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上课写"萌萌哒"字体,竟被学生家长投诉停职,这到底是谁的错?
最近,浙江台州的一名小学女老师因为写字"太幼稚",被学生家长告到学校,还因为此事和家长大吵了一架,最后居然被学校停职了!这事儿一出,简直是在网上引爆了一枚重磅炸弹,舆论哗然,骂声一片。
不就是一个小学老师写个字吗,至于闹到这种地步?一个人民教师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才算合格?这位女老师的遭遇,又折射出了我们当下教育的哪些深层次问题?面对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实则极不寻常的新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位女老师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是相当接地气了。不同于其他老师的一本正经,她的板书充满了孩子气,圆圆的,萌萌的,远看去就像一群调皮的小豆丁在蹦蹦跳跳。这种字体一出现,立马引起了某些家长的不满。有位家长当场就找上门来,指着老师的鼻子骂:"你这是教学生写字吗?分明是在教他们装可爱!"言语之间,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品质,都有着严重的质疑。
听到这样的指责,作为当事人的女老师能不委屈?写个字而已,又不是杀人放火,有必要上纲上线到这种程度?更何况,孩子们喜欢这种字体,上课的积极性都提高了,这难道不是好事一桩?可在某些家长眼里,老师就应该板着脸孔,写一手标准的楷书,要不然就是不称职。在他们看来,个性就等于不务正业,创新就等于胡闹。这样的逻辑,听着不觉得荒谬吗?
其实,这位女老师的遭遇,绝不是个案。它折射出了我们教育领域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在很多人心目中,教师就应该是高高在上,一丝不苟的。课堂就应该是严肃而刻板的,容不得一点欢声笑语。这种对教育的刻板印象,对老师的苛刻要求,无疑是在扼杀教育的生命力。试问,面对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面对一张张渴望知识的小脸,老师如果还摆出一副冷冰冰的架子,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能被调动起来吗?
教育的真谛,不就在于因材施教,春风化雨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不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火种。女老师的"萌萌哒"字体,不正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吗?
当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尊重个性不等于放任自流,创新教学也不能忘了基本功。作为语文老师,规范字的教学必须要跟上,不能顾了趣味性,丢了基础性。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做好平衡,既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也要让他们掌握扎实的知识。如果我是那位女老师,我会在教授标准字的同时,也给孩子们一定的自由创作空间。比如,可以开展一些好玩的书法比赛,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特殊字体,互相欣赏,互相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基本功,又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何乐而不为呢?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背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争议,就否定教师的探索和努力。相反,我们应该为那些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教育工作者喝彩,给他们更多鼓励和支持。只有营造一个尊重个性,崇尚创新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焕发生机,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常言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教师承载着传递知识,塑造灵魂的神圣职责。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位老师都是完人,但我们可以用欣赏和包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教师的付出。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呵护教育的初心,点亮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之光。用爱心浇灌,用智慧启迪,用行动践行教书育人的庄严承诺,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640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