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拾言札记
编辑 | 拾言札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
76岁的许绍雄走了,这个演了五十多年配角的演员,让不少观众想起他在《射雕英雄传》里的朱聪,在《无间道》里的经典镜头。
可更让人在意的是,央媒悼念他时,没发长篇悼文,偏偏转发了他生前朗诵侨批的视频,配文里藏着对他一生的注解。
明明是个演员,央媒为啥要特意提侨批里的家国情怀?多年前成龙说“明星该做好表率”,当时还有人不认同,现在看许绍雄的故事,为啥会觉得这句话在他身上格外贴切?
特殊的悼念
十月的娱乐圈,许绍雄离世的消息传开后,最让人在意的是央视网的悼念方式。
特意转发了他生前朗诵侨批的视频,配文“跟随许绍雄的讲述,感受侨批里的家国情怀”。
这文案看着简单,却把许绍雄一辈子的价值点透了。
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演配角的演员,可央媒这样的举动,明显在说他身上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央媒这次不只是夸他演戏敬业,更看重他作为公众人物传递的正能量,特别是他参与侨批文化推广时的纯粹。
现在不少艺人做文化相关的事,多少带点炒作心思,想博个好名声。
许绍雄不一样,他就是觉得侨批里的故事和情感该让更多人知道,没想着靠这个捞好处,这种纯粹在现在的娱乐圈太少见了。
再看那段朗诵视频,许绍雄没玩什么华丽技巧,就用沉稳的语调一句句念。
听着他的声音,能清楚感觉到字里行间对故土的眷恋,那股真诚不是装的,是从骨子里出来的。
这和他的成长经历分不开,他祖籍广东,小时候在广州生活过,见过家乡的样子,也听长辈讲过家族和国家的牵绊,这些都藏在他心里,所以朗诵时才能把情感传得这么准。
现在的演出市场特别热闹,2024年总收入快到八百亿,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成了消费主力。
可越热闹,越能看出许绍雄身上“安静底色”的珍贵,他不追流量,也不跟着行业的浮躁风气走,就安安静静做好自己的事。
这种态度放在现在,真的很难得,也难怪央媒会用这样的方式纪念他。
反差人生
很多人不知道,总演小人物的许绍雄其实是名门之后。
他的太公许应骙,晚清时是一品重臣,还是慈禧的干儿子;叔公许崇智参与创立了黄埔军校,在军政界有头有脸;姑婆许广平更是有名的文坛人物,鲁迅就是他姑爷爷。
这样的家世,换别人早就靠着家族资源走捷径了,可许绍雄偏不选这条路。
1972年无线招第一届艺员训练班,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那时候他要是提一句自己的家族背景,说不定能得到更多关注,少走很多弯路,但他没这么做,就是想从零开始,踏踏实实地学表演。
在他心里,演戏不是靠家族光环就能做好的,得自己真真正正去学、去练,靠实力站稳脚跟。
后来有人问他为啥不争取主角,他说得特别实在,因为自己长得“少年老成”,年纪轻轻看着就像中年大叔,觉得自己不适合演主角。
这种心态特别清醒,他没因为演不了主角就抱怨,也没觉得委屈,反而接受自己的样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手里的角色上。
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的角色较劲,这份务实挺难得的。
1983年TVB拍《射雕英雄传》,他演了妙手书生朱聪,这是他第一次被观众记住。
本以为之后机会能多些,可从1991年到1998年这七年,他参演的25部影视剧,全是没名字的角色。
即便这样,他也没敷衍过,不管戏份多少,都认真琢磨怎么演好。名门之后能放下身段,心甘情愿演这么多年无名角色,这份坚持不是谁都有的。
演艺坚守
许绍雄在演艺圈待了五十多年,演了上百部影视剧,几乎没当过主角,可圈里人都叫他“香港影坛最稳的绿叶”。
像《枪火》、《无间道》这些经典作品里,他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却让人印象深刻。
哪怕只有几个镜头、几句台词,他也能把角色立住,在观众心里留下痕迹,这份能力不是随便谁都有的。
他一直觉得,角色没有大小之分,关键是要演得真实。
演反派的时候,他不只会琢磨怎么表现狠戾,还会想这个角色为啥坏,背后有没有无奈,不想把反派演成单纯的“坏人”;
演路人的时候,他会特意去街上观察,看路人怎么站、怎么皱眉、怎么说话,把这些细节记下来用到表演里。在他眼里,哪怕是路人甲,也得有真实的样子。
2000年他凭着《暗战》提名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这对演员来说是很大的肯定。
可他一点都不激动,还说奖项就是锦上添花,有没有都不遗憾,也不能说有奖项就懂演戏、没奖项就不懂。
他不是故作清高,是真的把演戏本身看得比什么都重,对他来说,能演好每个角色,比拿多少奖都重要。
在圈内,许绍雄的口碑特别好,和他合作过的导演、演员,提到他都会说他专业、敬业。
他在圈里待的时间长,算是前辈,可从来不会摆老资格,遇到年轻演员有不懂的地方,他会主动凑过去指导,还会照顾他们的情绪,像个亲切的长辈。
这种没架子、愿意帮后辈的态度,让他在圈里人缘一直很好。
精神共鸣
许绍雄和吴孟达,虽然戏路不一样、风格也不同,但两人在精神上特别像。
他们都演了大半辈子配角,屏幕上是小人物,平时也低调,不跟别人争名气、争戏份,可心里都把“家国认同”看得很重。
吴孟达去世前发的博文,就五个字“我是中国人”,简单却有分量,许绍雄也是这样,把这份认同藏在心里,用行动表现出来。
除了吴孟达,80岁的凌峰也和许绍雄有着一样的家国情怀,之前在大湾区电影音乐晚会上,凌峰唱《吾爱吾国》,唱到动情处好几次脱帽致敬,眼圈都红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他还拍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帮台湾同胞了解大陆。
他们几个人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家国情怀,像是跨越年代的共鸣,特别让人触动。
之前成龙说过,明星和名人影响力大,就该做好表率,这是该做的责任。
那时候还有人觉得成龙这话太严肃,甚至觉得是道德绑架,可看了许绍雄的一生,就知道成龙没说错。
许绍雄不追名、不逐利,也不搞人设炒作,平时安安静静演戏、做人,把“表率”这两个字融进了日常里。不用喊口号,不用刻意表现,却实实在在做到了。
有人会纠结,强调家国情怀会不会绑架艺术?其实根本不会,就像盖房子,家国情怀是地基,艺术是上面的屋顶,只有地基打得稳,屋顶才能盖得高、盖得结实。
许绍雄就是这样,心里有对家国的认同,这份认同成了他的根基,不管演戏还是做人,都有明确的方向。
这些年他还参与了不少内地和香港的合拍剧,戏份不多却演得认真,不是为了在内地出名赚钱,就是想让两地观众通过作品多了解彼此,帮着搭起文化交流的桥。
结语
许绍雄用五十年演艺生涯,把“配角”演成了自己的招牌。他不争主角光环,不逐名利热度,只在一个个小角色里打磨真心,这份坚守本就难得。
而央媒选择用侨批朗诵视频悼念,正是看懂了他藏在表演背后的家国情怀,文案里的认可,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脚。
多年前成龙关于“明星该做好表率”的话,曾有人不解。
可许绍雄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他用纯粹的表演态度、默默的文化传递,活成了这句话的生动写照。
他虽已离开,但这份表率精神,会一直留在观众心里,也为演艺圈留下了值得学习的模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源:
1. 海报新闻|演员许绍雄去世,家族背景显赫,鲁迅是其姑爷爷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官方悼念许绍雄相关报道
3. 成龙录《艺术人生》 呼吁明星代言要有责任心 CCTV.com 2009年11月26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8593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