车的人。
四、一句话总结:按“场景”选,准没错
纠结驱动方式时,别听销售吹得天花乱坠,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主要用来干嘛?日常通勤、家用选前驱;追求操控、喜欢开车选后驱;雨天雪天多、偶尔走烂路选适时四驱;常跑高速、要稳定性选全时四驱;专门越野选分时四驱。
2.预算多少?10-20万家用车,优先前驱;20-30万想兼顾操控和面子,看后驱;30万以上追求全面性能,考虑全时四驱。
3.生活在什么地方?北方多雪地区,优先四驱(至少是适时四驱);南方无雪地区,前驱足够,喜欢操控可以选后驱。

说到底,驱动方式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比如家住南方的上班族,花20万买个前驱轿车,省油又能装;而家住东北、经常跑高速的老板,花40万买个全时四驱SUV,安全又有面。选对了,车才能真正成为“得力助手”,选错了,只会变成“花钱买罪受”的累赘。大家知道你自己的爱车是哪种驱动方式吗?你认为买车时驱动能否作为参考因素呢?不妨留言讨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car/7882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