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来科点谱
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2011年,一个普通的中国青年,用一瓶燃烧瓶,点燃了无数中国人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他,就是刘强。
他单枪匹马,勇敢地火烧“靖国神厕”,之后又迅速奔赴“泡菜国”,把燃烧瓶投向日本驻韩大使馆,他的这一壮举在世界舞台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也使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英雄豪杰。
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这位“民族英雄”在回国后,却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被单位开除,妻离子散,曾经的荣耀,都化作了生活的苦涩。
13年过去了,这位曾经的“孤胆英雄”,如今究竟在何处呢?他是否会后悔当初的义举?
蓄谋已久的“作案”
2012 年 1 月 8 日,韩国的首都首尔,日本大使馆陷入一片火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在这令人胆战心惊的场景中,一个消瘦的身影如同钢铁般屹立在那里,完全无视呛人的浓烟和凶猛的火舌。
那个人便是刘强,一位看似平凡的中国英语老师,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凡之人,却以非凡的果敢行动,在国际的大舞台上书写下了令人震惊的篇章。
刘强的极端行为源于一段深埋心底的家族伤痕,他的外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亲身经历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战争岁月。
外婆的讲述,就如同一个深深的烙印,牢牢地印在了年幼的刘强心里,那些充满着血泪交织的记忆,那些有关侵略、屈辱以及死亡的悲惨故事,一点一点地在他的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
2011年12月26日,刘强细致筹划了一场“报复行动”,他选择在“靖国神厕”下手,这个被视为日军主义象征的地方,将成为他宣泄愤怒的舞台。
他事先多次踩点,摸清了神社的安保漏洞,并准备好汽油等作案工具,凌晨时分,他潜入神社,将汽油泼洒在建筑物上,然后点燃了打火机,熊熊燃烧的火焰,是他内心痛苦和愤怒的宣泄。
”靖国神厕“的火焰不但没有浇灭刘强心中的怒火,反而使得他把抗议的烈焰燃烧到了新的地方 —— 韩国首尔的日本大使馆。
这一次,他选择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动,手持燃烧的汽油瓶,义无反顾地冲向大使馆,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要让全世界听到他的声音,哪怕是以这种极端的方式。
国恨家仇
有人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可也有人觉得他是极端分子,而不管人们如何对他进行评价,都不可能回避他身后所隐藏的那个故事,那段复杂的过往。
刘强的家庭里,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重量,他的爷爷,作为一名英勇无畏的抗日英雄,在家园面临侵略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了保卫这片深爱的土地,爷爷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命运似乎总喜欢开一些残酷的玩笑,刘强的外婆,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朝鲜女子,却在二战期间惨遭日军抓捕,被迫成为慰安妇,这段令人痛心疾首的经历,就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始终伴随着她的一生。
一边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一边是饱受凌辱的受害者,两种截然不同的经历,却在刘强身上交织,让他对日本的情感复杂难言。
在2011年的时候,岛国发生了大地震,电视画面里满目疮痍,受灾群众流离失所,刘强心中五味杂陈,或许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也或许是想为那段复杂的情感寻求一个出口,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日本救援的道路。
在日本的那些日子,他亲眼见证了自然灾难的无情与残酷,那一片片被摧毁的景象,让人痛心疾首,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意外地发现了日本民众的友善之处,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不少侵华日军的后代。
令他震惊的是,这些人非但没有一点后悔的意思,反而对那段侵略历史感到无比自豪,甚至对中国人抱有明显的敌意,这种扭曲的历史观,深深刺痛了刘强的心,也让他心中那股积压已久的怒火开始慢慢燃烧。
在同一年,韩国为了让日本正视慰安妇问题而不断努力,他们希望日本能够承担起历史责任,给予那些曾经遭受巨大痛苦的慰安妇们一个交代,可是,日本却毫不留情地断然拒绝。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日本可以如此轻描淡写地对待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为什么那些加害者可以如此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现在的和平生活。
他在心中暗暗决定,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被历史渐渐遗忘的受害者继续沉默下去,他必须为他们讨回公道,让全世界的人都清楚地看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真面目。
刑满释放,遭不公待遇
这两次事件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有人称他为“孤胆英雄”,也有人骂他是“爱国贼”,韩国政府迫于压力逮捕了他,但他并没有遭受虐待。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数量众多的中韩两国百姓不约而同地把他视为 “英雄” 般的人物,韩国政府在承受着日本方面施加的极其巨大的压力之下,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日本的引渡请求。
为了维护他的权益,韩国政府还特意为他聘请了最好的律师,最终,他被判定犯有 “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了为期 10 个月的有期徒刑。
在监狱里,刘强过得还算安稳,但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更大的风暴,回国后,刘强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公司以 “旷工” 为借口将他辞退,他的妻子无法忍受他 “爱国英雄” 的光环带来的沉重压力,带着孩子远走他乡,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环境,如今却变得异常陌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
尽管生活跌入谷底,但刘强心中的“爱国”火焰并没有熄灭,他开始转变思路,不再执着于激烈的对抗,而是转向更温和、更理性的方式。
他开始积极地收集和整理有关二战的历史资料,他时刻留意着日本对韩国慰安妇道歉赔偿的动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并且他以坚定的声音呼吁日本政府,必须正视对中国慰安妇的历史责任。
他毅然决然地开始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他在社交平台上注册了账号,用心地讲述着那段曾被刻意掩盖的沉重历史,他的心中怀揣着一个坚定的希望,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更多人的民族记忆。
但网络并不是一片净土,他的言论过于尖锐,账号频繁被封禁,他也被贴上了“网络喷子”、“键盘侠”的标签。
刘强并不在乎这些标签,他依然在网络的角落里踽踽独行,坚持着自己认为正确的“爱国”方式。
他开始在一些小平台上进行演讲,讲述他收集到的历史资料,控诉日本的战争罪行,虽然观看人数寥寥,但他依然坚持着,仿佛魔怔了一般。
现实的残酷并没有磨灭刘强心中的执念,他依然活在自己的“抗日”世界里,他时常出现在日本驻广州领事馆前,进行着他的“个人抗议”。
更多的时候,他会悄然无声地站在那里,用复杂的眼神望着周围不断穿梭的人群,他看上去像是在拼命寻找着某样东西,可又给人一种什么都没有找到的感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讲述者,但如何讲好历史,如何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信息资料
观察者网:中国男子刘强讲述火烧日本靖国神社过程
抖音——《还记得11年前火烧日本靖国神社的刘强吗?》2022-9-7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69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