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小婉君”金铭44岁现状,个子太矮,事业受挫,单身未婚未孕

44岁的金铭坐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家咖啡厅里,翻看着手中的剧本。

服务员路过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个穿牛仔外套的娇小女子,怎么看都像是记忆里的“小婉君”。

1989年,《婉君》播出时,全国的小朋友都在学着小婉君转手绢,扎着红头绳的8岁女孩用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让琼瑶剧第一次有了国民级童星。

三十五年后,金铭的生活和事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9岁时试镜《婉君》的经历至今让她记忆犹新。

当时剧组在少年宫选角,三百多个孩子中只有她敢直视导演的眼睛。

琼瑶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就像野生的小鹿突然闯进镜头。”

《婉君》创下42%的收视神话时,金铭每天收到三大麻袋观众来信,有男孩把零花钱换成邮票寄给她,有老人写信要认她当干孙女,甚至某军区大院整条街的孩子都改名叫“婉君”。

但童星光环背后藏着苦涩。

拍摄《雪珂》时,她高烧40度,裹着军大衣在零下十度的片场背台词,导演喊卡时才发现睫毛结了冰碴。

这种不要命的敬业精神让她成为九十年代片酬最高的童星,单集片酬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工资。

1999年填报高考志愿时,所有老师都建议她保送中戏。

这个从小在剧组长大的女孩却把志愿表改成了北京大学。

“我想知道摄影棚外的世界有多大。”

多年后她在访谈里笑着说。

这个决定让整个娱乐圈哗然。

当时正值《还珠格格》筹备期,琼瑶特意为她量身定制“小鸽子”角色,但金铭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刷题,硬是把数学从30分提到110分,最终以超过录取线40分的成绩考入北大国际关系学院。

大学四年她过得像特工,既要躲避狗仔队偷拍,又要应付国际法、地缘政治等艰深课程,最忙时同时修五门外语,现在还能用俄语背诵普希金诗歌。

2003年毕业典礼上,有记者追问是否会重返演艺圈,金铭晃着学士帽说“当然”,但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

电视剧《江山美人》试镜现场,导演盯着她155cm的身高直摇头,“女二号需要和183cm的男主搭戏。”

这句话成为她职业生涯的魔咒,此后十年,她收到最多的角色是“女主角少女时期”。

转战话剧舞台反而打开新局面。

在《仲夏夜之梦》里演精灵,娇小身材成了天然优势。

连演30场后,有剧评人称赞她是“东方的朱丽叶”。

撒贝宁在《开讲啦》自曝暗恋金铭20年,这事上了三天热搜。

当事人却笑着回应:“他上学时给我写过情书?

可能混在影迷来信里没看见。”

真正让她受伤的是两段现实恋情。

某任男友要求她婚后退出娱乐圈,另一任偷偷用她账户炒期货赔光了她准备买房的积蓄。

“爱情不是人生的必选题。”

她在直播里边插花边说。

现在的择偶标准变得具体而有趣:“要能陪我逛故宫讲冷知识,要会修古董钟表,要听得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粉丝都说这是“北大文学院招生简章”。

走进金铭在北京顺义的别墅,会发现这里像个迷你博物馆。

玄关摆着《婉君》的戏服,书房挂着北大学位服,地下室改造成老电影放映厅。

她保持着令人费解的作息:早上五点半起床练瑜伽,七点给院子里的三十多盆多肉浇水,下午要么去福利院教表演课,要么在工作室策划新剧本。

去年制作的网剧《胡同往事》豆瓣评分8.2却没什么水花,她倒看得很开:“能让老北京故事被年轻人看到,比收视率重要。”

总有人说她“毁在身高”,但看看她在做的事:为听障儿童编排手语舞台剧,在敦煌研究院资助壁画修复,主持文化类播客点击破亿。

这些事不需要身高标尺,就像她微信签名写的:“站在书脊上,能看到比高跟鞋更远的风景。”

当年教她表演的中戏老师说过:“真正的演员要活成海绵,吸收时代又能拧出甘泉。”

44岁的金铭或许没成为流量明星,但她把人生演成了开放式结局。

深夜的剧本讨论会上,她突然指着某段台词说:“这里加场雨戏吧,就像我拍《望夫崖》那天的暴雨,淋得人睁不开眼,但雨停后的彩虹美得让人忘记所有狼狈。”

全场安静了三秒,然后响起掌声。

这大概就是时光赋予的魔力,当年那个淋雨拍戏的小女孩终于长成了能掌控暴雨的大人。

金铭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童星的成长与转变,更是关于如何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她没有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而是选择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道路。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她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热爱和好奇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总是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式发展,但只要坚持初心,就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7323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