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24阿里全球数学竞赛赛程安排,6月22日24点,所有参加决赛选手都已经完成作答,此次决赛分为5个赛道,选手只能选取一个,进入答题界面后不可变更,而且还强调了严禁任何形式的作弊。
不过因为此次竞赛依然是线上答题,尽管是闭卷考试,但长达8个小时的考试中,对选手的诚信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只有独立完成才能赛出风采。
中专生姜萍在此前的预赛中,取得全球第12名的好成绩,但也因此被人质疑,认为她在预赛中存在作弊的可能,而且背后的推手就是她中专的数学老师王闰秋,师徒二人都进入了决赛。
让人想不到的是,决赛结束后质疑声更高了!
6月23日凌晨,一位网友在网络上公开了一份联名信,该联名信来自于部分入围决赛的选手,有37人之多。该网友强调是受Richard Xu学长委托发布,初衷不是质疑,而是追求事件的真相,以此来表达对所有参赛选手的尊重。
在这封联名信中,使用了中英文双语,可能是考虑到了有一部分组委会成员是海外数学教授,联名信是发给组委会的,但在决赛结束后公开了。
这些决赛选手认为,姜萍在预赛中取得第12名的成绩引发了各界质疑,其中还包括数学界的专业人士,并总结了三个疑点。
这些疑点也就是此前大家在网络上讨论的,暂时没有定论。实际上该联名信就是援引网络舆论,表达了他们的态度和质疑,并不是向前文所说的那样,发联名信不是为了质疑。
基于此,他们对组委会表达了两点诉求,正征得姜萍和王闰秋同意后,向所有决赛选手公开姜萍的预赛答卷;同时希望组委会成员或者独立的第三方调查该事件并公开结果。
很坦白地说,如果你全程关注了此次事件,一定会觉得这封联名信很可笑,作为数学竞赛的参与者,竟然对其他选手进行“有罪推定”,并试图联名给组委会施压,要求组委会破坏既定规则,公开他人的答卷。
有合理性吗?
1、参赛条件同等
所有选手在同等条件下参加数学竞赛,如果说一个中专生可以组织资源作弊,那么其他选手做不到吗?而且很多选手都来自清北、剑桥、麻省理工,他们拥有更丰富的作弊资源,大家为何盯着一个中专生不放?
2、涉嫌学历歧视
该数学大赛以无报名门槛著称,不对参赛者的学历、专业、年龄等因素设限,但现在部分参赛选手要求组委会公布中专生的答卷,这明显涉嫌学历歧视,如果组委会真的公开了,是有道德风险的。
3、有输不起嫌疑
数学大赛是由组委会全程把控的,在姜萍被质疑后,相信组委会已经进行了内部审核,此时其他决赛选手联合要求组委会调查,这不就是不信任组委会吗?
既然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为何还要参赛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输不起!
在这封联名信公开后,很多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如果要公开的话,那就所有人的答卷都公开,而不是单独对姜萍的答卷提诉求,一人打不过,就群起而攻之,这种做法不合适。
与此同时,人们还要求该网友公布到底是哪些人写了联名信,以求证此事的真实性,随后该联名信的主导者、知名的数学答主Richard Xu在网络上发文,公开回应联名信事件。
该联名信在决赛前就已经发给竞赛组委会,为了避免舆论造成对决赛的影响,他们选择了在决赛后,也就是6月23日凌晨公开了该联名信。
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Richard Xu还爆料了联名信的名单,该名单上有39人,有2两人可能是后续增加的支持者。
从这份所谓的名单来看,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匿名公开,没有公布自己的姓名、单位和预赛排名,只有少数选手公开了,其中还有不少来自名校,比如上海交大、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早稻田大学、南开大学等,预赛排名从100多名到400多名不等。
客观地说,目前决赛已经结束,8月份才能出结果,现在部分决赛选手提出质疑很不科学,这不仅是对姜萍不信任,也是对组委会不信任,提出的诉求根本就无法实现,组委会大概率是不会同意的,因为这不是儿戏。
换句话说,别人也可以要求将所有选手的答卷都公开,而且这涉嫌学历歧视,有违公平原则,背离了该大赛的初衷,组委会会同意吗?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65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