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是“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近日,根据其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在全国进行点映。
该片由郑大圣、杨瑾执导,袁媛、陈麒凌编剧,海清领衔主演,胡歌特别出演,讲述海清饰演的张校长,和一群刚刚毕业还很稚嫩的老师,带着一百多个女孩成功逆天改命的故事。
然而点映期间,本片的部分剧情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甚至一度有网友扬言,这是一部诋毁真人的电影。就其功过是非,不妨让我们做一番梳理。
“差评”的起源
《我本是高山》宣传导向是依据真实事迹改编,便有网友将其视作传记电影。但最早看过该片的人,则发文指出主创团队在“魔改”剧情。
比如说,片中表现女孩不学习,原因是女孩贪玩,逃学逛街买买买,上课睡觉不看书;表现张校长和同事的矛盾,是女同事怀孕跟她吵架;表现女孩家庭不妥当,是女孩母亲酗酒不做家务。
图源小红书”阿杰不吃肉“帖子,表示该片让自己“生理不适”
面对这样的剧情改编,有很多网友指出,山区女孩不读书,便只能放牛或嫁人。张桂梅校长创立女校就是为了改变她们的人生轨迹,“是我想救她们啊。”
而主创却拍女学生逃课去网吧。况且,网吧里女学生本来就少,更多是男学生。这样的剧情改编,令网友深感“其心可诛”。
图源微博评论,直言女学生逃课上网的改编“挺荒谬”
涉及到女教师群像塑造,其中一个关键角色是刘雅瑟饰演的付春盈。她改编自生活中的周云丽。网友期待看到两人互相扶持的情节,没想到看到的竟然是互相指责。
尤其是付春盈意外怀孕、“丧偶式”育儿、为孩子辞掉工作等情节强行制造女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矛盾,以及她指责张桂梅校长是借办女校来熬过丧夫之痛等言论,令人实在不适,甚至大为光火。
争议焦点还有酗酒母亲的改编。网友指出,故事原型实际上是男性,电影中却将其改成了女性。对此,很多网友表示不忿,甚至有辛辣的评论称,“农村里喝农药自杀的女人都比喝酒的多,这电影怎么拍出来的?”
图源网络,受访女孩称,父亲酗酒,并和母亲打架,离婚后,她跟父亲,但生活费由母亲出
由此,部分观众得出《我本是高山》第一大“罪状”:蓄意贬低女性,刻意美化男性,并找出其他情节枝蔓,试图佐证这一“罪状”。
此外,网友们对其口诛笔伐的另一点,是关于张桂梅校长建立女校的初心。
网友从采访、相关纪录片中考证到,张桂梅的精神支柱,就是她的事业,就是她的学生,就是江姐,“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张桂梅被授予“时代楷模”,她表示支撑她的是共产党员的信仰
结果,影片经常让张桂梅去世的老公(胡歌饰)出现在回忆或幻想中,尤其是当她受到指责时。
于是有网友尖锐地批评道,影片放大亡夫的存在感,似乎有意将“老公”塑造成张桂梅的精神寄托和唯一的支柱,从而抹杀真正的初心。
在“女性问题”和“初心问题”之外,有网友继续延伸,直指一部讲述伟大女性故事的影片,不该有那么多正面形象的男演员,甚至直言,“男导演根本拍不好女性电影”,要求“换人重拍”。
这些“罪状”得到不少网友的赞同。但除了“恶评”,也有不少网友在为其辩护。
他们要“辩护”
最先针对差评回应的,是该片的编剧袁媛。
针对酗酒母亲的改编,一位豆瓣ID为“梦幻泡影”的女士指出,最后张(桂梅)老师“拯救了酗酒的母亲”“救了三代女性”。言外之意,则是将这样的改编转化为“女性帮助女性”,并将那些恶评者,一律归结为“污蔑污蔑的坏人”。
而这名“梦幻泡影”在豆瓣界面显示,即为本片编剧之一袁媛。
稍后,袁媛在微博上再度怒怼网友,直言“我绝不把世界让给我鄙视的人!”“你XX我生来就是高山!”
据网友考证,该微博为编剧袁媛
她的激烈回应,非但没有平息部分网友的怒火,反而招致更多网友和媒体介入,将此次争论推向高潮。随后,袁媛删除了相关回应,豆瓣主页亦关闭。
但风波并未停息。19日下午,被网友称为“六公主”的电影频道旗舰栏目官方微博“中国电影报道”发表评论文章,坚决支持《我本是高山》。
“中国电影报道”微博评论部分截图。
该评论首先认为,“编剧的回应是失态的”,是在这场复杂诡谲的舆论氛围上“火上浇油”。接着,它一一驳斥网友的差评。
第一,评论认为,“男导演拍不好女性故事”是在搞性别对立,是无稽之谈。
第二,本片男性角色着墨极少,更多是在塑造“各自立体、丰富、生动”的女性角色,不存在消费、物化、贬低女性的现象。
第三,针对“酗酒的母亲”改编,评论支持编剧的看法,认为网友在“断章取义”,事实上,故事的后续是张校长“不仅拯救了女孩儿,还拯救了这位母亲”。
第四,直言很多恶评,要么没看过电影,要么就是“居心叵测”,是在用“诈骗”的方式做影评,或为流量,或为别的。
最后,该评论高度肯定了《我本是高山》的艺术品质。希望接受中肯的批评意见和真诚的沟通,绝非以偏概全的泼脏水。
“中国电影报道”的长篇评论,激荡起更多水花。网友们有的认可,有的仍不买账。争论仍在继续。“六公主”不得不再次发声,坚称“面对恶意,我们不惧”。
“中国电影报道”指出“面对恶意,我们不惧”
之后,导演杨瑾转发了长篇评论,截取一段论述,以作“抗辩”。部分网友追过去,继续声讨,表示导演是在“玷污这个电影”。一些网友也在网络上表态,对该电影的两位导演和两位编剧,表示“避雷”,甚至有的言论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
此外,也有一些被电影感动、流泪的网友们,自发为本片辩护,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讲“女性力量的觉醒和救赎”,那些恶意评论是一种“妖魔化”。
图源微博某评论,赞扬本片“亦是高山”
还有一些网友认为,本片在“男女问题”上,与那些恶评提及的,恰恰相反,尤其是“初心”问题——酗酒的母亲反而能够体现这种初心,即张校长在用实际行动帮助女性,不止是年轻的女性,还有年长的女性。
图源某微博评论,称该片的改编是合理的
由此来看,那些差评是否足够成为影片的“罪状”,或许现在还无法下结论。
为何要争论?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是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宣誓词。
《我本是高山》的片名便来自这段宣誓词。围绕电影涌现出来的争论,一时间将网友划分成“高山”和“溪流”,“山巅”与“沟壑”的对峙。但影片本身和打出差评的观众,谁是“高山”,谁又是“溪流”,似乎很难达成共识,也没有明确的标准。
观众之所以“吵翻了天”,无外乎是因为张桂梅校长。她生于1957年。2002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解决山区女性读书问题。
张桂梅,2022年,图据视觉中国
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经多方努力,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
到2020年,已有1804名大山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与此同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10余种疾病。因此,张桂梅成为当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称,“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
次年,中共中央授予张桂梅“七一勋章”;2023年,她当选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人物,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很重。她不仅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更是引领、照亮无数女性人生的“希望之光”。
讲述她的电影,自然是万众瞩目。
但只要是创作,就势必要对她的人生故事,进行一定程度的虚构或设计,很难百分百地还原,否则《我本是高山》就不是一部叙事电影,而是纪录片了。
传记电影涉及对真实人物的理解与评价,本就容易引发争议,为仍在世的人物“立传”,更加困难。对主创团队而言,选择张桂梅进行改编,本就如履薄冰,尤其是在那些有限的虚构里,如何契合完美呈现张桂梅的精神气质和人生抉择,更是一道难题。我们不该否定他们的迎难而上,也应该相信,主创选择这个题材的初心,就是在向张桂梅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致敬。
部分观众对影片的苛责,或许是因为对他们而言,从感情上和道义上,都必须维护张桂梅的圣洁形象。但她亦是凡人,有人的情感和脆弱,有人的矛盾与思索。
当然,展示人性的一面,不意味着偏见。如果就影片的细节情节、人物塑造与创作手法进行讨论,是合理且真诚的;如果就影片的立场或主创是否“别有用心”,那或许就有失偏颇了。
一部电影,乃至一部文艺作品问世,引发讨论就是它的宿命。但良性的舆论环境,应该是少一点意气之争,多一点真诚的思考。如果在思考中,在争辩中,在各种杂音和回声中,我们能接近这部电影的本质,能引起更多人去关注张桂梅校长本人和她的伟大事业,这或许才是讨论的意义,也是影片本该追求的“初心”。
一切功过是非,留待电影11月24日正式上映后,再来判断吧。
红星新闻记者李瑞峰蒋庆编辑程启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42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