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进口大片《异形:夺命舰》上映4天,引发巨大争议。
坦白说,电影品质不差,豆瓣开分后评分7.7,海外主流电影网站IMDb上的评分也高达7.5,打破续集越拍越烂的魔咒,《异形:夺命舰》的制作品质、紧张和恐怖程度,可以说达到了系列最高点,如果算上情怀分,可能仅比第一部和第二部差那么一丢丢。
但电影好不好看是一回事,适不适合在大银幕上放映是另一回事。
《异形:夺命舰》国内上映后,争议主要来自于电影尺度太大,恐怖、惊悚含量太高,确实不适合国内上映。
电影刚上映,就传出8岁小孩看电影被吓哭,家长质疑影院放映儿童不宜的电影而要求赔偿的新闻。
平心而论,看电影作为工作之外的文娱休闲,带孩子看电影有错吗?一点错都没有,在这里更不应该责怪父母“为什么不事先了解一下电影,带孩子有选择的观看”,毕竟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是喜欢电影、愿意去了解一下电影才购票观看,确实很多人就是很随机的选择在影院休闲两个小时,到了影院购票柜台随机看能赶上哪一场就看哪一场,观众肯定没有错。
如果怪家长没有选对电影,那套用这个逻辑,是不是观众看了一部烂片,也要怪他为什么不去选好电影?这不是观众的问题,是影片的问题,再加上也是影院的问题。
家长投诉情有可原,要求赔偿也并非无理取闹,毕竟到影院消费,片方和影院就应该对观众负责,就如去餐厅吃饭,肯定菜单上的菜都可以自由选择,菜品有问题、吃坏肚子难道不应该负责?
说会电影,《异形:夺命舰》确实少!儿!不!宜!
电影回归复古美式惊悚片,道具特效极其逼真,电影时间线设定在《异形》和《异形2》之间,讲述一群年轻而勇敢的太空殖民者逃到废弃太空站时,遭遇了异形,空间站构建出自带惊悚压抑的密闭空间,上演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逃杀,人类成为异形生物捕猎的目标。
从异形卵、抱脸虫、破胸体到成体,粘液、拉丝、恐怖的音效……对于喜欢惊悚片的观众来说,《异形:夺命舰》绝对是一场难得的视听盛宴,因为这样的电影在内地大银幕上可以说是前所未见。
但是对于未成年人,就实在太不友好,毫不夸张的说,甚至会留下童年阴影,毕竟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影院看《终结者》时恐怖的钢铁筋骨、红色眼球,以及《鹰爪铁布衫》结尾捏碎鸡蛋的片段,而那些和《异形:夺命舰》相比,只能说是小儿科。
这应该也是《异形:夺命舰》豆瓣推上7.7高分的原因。接下来再说,为什么要呼吁这部电影下架。
《异形:夺命舰》的尺度不再赘述,前面已经说过,如此大尺度绝对是少儿不宜。查询资料可知,《异形:夺命舰》在美国定位R级,不用说少儿,17岁以下都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人陪伴才能观看,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有类似限制,比如阿根廷是16岁以上才能观看,澳大利亚15岁,IMDb上注明中国内地是17岁,相当于美国的R级,而中国香港,则评级为IIB,距三级片一步之遥。
在国外有如此严苛的分级,正常来说,在国内也应该有相应的要求。但众所周知,国内影院没有分线发行,也没有分级制度,电影院为了盈利,根本不管观众年龄,买票就会卖,更何况目前超过九成的电影票都是通过猫淘两大平台网售,更难监管观众年龄,所以才会发生8岁小孩看《异形:夺命舰》被吓坏要求索赔的新闻。
所以,呼吁《异形:夺命舰》在国内下架,并不是说大尺度电影不应该进电影院,而是说国内现有的电影制度和市场情况,无法应对这样的电影上映。
值得玩味的是,当吓坏小朋友、影院被索赔的新闻出来后,片方的回应是“数次提醒未成年人谨慎观看”但问题在于,片方的提醒是在海报上、在预告片里、在社交平台上呼吁,作用实在有限。真正的电影分级要从源头抓起,要从影院端设置门槛,拒绝将不适合成年人观看的电影的电影票卖给未成年人,这样才能让分级制度成一套体系,真正起到作用。
但目前国内的影院没有分级,家长既然投诉影院索赔,证明在购票、进场时影院服务员也没有提醒观众这部电影不适合孩子观看,这个责任是不是应该片方和影院共同承担呢?
最后想说的是,国内大银幕上映的电影,也不该如此外松内紧,对于国内制片拍摄的电影卡的很死,比如名字带“援军”的某影片直接无法上映,前些年郭富城主演的《杀人犯》被剪的七零八落,最后更名《罪与罚》连故事都不完整了,而进口电影却一次次挑战观众的承受底线,这和食品本地和出口品质要求不同,又有什么区别?这次《异形:夺命舰》再一次戳破尺度天花板,如果没有办法从影院终端做好分级监管,那就应该暂时不要让这样的电影上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688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