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引流推广

不敢相信!12306发出警告:春运购票“买长乘短”绝不容忍

在中国,每逢春运这一特殊时期,数以亿计的旅客涌向火车站,希望能够顺利购票返乡。

面对票源紧张的局面,不少旅客采取了所谓的“买短乘长”策略——购买到中途某站的车票后上车,再补足余程车票。

然而,在今年春运期间,“买短乘长”的做法似乎变得风险重重。12306已经发出警告:

“不建议“买长乘短”和“买短乘长”。“买短乘长”、上车补票可能会引发列车超员报警,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铁路部门将依规请“买短乘长”人员下车,旅客出行会受到很大影响。”

那么,“买短乘长”、上车补票行为真的不合法吗?

首先我们要明白,“买短乘长”在《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中并未被彻底禁止。

上述规程第三十八条规定:“旅客在车票到站前要求越过到站继续乘车时,在有运输能力的情况下列车应予以办理,核收越站区间的票价和手续费。”

只要在列车有剩余运力情况下,旅客是可以通过合法手续补齐超过已购区间的票价和手续费,并继续前行的。

但事实上,在高峰期间尤其如春运时段,由于人流量巨大,列车基本处于超负荷状态,“有运输能力”的前提往往难以满足。

那么,“买短乘长”为何会成为旅客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常来说,并非所有人都是出于逃避票价或恶意占座之心。

在现代社会,交通出行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铁路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运营秩序的维护无疑关系到广大乘客的出行体验。

“买短乘长”行为虽然在表面上看似违背了购票规则,但其背后往往隐藏着乘客的无奈。

我们可以将“先上车后补票”理解为一种曲线自救的方式,这其中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试想,如果很轻松的就能买到心仪的车票,谁又会大费周折的“买短乘长”上车再补票呢?

所以,“买短乘长”很难说是恶意。无论是因为无法购买到目的地的直达车票,还是因为紧急情况需要临时改变行程,这种行为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一种保护。

将其一概而论地视为违规行为,显然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

当然,从运营者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确实可能导致运力分配的不合理,甚至影响到其他乘客的正当权益。

特别是在客流高峰期,如春运等特殊时段,这种行为的负面影响会更加凸显。

例如可能导致实际座位被重复售卖、超员、甚至影响后续站点旅客上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极有可能损害其他合法购票旅客权益,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当前我国铁路系统在应对极端高峰时段、极端恶劣天气等状况,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源配置不足、调配能力有限等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交通需求增加,“抢票难”可能会愈演愈烈。

对待“买短途长”的类似行为,除了加强管理外,铁路部门还需进一步优化服务和调整资源配置方式。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每位旅客都能安全、便捷地出行。

例如根据节假日高峰及淡季变化动态性提供更精准科学的供给策略;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改进售票系统设计,在保证效率与公平原则下进行更灵活精细化调整。

科学合理的改善应对这种局面,远比“一刀切”把乘客赶下车更为靠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5188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