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四大天王谁最红(回顾“四大天王”10年争霸路)
香港流行乐坛的“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是上世纪1990年代初娱乐圈神话般的存在,他们联手缔造了香港偶像文化的巅峰,留下了一段流行音乐的光辉岁月,并影响至今。
要说“四大天王”,先说“谭张争霸”。
香港流行乐坛的1980年代中后期,男歌手领域,是谭咏麟和张国荣的天下。他们的光芒四射和激烈竞争,形成了二龙争霸的局面,瓜分了香港乐坛的男歌手类主要音乐奖项,但也引发了歌迷的恶性竞争。只要两人同时出现的场面,必定是掌声与嘘声齐飞,双方歌迷水火不容,多次闹出不愉快事件,甚至肢体冲突。围绕着谁该得奖的话题,甚至还引发了内定、买奖等恶意猜测。
这种双雄对决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88年2月,在第十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的现场,谭咏麟突然眼含泪水,宣布从此不再领奖。
谭咏麟的中途退赛,让张国荣独孤求败。无敌就容易寂寞,1989年,张国荣也宣布退出乐坛,将主要精力放在电影方面,并在告别演唱会上举行了封麦仪式。至此,“谭张争霸”的时代正式落幕,香港流行乐坛进入了男歌手巨星缺位的真空期。
早在谭咏麟和张国荣大红大紫的时候,一个貌不惊人但唱功非凡的年轻人,也在悄悄崛起,他就是张学友。
张学友是选秀歌手出身,1984年,他参加了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凭一曲《大地恩情》,获得了大赛冠军,从此进入乐坛。
从1985年开始,他凭借着《情已逝》、《月半弯》、《遥远的她》、《太阳星辰》等大热粤语歌,在乐坛稳稳立住阵脚,连续三届夺得无线台十大劲歌金曲奖,被公认是新一代男歌手中的领军人物。
但迅速走红也让年轻的张学友迅速迷失,1988年,他传出了酗酒和生活放纵的负面新闻,形象严重受损,唱片销量大跌,还在当年颁奖礼上颗粒无收。一个前途无量的明日之星,隐约有了成为流星的苗头。
不久之后,张国荣宣布退出颁奖礼,香港乐坛到了重新洗牌的关键时刻。张学友重新看到了希望,于是在1989年知耻而后勇,接连推出了两张音乐大碟《给我亲爱的》和《只愿一生爱一人》,扭转了坠落的颓势,重返香港乐坛一线歌手行列。
相比张学友,刘德华的音乐起步之路更为坎坷。1982年,他在拍摄电影《投奔怒海》期间,受到林子祥的鼓励,产生了向乐坛同步发展的想法。
当时的刘德华,声线条件并不突出,也不懂唱歌技巧,就拜入“乐坛教父”戴思聪门下,跟他学习声乐。
1985年,他发行了第一张唱片《只知道此刻爱你》,结果市场扑街,只卖了区区几百张。其后四年,又陆续发行了6张唱片,虽然《情感的禁区》、《我恨我痴心》等歌曲反响不错,但没有得到任何乐坛奖项的认定,在张学友、吕方等同期新人的光芒下,80年代的刘德华,其音乐成绩只能用平淡二字来形容。
1990年,刘德华的唱歌事业迎来了转折点,他发行了粤语唱片《可不可以》,销量达到三白金,也就是十五万张以上,并凭借同名主打歌,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重要音乐奖项“十大中文金曲奖”。
同年,他推出国语专辑《如果你是我的传说》,热卖四白金,同名主打歌迅速流行于台湾、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等地,刘德华成为成功打开国语歌市场的第一位香港歌手。
好运一旦开启,就无法遏制。1990年12月,刘德华推出了另一张粤语专辑《再会了》,其同名主打歌赢得了香港无线台十大劲歌金曲奖,他更是力压其他新人对手,勇夺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站上了人气顶峰,算是接过了张国荣的班。
第三位天王黎明,比张学友和刘德华的出道晚,但走红速度更快。1986年,他参加第五届香港新秀歌唱大赛,获得铜奖,由此进入娱乐圈。他跟刘德华一样,前期以参演无线台的电视剧为主。
1990年,黎明发行了首张个人音乐专辑《Leon》,凭借大热歌曲《相逢在雨中》打开知名度,获得多个香港乐坛颁奖礼的新人奖。1991年,黎明的第二张专辑《亲近你》热销十万张,首张国语专辑《今夜你会不会来》,成功打入台湾和内地市场,被视为黎明传唱度最高的歌曲之一。另外一张粤语专辑《是爱、是缘》,成为1991年度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全年最高销量大碟。
乐坛新人黎明,以超光速蹿红,一跃成为超人气一线歌手,跟张学友、刘德华组成了风头最劲的“三剑客”。其人气之旺,甚至有超越刘德华的势头。当时的香港娱乐圈,流传着一句话:“再红也红不过黎明。”
四人中走红最晚的是郭富城,他从1988年正式出道,刚开始也在无线台拍电视剧,是一名三线演员,以演配角为主。
1990年,郭富城在台湾演出了一个帅气的摩托车广告,成为家喻户晓的广告明星,由此进入乐坛,并于同年9月推出首张国语大碟《对你爱不完》。
这张专辑展示了惊人的销售力,在台湾卖出25万张,亚洲销量更是突破100万张,郭富城一夜之间,红遍了两岸三地。
1991年,他推出《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和《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两张国语大碟,其热度反哺到香港,首次夺得1991年度香港电台“最有前途新人”金奖,以及商业电台“叱咤乐坛生力军男歌手”银奖。
1992年,郭富城回归香港,其精选国语专辑《请把我的情感带回家》勇夺四白金销量,粤语歌《第四晚心情》 夺得1992年十大劲歌金曲奖,成名曲《对你爱不完》获颁“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银奖”。
郭富城凭借着精湛的舞技和帅气的外形异军突起,挤掉了本来呼声很高的实力唱将李克勤,被媒体拿来跟张学友、刘德华、黎明三人相提并论,一起封为“四大天王”。
这个称号到底是谁第一个提出的呢?有说是“香港演唱会之父”张耀荣,有说是TVB老板娘方逸华,还有人说是香港电台高层张文新,没有统一的公论。但在1992年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无线台当场挂出了“四大天王”的牌匾,这是可以肯定的。
“四大天王”封号的诞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交汇的产物。由于谭咏麟和张国荣的相继淡出,让香港乐坛进入了短暂的真空期,无论是媒体、唱片公司还是歌迷,都急需新的偶像来弥补空白,于是才有了“四大天王”的应运而生。
这个称号的横空出世,意味着香港乐坛的偶像更替顺利完成,“谭张争霸”成为了过去,“四龙戏水”的时代来临,同时也标志着香港娱乐的产业化和造星运动,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
四个人当中,张学友的唱功出神入化,刘德华外形英俊、人气极旺,唱歌和演戏双线发展,黎明高大俊朗、人气无敌,还有一种儒雅的文艺气质,郭富城集帅气的面孔和独一无二的舞技于一身,彼此各具特色,自成风格。
从1992年到1999年,前后8年时间,四个人基本垄断了乐坛70%的主要奖项,其他30%,由女歌手和其他男歌手瓜分,包括李克勤、吕方、黄凯芹等实力男歌手,都一直笼罩在“四大天王”的阴影下。
他们四个人的存在,让香港娱乐圈空前繁荣,造就了一股席卷华语地区的音乐潮流,甚至成为了空前绝后的流行文化现象,影响力持续至今。但客观上也挤压了其他歌手的空间,造成了香港乐坛后继乏人的局面。
那么,在“四大天王”的巅峰时期,到底谁最红呢?谁是第一大天王呢?这注定了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但数据是骗不了人的,我们不妨来详细看看。
香港乐坛素有“四大颁奖礼”的说法,分别是无线台的“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和新城电台的“劲爆颁奖礼”。
那么,“四大天王”在四大颁奖礼的核心奖项上,分别表现如何呢?
十大劲歌金曲获奖歌曲:刘德华21 首,张学友16首,黎明10首,郭富城10首。
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刘德华6次,郭富城3次,黎明2次,张学友1次。
十大劲歌金曲金奖:张学友4次,黎明4次,刘德华、郭富城0次。
十大中文金曲得奖歌曲:张学友24首,刘德华22 首,黎明11首,郭富城10首。
十大中文金曲全国最高销量大奖:张学友8次,刘德华3次,黎明和郭富城0次。
叱咤乐坛流行榜男歌手金奖:张学友5次,黎明2次,郭富城1次,刘德华0次。
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歌曲大奖:张学友5次,黎明2次,刘德华、郭富城0次。
新城劲爆男歌手金奖:刘德华9次,黎明3次,张学友1次,郭富城0次。
除了以上四大颁奖礼,还有一个非常客观的奖项,就是国际唱片业协会每年统计的IFPI全年最高销量本地男歌手奖:张学友8次,刘德华4次,黎明和郭富城各1次。
通过以上九项数据对比,再结合唱功实力、歌曲的传唱度和影响力,基本可以得出结论:
香港乐坛四大天王,以张学友居首,刘德华第二,黎明第三,郭富城第四。这个位置,和四位明星在乐坛的走红顺序完全相符。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yule/17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