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青岛东方影都的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当段奕宏念出“最佳男演员奖张译”时,镜头精准捕捉到了三个瞬间:
段奕宏的眼睛在发光。这位《士兵突击》中冷峻的“袁朗队长”,此刻嘴角上扬,眼神里的欣慰比聚光灯更亮。
李晨在忘情的鼓掌,真诚的笑。坐在张译身后的李晨,身体前倾,直视着张译站起来,与身边的嘉宾拥抱。
陈思诚与兄弟默契对视与鼓掌。当张译在获奖感言中特别提到“陈思诚是一个出色的导演,很会拍时代剧”时,陈思诚也是满心的欢喜,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了台上的兄弟。
他们几个人的爱,是很多人无法理解与比拟的。
就算张译在上台前,还在与身旁的沈腾说笑,看上去关系很熟。
就算他站起身来,与成龙、陈凯歌等人拥抱、握手,但是他此时心情与只有坐在身后的李晨最懂。
李晨为张译的封帝感到高兴,全部都表现在了脸上和手上,相比李晨身旁的郑凯就没有那种笑与掌声。
熟与不熟,“对路”与不“对路”,有时都写在了彼此的脸上。
只有懂你,珍惜你,一个战壕里,一个上下铺睡的兄弟,才是能做到为你欢喜为你忧的人。
在华语影视圈,有这样一群演员:他们因军旅剧《士兵突击》结缘,从青涩的战友成长为彼此的挚友,二十年间,无论事业浮沉、人生起落,始终以兄弟相称。
张译、李晨、段奕宏、陈思诚、王宝强,这五个名字背后,是一段始于角色、融于生活的深厚情谊。
在华表奖颁奖典礼上,他们都因张译的获奖,而再次让观众窥见了这群男人之间未曾褪色的情义。
01 战壕里种下的情谊:从“钢七连”到现实兄弟
2006年,《士兵突击》的拍摄让一群年轻演员在云南的军营里同吃同住。
张译饰演的史今班长、陈思诚饰演的成才、李晨的吴哲、段奕宏的袁朗、王宝强的许三多,戏里是生死与共的战友,戏外则成了睡上下铺的兄弟。
剧组条件艰苦,演员们每天背着几十斤装备在泥地里摸爬滚打。
张译回忆,一次夜戏拍摄时突降暴雨,陈思诚和李晨脱下自己的外套裹住摄像机,自己却冻得发抖,“那一刻,我们真成了互相挡子弹的人”。
戏外的他们延续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张译曾因长期跑龙套陷入低谷,是段奕宏陪他彻夜对戏,甚至自掏腰包请他吃饭。
王宝强初到北京时方言重、文化低,陈思诚主动教他识字读剧本。
李晨则在大家情绪低落时组织聚餐,用东北式幽默调节气氛。
这种“战友情”甚至超越了职业竞争。
当陈思诚转型导演拍摄《北京爱情故事》时,他毫不犹豫地将最重要的角色留给了张译和李晨,尽管当时两人知名度远不及他。
02 二十年风雨:从相互扶持到彼此成就
兄弟情最动人的地方,在于他们既能共享荣耀,也能共渡难关。
2012年,《北京爱情故事》让陈思诚一炮而红,但他始终记得张译在剧组资金紧张时主动降薪的仗义。
2023年拍摄《三大队》时,陈思诚为帮助张译突破演技瓶颈,量身定制角色,用“三条计谋”让他卸下表演包袱。
先是让他饰演擅长的“轴人”警察,再用纪实风格抑制其过度设计,最后借角色台词劝他“放下我执”。
影片最终票房破15亿,助张译完成演技蜕变。
段奕宏与张译的惺惺相惜则更显细腻。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两人饰演的孟烦了与龙文章有多场激烈对峙戏,段奕宏总会提前与张译讨论表演层次,甚至为一句台词的语气反复推敲。
2025年华表奖上,段奕宏作为颁奖嘉宾,故意放缓语速念出张译名字,眼中带泪的瞬间被镜头捕捉。
网友感叹:“这是袁朗对史今班长跨越二十年的认可”。
03 纽带与老大哥:陈思诚的“凝聚力”
如果说这群兄弟中有个核心纽带,那一定是陈思诚。
从《士兵突击》到《三大队》,他始终扮演着“召集人”角色。李晨曾说:“思诚像连长,总能把散落各处的我们重新集结。”
2023年《三大队》剧本完成后,陈思诚凌晨三点给张译发消息:“剧本改完了,我觉得挺牛的!”
他又给李晨留言:“杨剑涛这个角色非你莫属。”
这种无需客套的直率,正是二十年默契的体现。
陈思诚的商业头脑与艺术追求,恰好弥补了兄弟们的特质。
他懂张译的“轴”,理解段奕宏的“戏痴”,欣赏李晨的稳重,也珍惜王宝强的纯粹。
当张译因《狂飙》中的表演争议被质疑时,陈思诚用《三大队》为他正名。
当王宝强转型导演遭遇质疑,陈思诚默默为其《八角笼中》提供宣发资源。
这种扶持不带功利,正如张译获奖时所说:“我们之间从不需要解释,一个眼神就够了”。
04 息影与守望:兄弟情的另一种延续
2025年华表奖上,张译宣布暂时息影,坦言“已经演到自己烦自己”。
面对兄弟的选择,这群男人展现出不同的支持方式。
陈思诚在采访中表示“尊重译哥沉淀”,李晨转发相关新闻配文“等你回来”,段奕宏则私下发去长信,分享自己当年暂别舞台的心得。
王宝强虽未公开表态,但被拍到深夜与张译密谈,疑似商讨合作新项目。
回望二十年,他们的情谊早已超越普通友情。
没有娱乐圈常见的利益捆绑,有的只是《士兵突击》杀青时许下的誓言:“无论将来红不红,我们永远是钢七连的人。”
这份情义,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愈发珍贵。
它证明了一群理想主义者如何用真诚抵御时光,让兄弟情成为比奖项更持久的荣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yule/74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