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芳子是谁的后代(揭秘川岛芳子生死真相)
清朝共有十二个铁帽王,爱新觉罗善耆便是最后一个铁帽王。善耆是皇太极长子豪格的第十世孙,但他没有沾上晚清皇室宗亲的漏习,而是自幼习武,英勇过人。
因为勇猛过人,再加上才能出众,他20岁时,就任二等镇国将军御前侍卫,23岁升任头等御前侍卫。
善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和光绪帝年龄相仿,兴致相似。1898年,光绪帝推行变法维新,因与保守派对立而失败,之后光绪帝被慈禧软禁于中南海瀛台。而32岁的善耆却是光绪变法维新的忠实支持者,因为正在家里守孝,没能参与变法,躲过一劫。
后来,当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时,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出逃同,病榻上的善耆也只好随行。半路中,慈禧怕善耆拥立光绪回京,独揽大权。于是行抵山西大同时,就命善耆回京,会同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办理善后事宜。
回京后,善耆傻了眼,城内遭受战火,到处凌乱不堪,连他的肃亲王府被夷为平地。然而,随后善耆又感到了惊喜,因为紫禁城完好无缺。
京城被折腾得千疮百孔了,为何唯独紫禁城完好无缺呢?
善耆很快知道,这离不开一个贵人相助——是一个叫川岛浪速的日本人。
川岛浪速是日军总司令福岛安正的翻译官,由于精通汉语,被任命为“警政事务官”。当时,日军反对炮轰紫禁城。川岛浪速作为交涉者到景山找到德军指挥官,以英法联军曾经焚毁圆明园,遭到国际社会谴责为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他们不要做让全世界舆论谴责的事情。最终,德军指挥官答应给川岛浪速48小时期限,让他劝说紫禁城内的守军放弃抵抗,打开城门。
随后,川岛浪速立即赶赴神武门,说服守军放弃抵抗,由日军把守紫禁城各门、负责“维持秩序”。连慈禧老佛爷和皇上都逃了,谁还愿意为一座城拼命?当天夜里,川岛浪速就劝降成功了,随后,日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紫禁城。
听闻事件缘由后,善耆对川岛浪速肃然起敬,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竟然真和他结交了。
后来,善耆担任工巡总局管理事务大臣,他上任后,听说川岛浪速在日占区任警政事务官,便千方百计地找到了川岛浪速。
一见面,川岛浪速的礼貌令善耆印象深刻。而交谈中,善耆发现川岛浪速和他很多观念相同,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后,善耆片面地认为日本是大清朝战胜西方列强的亚洲盟友,如果能和日本联手,方可保大清稳固无忧。
后来,经过几年公事上的合作,川岛浪速成了善耆府上的常客。再后来,善耆想要拥立光绪帝上台。为此,他利用职务之便专门成立了一支消防队,练习爬墙上房,而且按军队的模式装备新式洋枪,每天按时出操。他计划着,慈禧已到风烛残年,一旦慈禧寿终正寝,立即以救火为名前往瀛台救出光绪帝。
然而,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突然驾崩,这打了肃亲王善耆一个措手不及。第二天,慈禧便立三岁的溥仪为新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当天晚上,慈禧在仪鸾殿去世。
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人心惶惶。善耆开始展神威,在他的严格警戒下,京城稳定和谐,这让参加葬礼的外国使节十分感叹。
摄政王载沣为了权力的需要,对肃亲王善耆极力打压。结果善耆竟被革职查看。
料感到前途凶险,善耆很快就将七岁的女儿显玗转送给川岛浪速“抚养”,并改名川岛芳子。
清朝灭亡后,肃亲王善耆一心想要扶植溥仪,于是以“抵押”的方式向日本银行借贷100万,然后把钱悉数交给川岛浪速,让他组建军队。
然而,这时的川岛浪速却露出了阴险的面目,他悄悄地把钱用于在家乡建别墅去了。
听闻消息后,善耆抑郁而终。废帝溥仪嘉奖善耆的忠诚,追赠谥号“忠”,全称肃忠亲王。
而川岛浪速表面上好像和大清铁帽子王善耆是好友,一心帮助他复辟大清,但实际上他却利用善耆帮他实现日本阴谋侵华的野心。他不仅把川岛芳子变成了汉奸,让其干了许多卖国求荣的事,千夫所指。善耆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气得从地下醒过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21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