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她们才是真正的演员,不接广告、不上真人秀,个个都是视后级别

吴越、刘琳、余男、谭卓、咏梅,个个拿过视后影后级别的奖项,实力摆在那儿,却选择低调到不行。这不是她们没机会,而是她们觉得演员这行,本职就是把角色演活了,其他的那些热闹事儿,会让注意力散掉,还可能让观众对她们的形象有杂念。

吴越1991年考上上海戏剧学院,1995年毕业就开始接戏。早期她拍了不少电视剧,像2000年的《堆积情感》,2004年的《中国式离婚》,这些作品让她慢慢积累经验。

到了2017年,她在《我的前半生》里演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2018年直接拿下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这奖在电视剧圈里是顶尖的,证明她演技过硬。后来2022年的《县委大院》,她又凭这个在2023年获白玉兰最佳女主角,双料认可。

她为什么不接广告不上真人秀?因为她觉得那些东西会让形象太商业化,影响观众对角色的纯净看法。低调到什么程度,私生活除了早年和陈建斌那段感情传闻,其他基本没啥八卦。她就专注选好剧本,演好角色,这在圈里挺少见的。

刘琳1992年进北京电影学院,1996年毕业。起步时资源不多,同班的徐静蕾她们早红了,她就慢慢磨。1997年的《回家过年》让她拿下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这算是早期认可。

2004年的《父母爱情》,她和梅婷合作,演得接地气。真正火起来是2018年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她演大娘子,诙谐又真实,观众一下子喜欢上她。2022年的《人世间》,她凭这个获飞天奖优秀女演员,这奖在电视圈影响力大。

她也不接广告,不上真人秀,就觉得那些节目是炒作,演员该专注表演。私下她低调,热度上来后还是半年拍戏半年休息,生活简单。这让她在观众眼里更可靠,不像有些明星到处秀。

余男1995年考北京电影学院,1999年毕业。首部电影就是1999年的《月蚀》,凭这个她拿下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2015年的《战狼》,这些让她在国内更红。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她也拿过,国际奖项一堆。

她为什么低调?社交账号就发电影宣传和公益,从不掺广告。真人秀她一次没上过,就觉得演员靠演戏火就够了。私下消息少,她合作过的男演员都夸她敬业,力求完美。这在圈里是清流,证明不靠炒作也能站稳。

谭卓2006年进圈,2009年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让她正式出道。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她是唯一的女主角,演得亮眼,观众觉得她抢戏。2019年的《误杀》,她演李维杰老婆,细腻处理家庭戏。

奖项上,她获过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提名,还有其他国际节认可。她被低估多年,但演技和实力派比肩。她拒绝广告和真人秀,采访里说过,演员最重要是演戏,其他没必要。很多人邀她,她都婉拒,就专注挑好本子。这让她路人缘好,不光演技,还因为低调。

咏梅1995年拍首部剧《牧云的男人》。2004年的《中国式离婚》,她演娟子,真实。2019年的《地久天长》,她凭这个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和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双奖加身,让她成内地实力派女王。

经验从90年代末开始,知名度高,但私下低调到观众看戏多,对人印象浅。她不参加综艺真人秀,不接广告,就觉得那些节目不会提升演技,还可能浮躁。她出道多年,只做演戏,境界高,在物欲时代,这种专注挺需要。

这些演员的共同点,就是奖项傍身,证明实力。吴越的双白玉兰,刘琳的飞天,余男的金鸡和国际奖,谭卓的提名和认可,咏梅的金鸡柏林奖,都不是靠运气,是积累出来的。她们不接广告,是因为觉得那会让形象商业化,观众看角色时有杂念。

不上真人秀,是因为那些往往是秀生活,不是秀演技。这选择让她们专注本职,避免分心。在圈里,很多人上节目红快,但演技拉胯,她们反过来,靠作品长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7091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