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是谁的老婆啊(与丈夫陈毅携手外交共度艰危)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因肠癌逝世。1972年3月,陈毅的夫人张茜因为肺癌接受了手术的治疗,刚刚3天,她就急着让人给她念陈毅的诗文,7天之后,她就急着下床整理丈夫的遗作。
图|陈毅和张茜摄于1949年
这些诗文之中有很多无法确认准确的创作时间,张茜拖着病躯,四处寻访曾经的老同志,慢慢去研究这些诗文撰写的具体历史背景。她经常拿着这些诗文呆呆望着远处,或者对着老旧纸张泪流满面。陈毅元帅的遗稿,让她太容易想到当年曾经相遇和相恋的过程。
30多年前,张茜在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号召之下参加了新四军,也是在这段时期和陈毅相遇。
1938年,张茜在军部战地服务团工作,她是演剧队和歌咏组的成员。陈毅当时正是第一支队司令员,经常到军部开会并且观看演剧队和歌咏组的表演。有一次他在云岭军部开会之时,看了张茜和战友们一起合作的话剧《一念间》,张茜在剧中饰演的就是一名新娘子,陈毅对张茜一见钟情。
图|陈毅
陈毅此前就听说过战地服务团是有一个叫作张茜的姑娘,长相甜美,而且丝毫不娇气,学习和工作都非常努力,无论是唱歌还是演戏都很有天赋。陈毅想了好些天,最终决定要主动出击。
这天,陈毅找了战地服务团的团长,希望他能分派一部分团员来游击区做战地服务工作,鼓励部队。陈毅当然不好意思说他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张茜所在的那支队伍能够过来。
当朱克靖将陈毅送出门之时,张茜和其他团员刚刚洗了衣服回来。朱克靖将她们叫住,向她们介绍:"这是一支队的司令陈毅同志。"陈毅看到张茜马上打招呼,张茜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就匆匆走了。朱克靖也看出了陈毅的意思,他非常敬重陈毅,很愿意帮助陈毅这个忙。当然,作为团长,朱克靖也很欣赏张茜这样努力的后辈,她气质高雅、仪态稳重,虽然一直有不少追求者,但一直非常沉稳,品行端正。
图|陈毅和张茜合影
朱克靖在中间牵线搭桥,张茜很快知道陈毅的情意,但她有自己的顾虑。两人年纪差距大,陈毅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在军中也有很高的地位,身边的同志对陈毅都非常崇敬,而张茜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并不适合陈毅。此外,当时追求张茜的男同志不少,她如果选了一位首长,生怕有人说她高攀,因为这个时候,张茜要成为司令夫人的风言风语已经到处在传了。
张茜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开始故意和陈毅保持距离。1939年,朱克靖有意安排张茜到一支队去演出。当时团中的条件有限,演出服装要到处去借。团里的同志们都知道朱克靖的用心,故意让张茜去找陈毅借一件首长的衣服来。
张茜来到陈毅办公室之后,陈毅喜出望外,亲自为张茜倒茶,而张茜只是拿了服装就敬礼匆匆离开了。陈毅能够感受到张茜冰冷的态度,他决定不为难人家姑娘。突然,他想起来上衣口袋里面有一张纸条,那是他在一日非常思念张茜之时写下的一首《赞春兰》,而春兰正是张茜幼年的小名。
小箭含胎初出岗,似是欲绽蕊露黄。
娇颜高雅世难觅,万紫千红妒幽香。
图|陈毅张茜结婚照
陈毅想要派人将衣服要回来,又生怕张茜多想。正在矛盾不安之间,陈毅收到前线电报,敌人已经开始集中兵力分几路向茅山抗日游击区进行扫荡。陈毅不得不赶紧放下儿女私情,立刻投入到战争的紧张状态。
而在剧团整理陈毅衣服的张茜很快就发现了上衣口袋里的"秘密",张茜看完这首诗之后感觉到心中一股暖流、热泪盈眶,。她开始后悔此前对陈毅的冷漠,也怨恨自己的要强的性子,觉得自己很对不起陈毅。
因为这首诗,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从此以后情书连绵不断。他们往来的众多情书之中,陈毅最为欣赏的是张茜写过的一句话:"我爱这战斗的春天,我爱这春天的战斗!"陈毅还将这句话写进了战地通讯《江南抗战之春》之中。
图|陈毅与张茜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合影
张茜看中的是陈毅的学识,出身书香门第,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特别是对古典文学和法国文学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是一名出色的儒将,写词赋诗,文武双全。此外,按照现代人的看法,陈毅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很"正"。
陈毅在一次整顿军纪的报告之中批判道:"从山沟沟里打了几年游击,一旦进到城里来,就想'成家立业'了?但是鬼子还没有被赶出去,老百姓们还没有安居乐业,我们就想着'成家立业'吗?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陈毅在和张茜结合之前曾经有两段短暂的婚姻,都是因为国家和军队利益,不得已生死分别。
陈毅第一位妻子名为肖菊英,1930年,陈毅和肖菊英结为夫妇,当时正是的党内矛盾最为严重的时候,由于肃反扩大化,陈毅受到了波及。一日陈毅收到通知去吉安开会,临行前对妻子说可能此行凶多吉少。会议结束之后,陈毅本来可以按照预定的日期回去的,但路上遇到了匪徒,他的马被打死了,只好和警卫员绕远路回去。而等到陈毅归家之时,得到的却是肖菊英自尽的消息。原来肖菊英以为陈毅已经遭遇了不测,万念俱灰的情况之下跳井自尽了,肖菊英逝世的时候不过才二十多岁。
图|肖菊英
陈毅的第二段婚姻也并不顺遂,1932年,李富春夫妇给陈毅介绍了18岁的女红军赖月明,他们在重阳节成婚。当时的陈毅是江西军区司令兼政委,身居高位的他竟然拿不出钱来结婚。赖月明借了20块钱,摆了8桌宴席便是婚礼了。
1934年,红军长征之后,赖月明担任石城县妇女部长,跟随陈毅的部队行动。在陈毅腿上负伤最需要赖月明照顾的时候,陈毅却劝赖月明带头疏散,回乡去打游击。此去一定是凶多吉少,赖月明拿出手枪是要陈毅用枪打死她。陈毅抢下她的枪,严肃要求服从大局。10月20日,两人含泪分别,从此以后便是永别。
抗战爆发之后,陈毅多次派人寻找赖月明,却得到赖月明跳崖自尽的消息。陈毅听闻赖月明沿途被捕,并且被逼嫁人,她悲愤之下选择了跳崖,他悲痛万分,写下了一首《兴国旅舍》——"兴城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
图|1940年春陈毅和张茜在溧阳县水西村结婚时的留影
陈毅和张茜结婚之时,也曾写过一首诗缅怀赖明月:"漏尽四更天未晓,月明知我此时情。"也许是希望前妻的在天之灵可以理解自己此时的选择和心情。
然而,赖月明并没有死,在战乱之中,她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赖月明沿路乞讨回家,后来被父亲抓了回去逼她嫁人。赖月明先是嫁给了一名鞋匠,鞋匠不久之后去世了,她就改嫁给一名负伤掉队的红军,并且生下了三个儿女。
一直到1959年,赖月明看到了陈毅会见外宾时的照片,想要去找陈毅,她的孩子和丈夫见她死死拦住,不让她走。
图|1942年5月25日陈毅与夫人张茜的长子昊苏出生在苏北阜宁伫翅港
物是人非,陈毅已经有了夫人和子女,他这样的身份,赖月明就算与他相认又如何?曾经以为战场一别就是死别,没想到多年之后以这种方式再次相遇。赖月明将这个秘密一直藏在心中,1972年,赖月明从生产队喇叭里听说了陈毅去世的消息,她为曾经在战场上并肩战斗的前夫焚香祭奠,并且发去了唁电。
在陈毅逝世之后,赖月明才看到了陈毅为她写下的那首诗《兴国旅社》,瞬间泪如雨下。1988年,赖月明来到了北京,她始终放不下陈毅,她找到了全国妇联主席蔡畅,故人相见,却是沧海桑田,人们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就是陈帅笔下那个凄凉的"月明"。
陈毅一直没有忘怀赖月明,只是一直到离开人世,都不知道赖月明还好好活在人世间。陈毅是尊重女性的,每一位夫人他都真诚以待,只是在战乱年间,他一直将婚姻和小家置于国家利益之后。
图|1949年夏陈毅(左四)、张茜(左二)与邓小平(右二)、卓琳(立者)和子女在上海寓所
1940年,陈毅和张茜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驻地江苏省溧阳县的水西村举办了婚礼。这年夏天,陈毅和张茜新婚才三个月,陈毅必须前往苏北开展工作。两人因为战局分分合合,从没有一句怨言。
1943年11月,张茜刚刚生下次子两个月,因为"黄花塘事件",陈毅不得不前往延安。张茜独自一人抚养两个孩子,其中艰难可想而知。而张茜不仅将孩子保护得好好的,还在这段时间之内自学英语,陈毅听闻妻子的坚韧和自强之后十分欣慰,并视她为骄傲。
1949年,陈毅指挥上海战役之后,张茜带着三个孩子和陈毅在上海会合,一家人终于团聚,分享革命的喜悦。新的时代开始了,张茜终于可以有稳定的环境下学习外语。建国之后,张茜任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宣教股长,为了进修俄文,她不得不将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托给别人照顾。1951年,她来到北京俄专学习,1952年,陈毅出访苏联之时,她已经可以胜任翻译工作。
1958年1月,陈毅被任命为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同时,陈毅的夫人张茜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她以笔名"耿星"翻译第二本苏联文学作品《平平常常的人》成功出版。张茜从1947年开始学习俄文,这本书是对她阶段成绩的最大肯定。
图|张茜参加外交活动
张茜想要将自己的翻译事业继续进行下去。而在一天晚上当她回到家中,陈毅看见她将家中铺在桌子上和枕边的中俄大辞典和积累下来的单词本都收了起来,全部堆在了书架的角落之中。陈毅奇怪地询问她:"你怎么把你最宝贝的东西收起来了?连外语都不要了?"
张茜笑着回答:"这些可以放一放了,现在最需要的是英文的东西。"
原来在那天下午,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约张茜聊天,那时候东南亚不少国家的领导人访华之时都会带上自己的夫人。而中国却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夫人来做接待工作,常常是客人到了家门口临时拉人,接待的效果不甚理想。陈毅为了大局,多次动员张茜暂时放弃手中的工作,专门去做外交工作,张茜不愿放弃自己的原计划,她还想在一年之内翻译两本书。文学艺术是陈茜最大的爱好,她喜欢戏剧和写作,期待有自己的事业,并且能够硕果累累,得到群众的认可。
图|1959年,张茜访问越南时,胡志明主席在自己的诗集上签名赠书
陈毅见夫人不为所动,于是就找到周恩来和邓颖超"求助"。邓颖超将张茜约到了西花厅之中,劝张茜从出面带头夫人的工作。邓颖超语重心长:"你的条件非常好,非常适合这项工作,也一定能干好。"邓颖超强调这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周总理也非常看好她。
张茜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即便对自己的事业万般不舍,还是在邓颖超和陈毅的鼓励之下毅然加入了外交队伍之中。
陈毅对夫人从来都是非常疼爱的,虽然工作繁忙,但两人也有平常小夫妻俩之间的默契和恩爱。有一次周总理要做东请成陈毅和贺龙夫妇吃饭,周总理自掏腰包请大家喝茅台酒。陈毅尝了一口,连说好酒好酒,酒过三巡,陈毅已经微醺,脸上挂着汗珠。张茜连忙用脚轻轻踢了了一下陈毅的脚,谁知陈毅却夸张大喊道:"哎哟!"随后转过脸来对张茜道:"哎,今天总理请我们吃酒,总理给我敬酒我怎么能不喝呢?你不要老在下面踩我的脚嘛!"在场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张茜羞红了脸。
图|1959年9月,周恩来总理在三门峡向陈毅及其夫人张茜介绍工程施工情况
在我们的心目之中,开国大将夫妇之中总是相敬如宾的的"表率"。实际上,陈毅和张茜也像每一个平常夫妻一样,在艰难时相濡以沫,在幸福时偶尔拌拌小嘴。
有一次陈毅出国访问归来,和代表团的成员们在宾馆之中开联欢会。张茜担心陈毅连日奔波,身体不适,就劝他早点回来休息,陈毅满口答应,结果一直到凌晨两点散场才回家,张茜一怒之下就将陈毅关在了门外,陈毅敲了好久的门都不开,也是动了火气,他招来秘书大喊道:"离婚!离婚!"
周恩来知道小夫妻俩闹了矛盾,在第二天饭后,周总理邀请陈毅夫妇、罗瑞卿夫妇一同散步。这时候一只风筝从他们头顶上飞过,周总理看着风筝,走到张茜身侧和她闲聊道:"张茜,我给你提一个建议。你管陈老总,也要像放风筝一样。线在你手中,你要把线拉的不紧不松,如果绷得太紧就容易断了,风筝就会飞了。"一旁听着的罗瑞卿夫妇听完不禁笑了起来,张茜也理解到了周总理的好意,受益匪浅。
晚年的陈毅罹患肠癌,腹痛一天天加剧,张茜照顾了陈毅一整年。因为身体过度劳累,心情抑郁,在陈毅逝世之后一个月,张茜被确诊了肺癌。
图|陈毅和张茜
失去了陈毅之后,张茜遵照陈毅的遗嘱,开始整理他的遗稿。陈毅善作诗文,他留下了很多未经整理的稿子。张茜在动完大手术仅仅几天之后就开始整理这些书稿,她按照编年的体制,将这些诗文全部整理,希望通过这本诗集来描述陈毅一生所走过的道路。
陈毅的很多作品都是没有标注年月的,张茜则根据内容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张茜为此耗尽心血,而已经病入膏肓的她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项工作。在最后的日子里,她总是遗憾地说:"我是踏上了一年前陈毅走过的路程,跟着他的脚步一步步走去。"
张茜最终将这个她已经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孩子们:"我原来只想用三五年的时间把你们爸爸留下来的东西整理出一个头绪来,现在已经不能了。希望你们能够坚持下去。你们要懂得,那些纷扰的争斗和虚浮的颂辞都不过是过眼的云烟,不值得你们去计较和迷恋。你们父亲的文章、讲话和诗词作品之中有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崇高的东西,你们不要等闲置之。"
图|陈毅一家合影
张茜在思念和病痛的折磨之中熬了两年,日日夜夜,她要面对丈夫熟悉的文字,一边落泪一边完成陈帅的嘱托。1974年3月,张茜平静地离开了人世。就是这样一对英雄夫妻,在抗日的战火之中携手,像普通夫妇一样走过了生活的磕磕碰碰,却始终保持着最真挚的爱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21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