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由18亿亩,变成17、15亿亩,耕地红线下,面积咋越来越少?

大家都知道,我国提出严守18亿亩(确切说是18.65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这是我们国民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今年农业农村部提出要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

另外国家还明确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势必坚守15亿亩(确切说是15.46亿亩)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突破,并逐步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很多人对这三个数据有些不解,甚至不少人还提出了质疑:很多年前国家提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全民共知的一个数据。然而为什么农业农村部又提出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只能稳定在17.7亿亩?而且还用了“确保”两个字?而最近又变成了15亿亩这个数字。

土地坚守来,坚守去,到头来这个数字怎么还是越来越小?甚至不少网友无奈地戏谑道:过两年是不是会变成12亿亩?10亿亩?

其实这三个关于农村耕地的数据确实是客观存在的,目前的耕地保有量是18亿亩,确切地说是18.65亿亩没有错,而农业农村部提出的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也没有错,而要坚守的15亿亩,确切说是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这个数字也没有错。

农村耕地利用上同时出现三个数据,并不矛盾冲突:

农村耕地分为一般耕地和采取特殊保护的耕地——永久基本农田两种类型。永久基本农田又简称基本农田,再利用上是比一般耕地要求更高的耕地。

国家对农村耕地利用有用途管制,禁止耕地“非农化”和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利用。这也是这三个数字同时客观存在的原因。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吃”这一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忍饥挨饿时,大家以能“填饱肚子”为追求目标。现在大家都饱腹无虞了,又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种类多。

那就需要国家对农业生产采取宏观调控,在确保大家能够吃得饱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大家吃得好的新目标。

吃得饱的基础:这是15.46亿亩这个数字需要实现的。根据国家耕地用途管制要求,1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应主要用于粮食生产,这个才是国民真正粮食口粮的保护对象。不过在一些地区,如果当下种植的是棉、油、糖、蔬等非粮作物的目前也可以维持不变。

吃得好的新目标:我们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植我们赖以果腹的粮食作物,那么我们吃的蔬菜、食用油、糖料又从哪里来?就主要是由一般耕地上种植得来的。当然一般耕地也可以生产主粮,还可以种植饲用作物,以支持饲养业生产。

也就是说,18.65亿亩耕地包括了一般耕地和15.46亿亩的永久基本农田,这也就解释了两个数字由来并不矛盾。那农业农村部又提出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只能稳定在17.7亿亩又是咋回事?

今年农业农村部在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台了部署一号文件,在该文件中指出将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任务下达各省份,着力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

可见这17.7亿亩是18.65亿亩耕地里面主要被安排用于确保口粮、玉米和大豆的生产的面积。而剩下的不足1亿亩耕地还有别的用途,比如上面提到的棉花、油料、蔬菜、饲草作物等,当然这1不足的一亿亩耕地还包括一些处于撂荒、非法流出(如未经审批建房、建工厂、建住宅楼等情形)所包含的面积。

目前国家对耕地保护越来越严格,18亿亩耕地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既然已经划定保护红线,是无论任何时候又要严格坚守的,这一数字也是不能减少的。而确保17.7亿亩粮食播种面积和15亿亩基本农田红线是对18亿亩耕地的功能的细化安排,并不矛盾,相反确是一种农业生产上的具体补充和促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5932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