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国枪口一致对准中国,名单上每一个都不是善类,这一次他们又是如何炒作污蔑中国的?对于G7公开挑衅,中方接下“挑战书”,首波反击已经到了,中方具体说了什么?
近日,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意大利北部城市斯特雷萨召开。不出意外的是,虽然中国并非此次会议的参与方,但是此次G7会议含“中国”量依旧很高。会议期间,G7财长不仅批评中国参与全球商业体系的做法,还挑出诸如“中国使用非市场政策和措施”等问题,声称此类活动损害G7成员国工人、产业的利益和经济弹性。比如,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就污蔑宣称,“中国工业威胁全球经济”,因为中国生产的工业设备越来越便宜。在此情况下,各国财长一致同意“对有害做法作出反应”,并“考虑采取措施确保公平竞争的环境”。
从G7财长上述这些言论不难看出,他们就是在借机炒作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话题。很显然,此次G7财长会议完全就是在配合美国政府的论调。因为在此次G7财长会召开前夕,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就曾喊话G7成员对中国主导的产业政策竖起一道“反对之墙”。她认为,“如果中国不改变政策,包括从增加生产转向刺激内需,市场驱动型经济体将面临来自中国的大量廉价出口,这将威胁到其制造商的生存能力”。美国和欧洲需要以“战略和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保证大西洋两岸制造商的生存发展”。为了拉拢这些盟友,耶伦还特别强调,她并非要求各国都效仿美国征收关税,或密切协调其贸易政策反应,但他们需要站在一起,向中国发出统一的信息。
虽然这次是G7成员国集体向中国发难,并且名单上每一个都不是善类,但中方丝毫不惧,直接接下这份“挑战书”,并开启反击。在27号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G7财长的相关言论明确回应指出,中方不接受七国集团单方面认定所谓“非市场政策和措施”的标准,事实上少数西方国家针对特定国家、特定企业采取的歧视性做法,才是真正的非市场行为,构成了对市场的扭曲。同时,毛宁强调,七国集团炒作所谓中国的“产能过剩”,企图对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设限,这事实上完全背离了事实和经济规律,本质上是保护主义,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63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