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歌手陈彼得的歌曲(74岁登上《中国好声音》)
对于年轻人来说,陈彼得这个名字可能比较陌生,但费玉清的《一剪梅》,大家肯定听过,正是出自陈彼得之手。
他缔造了一首歌捧红一个人的神话
陈彼得原名陈晓因,194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五岁那年,随父母迁入台湾,从此,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台湾小孩。
他从小喜欢音乐,但还是架不住父母的要求,考入台湾成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父母本想着,在他毕业后,能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
可万万没想到,在那个西方摇滚乐席卷全球的年代,陈彼痴迷起了甲壳虫乐队,甚至与陶喆父亲陶大伟组建起一支乐队。
他们经常去歌舞厅驻唱,而歌厅里又以外国人居多,因此,他给自己起了一个艺名,“陈彼得”由此而来。
当时,陈彼得对台湾的音乐不屑一顾,所以,每次驻唱时,总是喜欢唱英文歌曲,而当时看来,这就是时尚,因此,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这也引起台湾乐坛领袖翁清溪的注意,翁清溪在台湾乐坛地位显赫,曾一手造就邓丽君。
当他第一次见到陈彼得时,并没有对这个年轻人的桀骜不驯感到反感,反而是大加赞赏,在翁清溪的赏识和提携下,陈彼得正式成为一名音乐制作人。
1983年,一首《一剪梅》横空出世,传唱大江南北,也让一个文静优雅的年轻人红到发紫,这人便是“小哥”费玉清。
从此,陈彼得一发不可收拾,佳作犹如井喷般呈现,他的作品另辟蹊径,融入很多西方现代音乐元素,在当时,甚至缔造了一首歌捧红一个人的神话。
然而,盛极一时的陈彼得却不甘于只是写歌,他开始考虑台湾乐坛的发展现状,此时的台湾艺人待遇低,经常受到经纪公司压榨,他们看似风光,实则被文化圈大佬操纵。
向来不肯低头的陈彼得挺身而出,成立了“台湾演艺工会”,在他不断地努力下,台湾艺人状况有所改善,慢慢地,陈彼得在乐坛的声望也达到顶峰。
写爱国歌曲,惨遭台湾封杀
20世纪80年代末,陈彼得虽身处娱乐圈,却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他为歌手凌峰创作《吾爱吾国》,结果歌曲还未发行,就在台湾遭禁。
与此同时,演艺工会的事务也让他不堪重负,曾一度患上抑郁症,在一场演唱会上,陈彼得作为嘉宾出场,唱完两首歌就突然离开。
他跟身边的人说,“心跳得快要爆炸了,我必须马上急诊”,从此,陈彼得离开乐坛,一头扎进山水,远离城市和人群,但他的家国情怀却从未泯灭。
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允许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陈彼得终于可以回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故乡成都了。
回去后的第一件事,他就走上成都街头,嗅着空气中的味道,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他泪流满面,活了四十多年,终于能投身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在那之后,陈彼得彻底离开娱乐圈,享受起平凡人的生活,但他对音乐的热爱,自始至终都未曾改变,90年代,陈彼得移居北京,在胡同里开了一家录音棚。
中国第一代摇滚音乐人的“父亲”
当时,一波又一波怀揣音乐梦的年轻人,来到这家名为“喜鹊”的录音棚,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窦唯、崔健,以及汪峰和他的鲍家街43号乐队。
看到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陈彼得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他在录音棚旁弄了一个小厨房,时不时会给这帮来录音的年轻人做饭吃。
当他们没钱时,陈彼得还会提供免费的录音服务,可以说,对于第一代中国摇滚音乐人来说,陈彼得就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除了提携年轻人以外,陈彼得也经常有作品问世。
恰逢当时国内流行乐兴起,他也有幸参与其中,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杨钰莹的《等你一万年》,陈明的《灯火阑珊处》都是出自他之手。
在接下来的30年时间里,陈彼得一直隐于市井,为独立音乐人做帮衬,早已没入茫茫人海,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陈彼得一心想离开的娱乐圈,却有人一直惦记着他。
登上《中国好声音》,无人敢为其转身
2018年的某一天,陈彼得在街头弹唱,被国内某著名音乐人一眼认出,并邀请他来到《经典咏流传》节目,就这样时隔多年,他又再次回到了大众视野。
节目中,他弹唱了一首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姿态谦卑,让人为之动容,但这次,他并非为了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而是想通过宋词,倾诉对祖国的热爱,演出结束后,陈彼得还朗诵了一首艾青的诗歌,以表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同年,他又登上《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唱了一首《Remember Me》,同样的旋律,唱出了不同韵味,有着看尽繁华的沧桑,也有看透世事的通达,一曲唱罢,四位导师均未转身,却在看到他的第一秒,激动不已。
庾澄庆更是起身站立,向他问好,而周杰伦则跑下评委席,将老前辈慢慢搀扶下台,最后,李健还与其合唱《一条路》,在两人浅吟低唱中,反复昨日的时光又回来了,这一幕堪称经典。
如今,78岁的陈彼得,虽已须发皆白,但人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什么都敢去尝试,他总能和年轻音乐人打成一片,那份从骨子里迸发出的激情与活力,值得我们年青一代学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201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