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波罗的海的寒风也阻止不了立陶宛搞事,这个仅有280万人口的东欧国家,竟然妄图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的底线。
从允许设立"台湾代表处"到高官频频"窜访"台湾,立陶宛仿佛忘记了自己的体量,在国际舞台上上蹿下跳。
这场看似勇敢的"挑战"背后,究竟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别有用心?当立陶宛的政客们沉浸在自以为是的"外交突破"中时,他们可曾想过这场豪赌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不知道立陶宛哪来的底气
从2019年,新当选的总统上任伊始,立陶宛就开始对中国不住的挑衅,新总统更是公开指责中国"侵犯人权"。
转眼来到2021年,立陶宛政府似乎觉得先前的言论还不够刺激,决定在台湾问题上再添一把火。
他们公然挑衅中国的底线,在维尔纽斯设立所谓的"台湾代表处",并大肆宣扬"一中一台"的错误论调。
中国方面迅速做出回应,召回了驻立陶宛大使,同时要求立陶宛召回其驻中国大使。
面对中国的严正交涉,立陶宛政府却显得异常固执,他们坚称"没有做错任何事",甚至还希望中国大使能够返回立陶宛,这种态度无疑是在火上浇油,进一步加剧了两国关系的紧张。
就在双方关系陷入僵局之际,美国突然插了一脚,2021年8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推特上发声,表示支持立陶宛等欧洲盟友发展与台湾的关系,并对中国的外交举措予以谴责。
然而,美国的这番表态似乎只是昙花一现,除了这条推文,美方并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来支持立陶宛。
面对立陶宛的持续挑衅,中国开始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海关部门加强了对立陶宛进口产品的检查力度,多个合作项目也被叫停,这些措施如同一记重拳,直接打击了立陶宛的经济命脉。
即便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立陶宛政府仍然不愿低头,2021年12月17日,立陶宛农业部的一位官员依旧嘴硬,声称"立中贸易争端可能使立损失巨大,立的遭遇警示其他欧盟国家,如坚持捍卫自身利益和价值观,不照中国政府'规矩'办事,就会招致此类后果。"
与此同时台湾也没闲着,2022年伊始,1月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回应了一个关于立陶宛朗姆酒的问题。
有记者提到,一家台湾公司购买了一批立陶宛朗姆酒,据报道这些酒在中国大陆不被允许进口,台湾公司此举意在表达对立陶宛的支持。
面对这个敏感问题,汪文斌的回应可谓滴水不漏,他表示不掌握记者提到的具体情况,但强调台湾当局试图通过"金钱外交"来维系"台独"活动空间,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既然台湾也不听话,那中国国内企业继续采取行动,2021年,江西、上海、四川等地相继查处了远东集团的违法违规问题。
国台办更是发出警告,明确表示支持"台独"的企业不要妄想到大陆"捞钱"。
在这场持续升温的外交风波中,立陶宛似乎陷入了一种自我陶醉的状态,他们可能认为自己是在为"民主"和"人权"而战,却忽视了国际关系中的现实和平衡。
而中国则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自己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中国的反击
中国政府果断将两国外交关系降级,与此同时,在经济领域也展开了精准反制。
立陶宛的激光产业挺有名,于是2021年,中国奥创光子和大族激光获得了大量融资和订单,武汉光谷更是集结了数百家企业,组建了强大的产业基地,直接打击立陶宛的激光产业。
立陶宛经济很快陷入了困境,对华出口额从2020年的5亿美元骤降至2022年的9800万美元,跌幅惊人,立陶宛对华出口总额更是下降了近90%。
这一数字无疑让立陶宛政府和企业界感到恐,。欧洲跨国公司也是纷纷撤出在立陶宛的业务,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
随着经济形势恶化,立陶宛国内局势也变得愈发严峻,1300多家企业倒闭,数万人失业,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
通胀率更是如脱缰的野马,从2021年底的11%飙升至2022年8月的22.4%,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大幅上涨。
与此同时,立陶宛的外债也达到了惊人的470亿美元,超过了欧盟设定的上限,这无疑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国际舞台上,立陶宛的处境也变得越来越尴尬,尽管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态支持立陶宛,但除了口头支持外,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欧盟方面也仅仅给予口头安慰,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来支持立陶宛,这种情况下,立陶宛的国际地位逐渐边缘化。
后悔?晚了
2022年,立陶宛政坛掀起了一阵反思的浪潮,影子内阁发表声明,呼吁立中关系正常化,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们敦促立政府纠正错误,将所谓的"台湾驻立代表处"改名为"台北代表处",这一声明如同一股清流,冲击着立陶宛政府固执已久的立场。
随着经济压力不断加大,立陶宛政府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们开始放软姿态,试图与中国重新建立对话。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他指出,中立关系出现问题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立陶宛政府背信弃义,罔顾中立关系大局和本国利益,遭到国内外普遍质疑和反对。
在国际舆论和国内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终于公开承认,允许台湾设立"代表处"是一个"错误"。
这一表态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曾经固执己见的政客脸上,为了进一步缓解与中国的紧张关系,立陶宛甚至试图将克莱佩达港租给中国,以换取200亿元借款。
结语
立陶宛的遭遇无疑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容侵犯的红线,任何试图挑战这一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立陶宛的背信弃义不仅损害了自身利益,也为其他别有用心的国家和政客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教训。
参考:
环球网《立陶宛农业部长或率团窜访台湾,外交部:执意同“台独”沆瀣一气终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环球网《装腔作势!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总统呼吁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同时提出一个条件》
北京日报客户端《美方称支持立陶宛等发展与台湾关系,中方驳斥》
中国青年报《台外事部门呼吁“全球民主伙伴”支持立陶宛,外交部:挟洋自重企图不会得逞》
澎湃新闻《台湾购买立陶宛朗姆酒表达支持?外交部:竹篮打水一场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68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