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央视六连发力挺王蓉,全网都在意难平,芒果会不会复活王蓉?

《浪姐6》才播到第二期,王蓉的名字已经成了全网最大的“意难平”。

这位46岁的初代唱跳天后,初舞台临时救场,全开麦唱跳《我不是黄蓉》掀起回忆杀,一公又扛着团队完成高难度表演,最终却因队友失误和赛制连坐被淘汰。但谁也没想到,央视文艺频道连发六条视频力挺王蓉,直接将这场综艺淘汰赛升级为内娱价值观的“掰头现场”。

王蓉姐姐:被剪掉的“实力派高光”

初舞台上,王蓉穿着旗袍亮相,腾空劈叉的动作让弹幕瞬间刷屏“DNA动了”。她把成名曲《我不是黄蓉》改编成国风电子版,戏腔转音行云流水,连后台的姐姐们都跟着合唱。但节目组却把她的RAP段落和舞蹈solo剪得七零八落,镜头甚至不如某些选手的后台聊天多。

到了一公舞台《免我蹉跎苦》,王蓉的科班功底彻底藏不住了。她不仅主动帮演员出身的队友陈德容调整唱段,还在彩排时提出优化舞蹈动线防止舞台事故,结果反被剪辑成“强势较真”。正式演出中,陈德容忘词、走位失误导致团队得分垫底,王蓉却成了“背锅侠”。

网友扒出幕后细节:王蓉的个人喜爱度投票页被折叠到第三屏,而同组流量选手的投票入口直接置顶。

淘汰真相:流量游戏下的“专业之殇”

这场淘汰看似是团队连坐的偶然,实则是内娱综艺规则的必然。王蓉的出场费仅20万,在30位姐姐中垫底,而流量选手的报价高达百万。节目组为保话题热度,把她的初舞台高光剪成碎片,却给“修音选手”留足完整故事线。

讽刺的是,同组陈德容因琼瑶剧情怀在中老年观众中有号召力,而王蓉的80、90后粉丝群体在节目主力投票的世代中毫无优势。

这种“实力给流量让路”的操作,在二公排练时达到巅峰。王蓉建议降低舞蹈难度确保舞台安全,却被队友以“耽误进度”为由拒绝。节目组不仅没呈现她的专业建议,反而放大训练冲突制造抓马剧情。

当最终舞台因队友失误翻车时,弹幕满屏都是:“淘汰陈德容!”也反应了大家更看重实力,而不是流量!

央视六连推:来自国家级媒体的“撑腰”

淘汰结果公布72小时内,央视文艺频道突然开启“刷屏模式”——4K修复的联合国颁奖现场、清唱《爸爸妈妈》的未曝光片段、官宣作品入藏“时代金曲典藏系列”。六条视频标题一个比一个刚:“实力不该被埋没”“好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直接打脸芒果台“人气至上”的逻辑。

这波操作被网友称为“国家级打脸爽剧”。央视不仅放出王蓉20年前全开麦唱跳的考古视频,还计划为她量身定制音乐纪录片。评论区秒变大型爷青回现场:“当年她拿联合国大奖时,某些流量明星还没出道!”

更有业内人士解读:央视这是用“体制内认证”对抗资本操控,试图重塑“作品生命力>短期流量”的行业标准。

复活可能性:民意与资本的终极博弈

目前“复活王蓉”的签名已超30万,芒果台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三个信号值得玩味:

  1. 数据反噬:王蓉淘汰那期点击量断层领先,她的初舞台直拍在B站狂揽千万播放;

  2. 商业价值逆转:淘汰后她的歌曲飙升音乐榜,品牌合作询价暴涨三倍;

  3. 政策风向:央视下场后,芒果台悄悄撤下了争议赛制的宣传文案。

如果复活成功,这将开创内娱先例——不是靠粉丝砸钱,而是凭国民度+官媒背书逆天改命。但阻力同样明显:王蓉拒绝签全约的态度触犯了平台利益,而复活赛可能打乱原有“皇族剧本”。

我们争的不是王蓉,是舞台的良心

从孟佳、王心凌到王蓉,《浪姐》系列总在重复同一个套路:用实力派制造情怀爆点,再为流量咖铺路。但这次央视的六连推,像一束光照进了资本游戏的暗角。当#请把话筒还给真歌手#登上热搜第一,观众用遥控器投出的不仅是王蓉的复活票,更是对“修音假唱”“PPT舞台”的集体抗议。

或许正如网友所说:“芒果台可以继续装睡,但央妈已经帮我们掀了桌子。”这场博弈的结局,将决定内娱未来十年是继续“流量造神”,还是重回“实力为王”的正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395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