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王牌对王牌9》开始录制,沈腾华晨宇退出,时代少年团首轮飞行

距离《王牌对王牌》第八季录制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了,第九季节目终于开启了录制,不过一年多的等待,并没能等会原始嘉宾贾玲的回归,反而沈腾与华晨宇两人也是离开了第九季的节目录制。新一季节目只有关晓彤和宋亚轩是王牌家族成员,其余常驻嘉宾则是唐国强,沙溢,杨迪,于洋,金靖,而首期时代少年团将以飞行嘉宾的身份集体空降。

一、沈腾华晨宇缺席:王牌的 "灵魂剥离" 与观众阵痛

沈腾的离开,意味着《王牌》失去了最核心的 "喜剧锚点"。过去八年,他用 "腾式幽默" 构建了节目 80% 的名场面:从 "你过来啊" 的魔性台词到 "王牌家族" 互怼时的即兴接梗,甚至连忘词时的 "狡辩" 都成了观众的快乐密码。

数据显示,沈腾参与的单期节目平均收视比其他期高出 0.3 个百分点,# 沈腾王牌名场面 #的话题累计阅读量突破 80 亿。他的缺席,让节目失去了 "老少通吃" 的喜剧公约数 —— 中老年观众少了熟悉的幽默节奏,年轻群体则少了可供二次创作的 "梗素材"。

华晨宇的退出则撕开了 "音乐线" 的缺口。作为节目中唯一的专业歌手,他曾用 "王牌金曲" 环节串联起 generations 的情感记忆:改编《夜的第七章》时融入京剧元素,与那英合唱《默》时的声线碰撞,甚至连跑调的《爱情买卖》都成了 "反差萌" 名场面。

他的离开,让节目失去了 "音乐 + 情怀" 的黄金组合,也让宋亚轩独挑大梁的音乐环节面临更大压力 —— 这位 00 后偶像虽在众多音综节目中证明了唱功,但能否像华晨宇那样驾驭多元风格,仍是未知数。

观众的反应早已在社交平台发酵。超话 #王牌没有沈腾还能看吗# 的讨论量突破 20 万,近 60% 的网友表示 "会先观望几期"。有老粉翻出第八季收官时沈腾 "说不定明年就不来了" 的玩笑话,感叹 "一语成谶";也有观众理性分析:"沈腾的身体状况确实不适合高强度录制,但节目组至少该保留 ' 王牌家族 ' 的精神内核。" 这种集体阵痛的背后,是观众对 "熟悉感" 的依赖 —— 在碎片化娱乐时代,《王牌》的固定阵容早已成为观众每周的 "情感锚点"。

二、时代少年团空降:流量注入与代际对话的实验

时代少年团的首轮飞行,是节目组打出的 "年轻化突围" 牌。作为内娱最具号召力的男团,他们的加盟直接覆盖了 12-25 岁核心受众 —— 这个群体贡献了综艺市场 35% 的播放量,也是短视频传播的主力军。

此次七人集体亮相,不仅是宋亚轩与老队友的 "团魂重聚",更暗藏着 "1+6>7" 的流量裂变逻辑:马嘉祺的声乐功底、丁程鑫的舞蹈实力、刘耀文的综艺感,将分别对应节目中的 "金曲演唱"" 游戏挑战 ""即兴表演" 环节,形成各有侧重的看点矩阵。

节目录制路透已显露出新化学反应。在 "传声筒" 游戏中,严浩翔故意用 "魔性绕口令" 干扰宋亚轩,复刻了两人在《少年 on fire》中的互坑名场面,引发现场粉丝尖叫;贺峻霖则延续 "接梗王" 特质,在 "你画我猜" 环节用 "抽象派画风" 画出《甄嬛传》名场面,被沙溢调侃 "比我当年画的还离谱"。这种 "熟人局" 的默契,既能快速融入节目氛围,又能满足团粉的 "售后期待",为节目带来天然的话题热度。

但流量注入也伴随着争议。有网友质疑 "时代少年团的加入会让节目变成粉丝专属",担心过度的偶像特写会稀释喜剧内核。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 此前某音综因过度倾斜流量嘉宾,导致路人观众流失 30%。

节目组似乎早有准备,从路透来看,时代少年团并未占据过多镜头,反而在 "户外非遗挑战" 中承担了 "体力担当" 角色,丁程鑫学唱华阴老腔时的 "跑调现场"、张真源尝试皮影戏时的 "手忙脚乱",都展现了 "放下偶像包袱" 的诚意。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代际对话的可能性。唐国强与时代少年团的互动堪称 "破次元":在 "经典角色 cos" 环节,唐国强重现诸葛亮造型,马嘉祺则 cos 周瑜,两人即兴演绎 "舌战群儒" 片段,老戏骨的台词功底与年轻偶像的活力碰撞,形成奇妙的化学反应。这种 "老干部 + 新青年" 的组合,打破了 "流量与前辈对立" 的刻板印象,也为节目注入了 "文化传承" 的新内涵。

三、新常驻阵容的补位战:谁能接住 "王牌" 的接力棒?

沈腾与华晨宇的空缺,迫使新常驻阵容进行 "功能重组"。沙溢与杨迪组成的 "新喜剧双核",试图填补沈腾留下的幽默空白:沙溢的 "东北式自嘲" 与杨迪的 "四川话吐槽" 形成南北幽默对冲,在 "王牌小剧场" 环节,两人模仿《还珠格格》尔康紫薇名场面,沙溢的 "深情瞪眼" 与杨迪的 "魔性咆哮",已显露出新的喜剧节奏。但与沈腾的 "四两拨千斤" 相比,两人的表演更依赖密集包袱,能否形成可持续的笑点输出,仍需观察。

关晓彤与金靖的 "女性双生花" 则承担了更多功能。关晓彤延续 "学霸人设",在 "知识问答" 环节稳定输出,同时与宋亚轩的 "姐弟组合" 负责颜值与活力担当;金靖则接过贾玲的 "疯癫喜剧" 大旗,在 "即兴表演" 中放飞自我,甚至主动调侃 "我就是来替代贾玲姐的",这种坦诚反而收获观众好感。但两人的定位仍需细化 —— 关晓彤的 "冷幽默" 与金靖的 "热夸张" 如何形成互补,将是后续节目成败的关键。

于洋的 "粘合剂" 角色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作为辽宁卫视春晚的常客,他擅长在不同风格嘉宾间串联节奏,在时代少年团与唐国强的互动中,正是他用 "诸葛亮当年要是有你们这人气,北伐早就成功了" 的调侃,化解了代际尴尬。这种 "隐形主持人" 的功能,恰是沈腾曾默默承担的角色,于洋能否胜任,将影响节目整体的流畅度。

音乐环节的重构最为棘手。华晨宇离开后,宋亚轩成为唯一的专业歌手,节目组似乎计划将 "王牌金曲" 升级为 "全员参与" 模式 —— 路透中,沙溢与时代少年团合唱《青春修炼手册》,杨迪用唢呐吹奏《孤勇者》,这种 "非专业歌手的快乐合唱",虽少了专业水准,却多了烟火气。但对于期待高质量音乐表演的观众而言,这种调整可能是一次冒险。

当《王牌对王牌 9》的录制镜头继续转动,沈腾与华晨宇的离开留下的空缺,终将被新的故事填满。时代少年团的活力、新常驻的努力、节目模式的创新,共同编织着这档国民综艺的新篇章。无论结果如何,这次阵容调整都像一面镜子,照见了长视频综艺在变革时代的挣扎与勇气 —— 真正的 "王牌",从来不是某个人,而是观众对 "快乐与真诚" 的永恒期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6591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