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秦朝老秦人是现在哪里(秦朝灭亡时秦军主力去哪里了)

  秦国辉煌时期,曾有百万秦军,其中包:长城军团二十万人、关中主力军十万人、南征军团五十万人、关中留守军团十多万人。这里面加起来,确实有号称百万军团的资格。

  但在秦朝灭亡时,除了关中两个军团对抗农民起义外,还有两个军团却没有帮忙,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我们要先分析下,那些几十万人的正规军都在干嘛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不满于现状,剑锋直指大漠、草原地区,于是便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进攻匈奴,夺取河套,在攻下这些地区后,就让大军就地驻扎,而后这支军队命名为“九原秦军”。

  此外,他又派屠雎、任嚣、赵佗等率五十万大军,分兵五路攻打“百越”地区,这些百越部族盘踞浙江、江西、福建、广西、广东以及越南北部等地。而看似强大的五十万大军,在这些广袤的地区分布后,并不算多。

  而北方军队突然跑到南方湿热地区,造成各种水土不服、病情不断,同时古代的南方山高路远,粮草运输不便,再加上这里人口稀少,开发不足,到处都是原始森林。百越人并不肯臣服秦国,他们逃入原始森林与禽兽为伍,对秦军展开游击战。

  时长日久后,秦军不但没有降服百越部族,反而被百越人偷袭、骚扰后伤亡十多万,就连主帅屠雎也在战斗中阵亡,最后导致秦军进退不是。

  “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淮南子·人间训》“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秦朝当时的局势可谓是凶险之极,不但要对百越进军,还要驻守河套地区抗击匈奴,再加上六国蠢蠢欲动又得分别预防,所以当时秦朝手上可用之兵不多。

  陈胜吴广起义后,六国残兵果然伺机而动,纷纷起兵复国,而分散在各地的秦军人地皆失去。陈胜将周文逼到函谷关,秦朝不征发骊山的劳工和囚徒充军入伍,由章邯带队,最后击败陈胜。而这些劳工和囚徒原本是六国民众,在章邯击败陈胜后,慢慢纳入正规秦军,后来才能在定陶之战中击败项梁。

  秦始皇驾崩后,原九原秦军主帅蒙恬被赵高害死,其位置改为王翦的孙子王离当任。此时王离奉命率军二十万九原军南下,跟章邯会合。谁知楚将项羽率五万军马跟王离决战于巨鹿,项羽身先士卒,九战九捷,原本观望的几十万各国军队见到项羽如此威猛,也纷纷加入战斗,最后王离军团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巨鹿之战胜利后,项羽趁胜追击,联合诸侯联军攻打章邯。而章邯补给被断,苦苦支撑半年后听到赵高要将他置于死地,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投降。这支由降军组成的二十万人军队,早已不是当初击败周文的劳工和囚徒组成的军队,而是秦人子弟为主,项羽为预防万一,便把他们全部坑杀在新安。

  此时的秦朝内部,被胡亥、赵高、子婴这些人高的乌烟瘴气,曾经横扫六国、驱逐匈奴的秦军精华部队已经损失超过四十多万人。而远在百越地区的南路秦军,经过几年的激战身下不到10万人,因为山高路远无法抽身,主帅赵佗只能下令在此繁衍生息,建立南越国。

  后来,当刘邦率军2万逼近关中,关中留守军团已经完全丧失的斗志,就全部投降刘邦,最后被整编8万人。这并非是关中留守军队不战而降,而是秦朝中枢早就乱作一团,上无大将,下无方略,士兵不知为何为战,如何战。

  秦朝正规军降的降,死的死

  所以,我们看似秦军当时有百万大军之多,但实际上因为分兵多处,南北驻守,导致实际能用的兵力极少。例如,长城军团(九原秦军)在会合章邯途中,被项羽率诸侯联军灭于巨鹿之战,这里面就损失二十多万人。

  章邯率领的关中主力军在苦撑半年后,因为粮草被断,朝中赵高不顾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反而要弄死主帅,这让章邯伤透心,唯有投降项羽才能有活路。但没想到项羽做事狠绝,直接坑杀二十五秦军,这里又损失了二十多万秦军了。

  而关中留守的十万人,战无可战,不知为谁战,为何战,最后投降了刘邦。而他们最后也成为楚汉战争中刘邦的汉军主力,这里也由此可见秦军正规的战斗力如何强悍,但此时秦军的主力又损失了十万人。

  最后是南征军团的五十万人,在征讨百越的过程中,损失了十几万人。最后面临的处境就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秦朝将亡,主帅赵佗所以留守当地,建立新的政权——南越国。

  为此,秦朝灭亡时,老秦人的正规军七除八扣一下,已经没有多少兵力。该上战场的已经上了,已经战死的也死了,最后被迫无奈投降的投降,没法回来的建立新政权去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851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