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俞阿瓜
编辑丨俞阿瓜
近日,一批来自菲律宾的榴莲成功通过空运方式,首次抵达中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并被顺利上架销售。
榴莲作为一种备受瞩目的热带水果,一直以来都拥有着众多“铁粉”,而这次的空运试水活动也意在拓展榴莲的销售市场,满足国内榴莲爱好者对于品尝的渴望。
让人意外的是,虽然这批榴莲已经成功上架,却在第一时间遭遇了不少消费者的吐槽,而最主要的问题,便是这些榴莲的外观。外观与传统榴莲有所差异?被质疑“发育不良”
对于榴莲这种独特的热带水果,其招牌特色莫过于那颗“榴莲炸弹”般的外表,粗糙的外皮上布满了坚硬的刺,果肉则蕴涵着浓浓的香气,宛如一颗“味蕾炸弹”,让人一尝难忘。
在这次空运过来的菲律宾榴莲中,不少消费者却发现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现象,那就是这批榴莲的外观似乎与传统的榴莲有所不同,呈现出一种发浅的状态,颜色较为暗淡,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颗“发育不良”的榴莲。
对于这种意外的发现,不少消费者纷纷将其拍照上传至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并配以自己的“吐槽”言辞,直言这样的榴莲外观实在有些让人无法接受,甚至还会给人一种“劣质产品”的错觉,拿来做水果摊的话恐怕会影响生意。而在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影响下,这批榴莲的外观问题也很快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讨论和观点交流。
外观差异导致消费者“望而却步”?
面对这次空运过来的菲律宾榴莲,其发浅的外观状态无疑给不少消费者带来了“触动”,也让大家对其品质和口感产生了一定的疑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消费者在面对榴莲的时候,也开始更加“挑剔”起来,对其外观产生了一定的“标准化”要求,认为颜色过浅的榴莲“不好看”,可能就是劣质品。
事实上,榴莲的美味并不仅仅来源于其色泽饱满的果肉,这种水果在成熟之后所散发出来的香气和特殊的口感,才是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已经从单一的“口感”要求,转变为了对榴莲全方位的“体验”要求,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外观的“挑剔”。
据了解,这次菲律宾榴莲的空运价格相当“美丽”,每箱的售价高达上千元,而如此高昂的价格,也让不少消费者在面对这批榴莲的时候,产生了一些“望而却步”的情绪。他们认为,或许这批榴莲的确来自于菲律宾,可能其内在的果肉质地和口感真的能够达到预期的“好吃”标准,但是在外观上的确存在一些“瑕疵”,这样的价格恐怕并不太具吸引力。
消费者开始重视产品的“外观”体验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一些消费者持有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他们认为自己在购买榴莲的时候,的确就是为了能够品尝到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对外观问题并不在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次菲律宾榴莲的空运过程,以及所遭遇的“外观吐槽”事件,对于整个水果市场而言,或许也是一种“有益”的提醒。
无论是什么样的水果产品,其外观在一定程度上都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也成为其是否愿意购买的重要考量因素。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各种水果产品竞争激烈,外观问题已经逐渐被消费者所重视,也成为了其购买决策中的一部分,对于各个水果产地和商家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和督促。
只有通过提高产品的外观“识别度”,并且在此基础上保证其内在品质,才能够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通过此次事件,也希望各方能够有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对于榴莲的外观问题,消费者可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不仅仅只是通过外观就“否定”一个品种,而是要有所了解和包容,也可以主动去尝试不同外观的榴莲,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而对于水果产地和商家来说,也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更加用心地经营好每一份产品,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口感上,都要有所“用心”,以此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624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