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娱乐资讯

凯特·布兰切特经典电影(“凯特大魔王”成名史)

这次要讲的,是人称“凯特大魔王”的好莱坞女演员,也就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凯特·布兰切特。

01

1969年,布兰切特出生于墨尔本郊区的一户普通家庭,她是家里的老二,有一位哥哥跟妹妹。

在她10岁的时候,父亲因为心脏病去世,妈妈一人独自承担了养育三个孩子的责任。

也许是因为很小就没了爸爸的原因,小时候的布兰切特性格就特别的“刚”,她不但为人很强势,而且还非常外向,喜欢穿男孩子的衣服。

后来又迷恋上了朋克跟哥特风格,就像很多青春期男生一样喜欢耍帅,还试过剃光头。

有意思的是,虽然她很“man”,但她的小学跟中学都是在女子学院里度过的,因此她在一众女孩里面,看起来就非常的另类。

也是在中学的时候,她知道了自己喜欢艺术表演这种事,而同时,她也是一边在读书,一边自己在疗养院打工存钱。

不过,后来在墨尔本大学的时候,布兰切特就读的是经济学跟美术。

当然,以她那性格,这条路八成也是家里人劝她去读的,因为仅仅一年后,她就辍学了,然后用自己之前存到的钱到全球去海外旅行。

在游历埃及的时候,布兰切特因为需要用钱,参与到当地的一场拳击电影《卡伯里亚》里面,作为美国的啦啦队长演出。

尽管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角色,却让本来性格就强势的布兰切特认识到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回国后,她就尝试寻找戏剧院方面的工作,以半工半读的状态进入了国家戏剧学院,开始苦练自己的演技。

大魔王的演艺之路,就此正式开启。

02

1992年,布兰切特在戏剧学院毕业,并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的布兰切特没有浪费时间,她马上就进入了悉尼剧团,并在各类话剧里演出。

由于当初对表演竭力的钻研,布兰切特在话剧里大放异彩,很快就引起了各界的瞩目。

出道仅仅一年,布兰切特就夺得了最佳新人奖以及最佳女演员奖,在悉尼的歌剧表演里同一年拿到这两个奖的只有她一个人能做到。

后来的布兰切特继续在话剧方面绽放异彩,在诸如《哈姆雷特》等作品里都有出色的表现,而同一时间,她也有计划地扩展自己的演艺之路。

对的,就是进军影视界。

凭借自己在戏剧方面的成就,布兰奇特一开始得以在一些电视剧里面出演小角色,而很快的,她就从“小”变“大”。

基本上就是复刻了在演戏剧时的道路,一开始拿到各种“最佳新人奖”,得到了各方关注,还夺得了美国电影协会的奖项,并因此拿到了一部她生涯里最重要的电影之一---《伊丽莎白》。

在这部影片,布兰切特出演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这是一个从柔弱到变成铁血女王的角色。

布兰切特显然也明白《伊丽莎白》有多重要,在这部电影里她基本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使出去了,而最终的结果也很让人满意。

《伊丽莎白》得到了美英系电影界的普遍好评,上到影评人、学院派,下到普通观众,基本都竖起了大拇指,这片子还给布兰切特带来能冲击第71届奥斯卡影后的机会。

不过,也许是之前的道路实在太顺利,在这一届的奥斯卡里,却让布兰切特学会了一些东西。

是的,她落选了。

本来,同年跟她对垒的对手也很强,比如:

梅丽尔·斯特里普,获得奥斯卡提名超过20次以上的实力派老戏骨,演技方面几近无懈可击。

艾米丽·沃森,为了电影能在几个月之内将自己练成提琴手的狠人,甚至练到十只手指全部裂开都没有停下来。

巴西女演员费尔南德·蒙特纳哥,名气不大,但在当年《中央车站》的表现非常惊人,当时民间对她的呼声是最高的。

要说输给这三个,布兰切特也不冤,然而最后却是输给了另外一个。

格温妮丝·帕特洛,也就是后来《钢铁侠》里的小辣椒演员。

格温妮丝能拿到影后的原因在美国也是人所共知,因为她有个大靠山哈维·韦恩斯坦,要说演技她跟布兰切特等4人比,差得实在太远了,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

然而,人家就是靠关系拿到了影后,虽然被称为“最水影后”,即使当时在场的其他4人都不敢相信。

都说圈子越大就越复杂,这是很有道理的。

或许布兰切特以前待的澳洲话剧小圈子相对比较单纯,但来到好莱坞这种地方,实力固然重要,但已经并非是唯一因素了。

显然,性格强势的布兰切特也了解到这点,她很快就摸清楚了资本的规则,简单地说,她知道需要让自己的商业价值提高。

如何将你的演技化为商业价值?这是个问题。

但很快,布兰切特的机会就来了,因为她接到了一个一个重量级电影的邀约。

这电影就是日后被誉为电影界不可逾越的大山的传奇系列,《指环王》。

03

布兰切特在《指环王》里出演的角色是精灵女王。

精灵女王在系列三部曲的戏份不多,但都相当惊艳,看起来很慈爱,但由于地位崇高因此又拥有强大的气场。

这些跟强势的布兰切特都非常契合。

结果随着《指环王》在全球的火爆,布兰切特的女王形象也深入人心。

凭借在《指环王》里的表演,布兰切特也开始再次扩展了自己的戏路。

她在接下来很多电影里面,都尝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甚至为此自毁女王形象也在所不惜。

比如,在《疾走天堂》里把自己的头发真的剃光了。

好莱坞不缺美貌的明星,也不缺演技好的演员。

但不管哪个圈子,都很缺“敢拼”的人。

《疾走天堂》里布兰切特的表现,再次为她赢得了影评人与观众的欢呼,由于布兰切特又多了一些奖项加身,观众对她的好感度又越来越高,她自身的商业价值也不断再提高。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

于是,在接下来跟小李子搭档的《飞行家》里,她就凭这部电影夺得了奥斯卡影妃(最佳女配角)的小金人。

同时,她还没有放弃在老家澳大利亚的耕耘,同年以《小鱼》这部电影,夺得了澳大利亚电影的学院奖,其提名项目甚至高达13项,在澳洲可以说是冠绝当时。

诸多荣誉、奖项加身,本身演技了得又不怕吃苦,什么角色都能演,观众缘又好,使得布兰切特的商业价值达到了巅峰。

而之后,她也成为奥斯卡的常客,多次被提名为最佳女主角,并在2014年成为了影后,拿到这个也许16年前她就应该得到的荣誉。

后来的布兰切特又加入了漫威,饰演复仇女神海拉,然后直到2020年的时候都依然还在澳大利亚刷新各种奖项。

她也早早被福布斯评为世界收入最高的女演员之一,同时也被外媒公认为她那一代人最出色的演员之一。

以其成就而论,可以说称得上是“超凡”。

04

粗略地一看,布兰切特的人生似乎跟开了挂一样,顺风顺水,拍一部电影就各种奖项、荣誉加身。

但有句话说得好,大多数人只能看到她风光的一面,但人家在背后的付出却鲜有人知晓。

布兰切特在访谈里也曾经说过,自己的演艺经历并不是那么顺畅的,她也有失败过很多次,只是她不会特地提到,而且媒体也喜欢挑她成功的事儿来说。

而每一次失败她都会把它当成经验,来告诫自己下一次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同时,她成功的另一个原因,显然是性格。

布兰切特从小就很独立,很有主见,很强势,但她把这种强势放在了正确的用途。

就是对事业的拼搏。

面对媒体或者其他人,她很少会说把自己强势的剑锋对着他们。

所以很多访谈里都可以看到布兰切特完全没什么女王样,该逗比就逗比,甚至还有很亲民感很强。

这其实是很正确的,好莱坞里不缺打着“独立、自主、自强”的女演员。

然而这些女演员却喜欢把刀锋向着其他人,仿佛一定要攻击其他人才能彰显出自己有多强大一般。

实际上,这恰恰才是她们为了掩盖内心脆弱的表现。

而布兰切特这种从内到外的自信,给人的感觉就是气场非常强大,也是真正的强者姿态。

所以说,她被称为“大魔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2238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