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每次汪峰开演唱会火的都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前妻葛荟婕。
这次趁着汪峰开演唱会,葛荟婕再次开直播,不仅公开吐槽汪峰的唱功,甚至还直言对方只把引起放在了“女人”身上,根本没再钻研唱功。
明明已经分开那么多年了,葛荟婕为什么就不愿意放过汪峰?
汪峰的名字长期霸占娱乐热搜榜,但这次的爆火方式完全不同以往。
过去几年,他靠高调恋情和快速闪婚吸引眼球,媒体和网友的目光总离不开他的感情动态。
可进入11月,哈尔滨站“相信未来”巡演的现场视频突然刷屏,整个网络从惊讶转为吐槽,话题直接冲到第一。
事情发生在哈尔滨体育场,那天晚上气温接近零度,现场四万多名观众满怀期待。
汪峰一上台,灯光扫过,粉丝尖叫声响起,一切看起来正常。
但第一首歌《春天里》刚进入副歌,问题就暴露了。
他唱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时,声音突然发虚,气息跟不上节奏,几个字直接卡壳。
现场视频清晰捕捉到,他赶紧把话筒转向观众,让大家帮忙吼完高潮部分。
自己则站在原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双手摊开像在求助。
观众起初以为是互动环节,后来反应过来,全场笑声混着歌声,氛围瞬间变味。
紧接着是《怒放的生命》,这首歌一向是汪峰的杀手锏,靠高亢嘶吼点燃全场。
可这次副歌一到,声音就没了力量,原本该爆发的部分变成了低沉挣扎。
高音部分颤抖明显,几个音准偏差大到让人听不出原曲。
弹幕实时滚动,有人直接打出“这不是演唱会,这是救场大会”。
更明显的是汪峰的身体状态,镜头拉近时,腰部和腹部轮廓突出,以前紧身衣耍帅的形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松裤子和微微鼓起的肚子。
整场演出下来,他没怎么移动位置,互动也少,粉丝后来回忆,说他看起来疲惫不堪,像刚从长途旅行赶来。
要理解这次失误,得回溯汪峰的演唱历史。早在2010年北京“信仰”巡演,他37岁时状态巅峰。
《飞得更高》一开唱,高,嗓音穿透力强,高音直冲而上,现场录音至今听起来都稳准狠。
那时候他每天排练几个小时,气息控制精准,切换慢歌快歌毫无压力。
观众录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评论区全是感慨“这是摇滚的黄金时代”。
七年后的“岁月”巡演,44岁的他虽有年龄痕迹,但《存在》仍能唱出深度,副歌高音过渡顺畅,感染力让全场安静聆听。
相比之下,2025年的哈尔滨站,52岁的汪峰在相同曲目上完全掉链子。
高音频率下降明显,气息持续时间缩短一半,音准误差从微乎其微变成频繁出现。这种变化不是突发,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风波爆发后,网络舆论迅速分成几股势力,互相拉扯。
不少老粉丝站出来辩护,认为50多岁出现问题很正常,他们列举其他歌手例子,说周杰伦演唱会也偶尔降调,关键是情怀到位。
有人甚至翻出汪峰旧采访,他说过现场不求完美,只求真情流露。这些声音试图平息争议,但很快被另一波路人淹没。
买票的观众最直接不满,票价从几百到上千,很多人开车几小时赶来,结果听了个半成品。
评论区充斥算账帖,“两千万票款换来观众合唱,这生意太划算了”。还有人质疑职业态度,指出专业歌手有义务保持基本水准,年龄不是借口。
在前任葛荟婕的直播间,这事又添一把火。虽然她没专门开播评论,但旧视频被挖出,她直言汪峰年龄大了不注重身体,只顾私人生活,嗓子自然跟不上。
这段话被剪辑传播,播放量飙升,网友戏称“前任一针见血”。
葛荟婕顺势吸引新关注,她的直播间礼物收入明显增加,而汪峰这边却安静异常,从不回应这些指责。
失误背后,原因层层叠加。首先是音乐投入严重不足。近五年汪峰没推出新专辑,最后一张作品反响平平,创作进入瓶颈。
巡演前准备也草率,哈尔滨站开唱前,他刚陪女友森林北旅行,落地不到两天就上台,时差和疲劳直接影响状态。
其次身体管理彻底放松,早期他保持健身习惯,体型匀称,支持长时高强度演出。现在体重增加,医生建议控制饮食,但他生活规律乱,夜宵和高压行程让横膈膜压力增大,气息首先崩溃。
最后团队配合出错,乐队排练次数减半,音响没提前降调,高音卡壳时和声也没及时补上。
选曲全是高难度老歌,没考虑当前嗓音极限,等于自设障碍。
这场风波的影响远超一场演出,商业上,巡演后续城市票务遇冷,上海站预售下滑,退票申请堆积。
赞助商犹豫续约,工作室匆忙发声明称感冒所致,但没提供证据,公信力受损。
家庭方面,森林北无辜躺枪,社交账号被刷“精力分散”评论,她虽发文澄清,但网暴持续。
葛荟婕则相反,借机官宣新恋情两年多,男友年轻有为,计划结婚,直播间人气爆棚。
52岁不是结束,但状态下滑已成事实。粉丝期待他调整,路人等着看笑话,团队忙着灭火。
下一站演出还有时间准备,如果恢复日常训练,控制饮食,优化曲目,或许能挽回口碑。
信息来源:
龙视新闻《汪峰这嗓子状态?破音跑调连番来,副歌成观众大合唱现场#汪峰演唱会跑调走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869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