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确认!武大女选调生已离职,整个学校受牵连,野妇论老师也逃不了

如果你千辛万苦考上硕士,又千辛万苦成为选调生,但最终却被选调到了一座“戈壁滩小县城”,那么你会如何选择?

是勉强说服自己抛弃大城市的繁荣,委身这座小县城?还是选择放弃,重新踏上新征程?

武汉大学的一位德语硕士生,在被选调后就面临了这样一个问题,但她在后悔后,不仅选择了立刻离职,还写了一篇怨气十足的文章,由此产生热议。

而随着事件进展,网友们才发现,在她的背后,一位“不允许自己的学生当野妇”的导师,更是言论惊人!

5月29日,一篇名为《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的文章火了,之所以引发网友热议,是因为文章的主人公,因为吃不了苦,受不了嘉峪关这座戈壁滩小县城而选择离开。

在看了她这篇文章后,网友们也是分为了三种看法:

一种觉得这没什么,只不过是个人选择罢了,一个高学历小姑娘去这种地方,属实是委屈了:

“嘉峪关常住人口只有31.6万,作为武大研究生被分配到这种地方,确实很难受,但凡家里有点背景都不能分到这,所以她的选择没问题,不想干就不干,为什么要委屈自己”


一种觉得如果是抱着去享福的心态去的,那么还不如不去:

“没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就别去干公务员了,进入社会后谁还会惯着你”


“如果这种人成了父母官,岂不是祸害了一方百姓,不懂人间疾苦,只想着自己的待遇,感谢离开了”

“选调生的意思就是去带动当地发展的,不是去享福的,这是国家在储备人才,既然无法接受,以后仕途可能就凉了”

还有中立的网友,觉得人各有志,她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但不能就这样说出来,更不能仅凭自己的看法就否定一个地方。

就在网友热议中,官媒也进行了怒批,称选调生不满嘉峪关被批不冤。

在官媒来看,这位名为顾某的选调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时,目的并非是为了如何当好公务员,带领当地发展,而是想找个体面又稳定的工作,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很难做好本职工作。


而公务员考试,并非是找到了一个铁饭碗,更非只是一个安稳轻松的工作,而是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如果这些觉悟都没有,那么何谈为社会做贡献?

而对于此事产生的影响,武汉大学也进行回应,对此表示很遗憾。

而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这位顾某的真实身份也被曝了出来:顾某,女,汉族,是武汉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


在她的这篇文章中,也明确家是省会的,家里人都在兰州工作生活,所以很不甘愿自己来到了这里,在得知自己要去嘉峪关后,她的导师更是说了这样一番话:

“你家是省会了,又接受了高等教育,怎么甘心去那么偏远落后的地区?那边能有什么好男人配得上你?我不允许我的学生当野妇”


在这位导师看来,嘉峪关就是偏远落后的地区,不仅经济不行,而且也没什么好男人,只要去了就是去当野妇的。

也许正是因为老师有这种观念,所以才会有学生如今的选择吧!

如果连老师都不能明确,公务员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又怎么能要求学生观念正确呢?

因此这位导师也被扒了出来,在公开资料上,写明鲁某某就是德文系副教授,是硕士生导师,她是1996年毕业于武大德语专业的,之后就一直留校任教。

既然是土生土长的导师,为什么还能说出这种话?如果所有学生都去了大城市,那么这些偏远地区又该如何发展?

所以这件事所体现的,并不仅仅只是顾某的嫌弃和选择,更是作为老师的观念与素质。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马上评︱从选调生不满嘉峪关看“考公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6386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