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开鲁县建华镇双胜村因春耕一事,闹得人尽皆知。
此事的主角是承包了5000余亩农田的老张,他本打算在农耕时大干一场,但关键时刻,村镇干部突然跳出来横加阻拦,把老张逼入绝境。
老张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媒体,想通过舆论曝光为自己讨个说法。
此事一经爆料,无数网友义愤填膺,村镇干部阻拦春耕的风波持续发酵。
尽管官方随后发布了回应,但满篇专业术语看得大家云里雾里,大多数百姓只能捕捉到“镇党委副书记纪云浩被撤职”这一关键信息。
4月24日,开鲁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再次发布情况通报,揭露了这起纠纷的全貌。
网友这才知道,老张原来并不是普通农户,而是大有来头。
据悉,此次收缴增补承包费源于国家对内蒙古地区推行新增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工作的政策导向,在此次“国土三调”政策中规定,未经确权的新增耕地不再对外承包,而是由村集体统一运营。
对于已签订承包合同的土地,则根据其具体情况分为两类处理:一类是短期内难以整合的、分布零碎的土地,此类地块允许原承包人继续耕种,但需向村集体缴纳一定费用。
另一类是新出现的大面积连片水浇地,村集体需与农户协商调整原合同。如协商无果,将依据相关法条,由法院介入仲裁,甚至可能采取强制回收措施。
而老张承包的这片农田恰巧就属于第二类——新增大片“水浇地”。
说起这件事,还要追溯到2004年,当时老张以每亩每年4块钱的极低价格承包了5600亩荒沼草甸子地块。
当时,这片地在“国家二调”时被定义为“林草地”,老张当时就盘算着在这片荒凉之地上搞出个奶牛养殖基地。
然而,计划不如变化快。就在“国家三调”来临之前,老张通过一系列的改良方式,将手中的这片荒凉之地改造成了耕地。
原来合同中只有110亩的耕地,如今已被扩充到了4650亩,这些全部被官方认证为新增耕地。
为了利益最大化,老张将改良后的耕地高价转租给了其他农户,租金瞬间飙升至每亩每年700元。
相当于老张一转手,每亩地就净赚了696元。
然而,老张的这一系列操作已经违背了当年与村集体签订的合同,他擅自改变了土地用途并进行了转租,侵犯了村集体的利益。
如今,国家相关文件已发布,将内蒙古划为新耕地试点区域。老张之前签订的承包合同,按规定需重新商谈。
基于这样的背景,村干部多次找老张商量费用调整事宜。尽管老张并非本村村民,但鉴于这块地的历史沿革,村干部决定参照本村村民待遇,只收取老张每亩每年200元的使用费,让他继续享有土地承包权。
不过,老张对于村镇干部的特殊照顾并不领情。
在他看来,每亩增加的两百元一年累计下来就有将近100万的额外支出,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于是,每次与村干部交涉时,他总能找到理由搪塞过去。他说:“我的钱都砸在种子和化肥上了,这可耽误不得,不然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汤了。”
由于双方意见始终没有达成一致,老张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愈发难以调和,由此拉开了后续一系列冲突的序幕。
其实,村镇干部面对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捍卫权益,比如向法院提起诉讼,强制要求老张补缴费用或解除合同。
但他们偏偏采取了恐吓、威胁等简单粗暴的手段,甚至不惜阻挠春耕,这让老张抓住了把柄,也使得事态进一步升级。
村镇干部滥用职权,指使警方以蛮横方式扣车抓人。此举无疑是火上浇油,使得矛盾愈演愈烈,民怨沸腾。
好在当地政府及时介入,对涉事干部依法依规予以惩处,确保春耕得以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开鲁县政府新闻办发布了详尽的通报,阐明了收费的合法性和依据,力求平息众怒。
反观老张,他也并不是表现出来的那般弱势和无辜。如果当初他能主动申请变更土地性质、修正合同并按规定缴纳费用,这场纷争或许就能避免。
但老张太过注重个人利益,周围与他情况类似的农户都纷纷缴纳了增补承包费,他却始终无动于衷。在明知自己不占理的情况下,他还找媒体爆料此事,试图引导舆论偏向自己一方,这都彰显出老张性格中的狭隘与自私。
如今春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但老张需要缴纳的费用并不会一笔勾销。希望老张能提升认知、响应国家号召,别为了一己私利损害村集体的利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60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