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中国来的列车,在俄境内被扣,看到里面运的东西,莫斯科脸色大变

近日,俄罗斯海关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来自中国的集装箱,海关人员在看到当中的物资后,觉得很不对劲,并将其层层上报,一度惊动了克里姆林宫。当前紧张的国际局势背景下,俄方考虑到与中国的关系,想出了一套稳妥的处置办法。

中欧班列

自俄乌开打以来,中国一直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与此同时,中国是否军援俄罗斯的议题,也一直引发外界关注。不过,近期这种舆论的苗头,却在俄罗斯发生了“逆转”。根据多家俄媒爆料,近日,俄罗斯联邦海关总署表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赤塔州,海关人员在后贝加尔斯克铁路检查站进行检查时,对一批集装箱内的物品产生了怀疑。

当地海关办公室主任伊格纳季耶夫说,货物随附的文件显示,里面装的是“运动服装”。但他们对所有集装箱都进行了扫描,从面料密度和其他参数来看,它们并不完全是运动服。海关人员随机打开一个集装箱后发现,一个包裹写着乌克兰地址,里面装的是带有乌克兰武装部队标志的制服。

乌军军事装备

伊格纳季耶夫还透露,这批货物的起始地是中国,申报的目的地是波兰。集装箱内的标签上,没有标明军服的制造商,但用乌克兰语写着是军服。当地海关总共扣押了8个集装箱,将对其中的物品仔细检查一周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发生后,俄罗斯地方海关经过层层上报,还惊动了克里姆林宫。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阿列克谢-切帕表示,他很庆幸俄罗斯的海关部门追查到了这批集装箱。不过,乌军的制服供应是通过俄罗斯秘密过境的

这批货物不是由中国官方机构发送的,而是一些商业机构所为。因此这批装有乌军制服的货物,不会以任何方式影响莫斯科与北京之间的的外交和经济关系。

不过,切帕话锋一转还表示,他不排除中国公司可能还会为乌军运送更多“重要货物”。他呼吁俄罗斯海关部门“更密切、谨慎地”监控货物的流动,因为这可能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切帕还说,也许来自中国的商业服务还向乌军提供了其他东西。俄方有必要打开“看一看”。比如,无人机这样的大件虽然无法提供,但很可能提供无人机的零件。

从这位杜马官员的话来看,他已经开始怀疑,中国正秘密为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不过,他既然一开口,先开始澄清“这件事不会影响到中俄关系”,这就说明在俄方看来,这件事不应该上升到很高的层面,甚至是破坏中俄关系。这主要有来自3个方面的考量。

泽连斯基视察前线,穿上战斗装备

首先,此事并不应被简单标签化为“中国军援乌克兰”。因为尚无证据表明,这批军服是由中国政府官方送出,也没有迹象显示,这些物资是应乌克兰官方的请求而发送的。俄方也说了,这批交易显然是私人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并不代表着中国政府或国家层面的军事支援。

而且,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私企接受国外订单,生产一些非致命性的军用品,这并不罕见。本来中乌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就历史悠久,其中也包括民用和军用物资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之间的正常贸易活动,也可能会被误解为政府层面的军事援助。特别是在国际形势高度紧张、高度敏感的时候,这种误解尤其容易发生。

其次,这批货物中的军装,属于非致命性装备,它们不像枪支和弹药那样能直接用于战斗。在很多情况下,非致命性的防护装备和后勤物资,只能被视为提升士兵生存和行动能力的必需品,并不直接涉及战斗行动。自俄乌开打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为了避免激怒俄罗斯,也曾向乌克兰提供防弹衣、军装和军靴等非致命性装备。

乌克兰前线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秉持着相对中立的立场。中国多次强调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冲突的重要性,反对外部势力的干预。中国的外交政策一贯倡导和平与对话,试图在俄乌冲突中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加剧双方的矛盾。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任何形式的军事援助都会进一步加剧冲突。实际上,中国也一直在努力避免被卷入俄乌冲突,保持与所有参与方的沟通,促进和平解决冲突。在这样的外交政策指导下,提供军事援助给任何一方,都与中国目前的外交立场不符。

不过,与这次事件舆论相反的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一些美西方媒体频频炒作的都是“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军援”,他们甚至不需要拿出证据,只需要瞎掰。在这背后,他们明显没安好心。

前线的乌军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才是乌克兰战场上的最大武器提供者,且美国的军工企业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这显然与美方宣称的“维护和平”存在极大的矛盾。究其根本,美国在冲突中的某些行动,更多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而非真正为恢复地区和平所作的努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就更可笑了,甚至可以说是有意制造误导。他们通过对中国的无端指责,试图将国际社会的注意力转移,淡化美国在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和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这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战”,通过塑造舆论,为自身的政策和行为寻找正当性,甚至在国际社会中制造对手国家的负面形象。

面对如此情况,中国的立场一直是明确且一致的。中国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冲突。中国对于自身与俄罗斯的关系有着清晰的认识,绝不会不接受美国对此关系的无理指责和干涉。

在东欧地区的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化的今天,任何与军事物资相关的新闻,都可能被赋予额外的政治色彩,并被过度解读。因此,对于这种复杂的国际问题,我们应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基于片面信息做出过急的结论。同时,所有国家也都应该本着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共同目的,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冲突,而不是通过加剧对立来追求自身利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51991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