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的再次活跃引发了股市和社交圈的关注。许多人都在探讨一个问题:“如果未来市场火热,是应该抓紧买入还是卖出手中的房产?”这个问题确实令人犹豫,因为有些人的房产挂牌已久未能成交,也有人在等待房价进一步下跌时入市。归根结底,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大家犹豫的主要原因。不过,可以参考一些行业内人士的观点,这可能对我们有所帮助。王健林的预测再度验证?行业专家预测:明年的房价可能会出乎意料。
众所周知,王健林领导的万达集团在2019年宣布退出房地产市场,2020年恒大事件爆发,紧接着多家销售额过千亿的房企出现债务危机。现在看来,王健林的决策非常明智,他在内地房地产界的地位堪比李嘉诚。因此,作为内地商业地产的领军人物,王健林的每一个预言都备受业界关注。
例如,王健林曾预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能持续繁荣50年。事实证明,这一预言非常准确,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我国房地产已经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40平米,总体来看,房屋供应已接近饱和。即便是万科的郁亮也感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已从白银时代跌入黑铁时代,意味着住房开发市场日益萎缩,2022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比前一年下降了近30%。
尽管王健林宣布退出房地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退出了这一领域。实际上,万达仍然是房地产界的巨头,根据媒体报道,去年万达还接手了多个大城市的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商业地产。为何能在地产低迷期成功抄底?这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战略判断密切相关,他公开表示,未来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将稳步上涨,原因在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有潜力,大城市对人口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现在回顾王健林的话,许多网友发现他的预言不仅过去成立,而且看起来又一次应验了。这一点不难从简单的分析中得出。
面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国家推出了新一轮房地产优化政策,其中,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成为稳定楼市的关键举措。业内普遍认为,在住房总量基本饱和的背景下,通过拆迁和改造老旧房屋,必将引发住房需求的新一轮增长。当然,并非每个城市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主要还是资金充裕且需求旺盛的大城市,这也是国家选择在这些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基础。
在这一政策下,房地产市场至少呈现两个趋势:
一是通过拆迁,居民可以用得到的资金或房票购买商品房,有助于消化楼市库存;二是改造刷新,能够提升房产的价值,从而提高该区域的房价。如果对此还有疑问的话,可以参考之前的棚户区改造,虽然方法有所不同,但效果类似,这不是一些网络分析所低估的,他们显然没有充分认识到城中村改造对房地产市场的正面推动作用。
在行业专家看来,依托城中村改造的房地产优化策略的推进,明年的房价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期。为什么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呢?首先,需要纠正一个误区,即很多人在讨论房价时,要么过分悲观,要么过分乐观,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著名经济学者马光远最近在一次采访中提出了一个看似极端但实际相当现实的观点,他说绝大多数房子质量不佳,房地产市场尚处于中期,远未结束。他还指出,房子老化是必然,但更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来推动拆迁和改造,这一点上,只有财政实力雄厚的大城市才能做到。
至于房价这一敏感话题,未来的走势也不会完全按照过去的模式进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国家已明确表示要稳步推进,这与过去的激进棚改速度不同,因此,对市场的影响将是渐进的,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二是远郊区的房价难有大幅上涨,因为城中村改造主要集中在城区。但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那就是此前跌幅较大的小区,在所在城市整体环境回暖的情况下,房价将有一个回暖过程。实际上,当城中村改造的提法出台后,相关的房地产股票以及一些大城市小区的挂牌价都有所调整,虽然现在可能还没有成交,但至少市场的预期已经改善,而市场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就是预期的反映。
总的来说,房地产市场确实迎来了久违的利好消息,但我们也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正如国家所指出的,当前房地产政策的优化是基于楼市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其目标依然是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当市场各方面预期达成一致时,我们在买卖房产时应基于这一认识做出合理的决策,其他的先不必过多考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65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