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还没到,网上的乐子可真不少。
近日,“格力2024全球梦想盛典”在广东珠海举行。
不同于普通公司办年会,格力的这场年会可是集晚会、直播、带货于一体的。
当晚,全平台累计5.4亿人次观看,直播带货订单量超过60亿元,给2024年来了个开门红。
看过直播的网友说,格力年会与春晚也是不遑多让的,不仅有央视、凤凰卫视的明星主持人,还有员工在节目中唱出了“我妈就是董明珠”。
这个视频一出,评论区里的网友们又炸了锅,尤其是00后的职场人直呼“受不了”。
格力官方倒是云淡风轻地表示,这只是为了增加幽默气氛而开的小玩笑。
好不好笑我不知道,但隔天格力股价就涨了3%,这一波董总又赢麻了。
一专多能的年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今年好像格外地漫长。
由于农历闰二月的存在,癸卯兔年一共有384天,比虎年多了整整23个工作日。
没错,在座的各位打工人,都已经打了13个月的工了。
终于熬到了年底,在各项考核、总结、计划之余,还要排练节目给领导看,想想都难顶。
在这种背景下,当网友们看到格力员工在年会上高喊“我妈就是董明珠”,很容易就会带入自己的情绪。
尽管舆论的声浪汹涌,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格力年会还是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一方面,董明珠在年会上公布了格力2023年的各项数据,其中营收重回2000亿水平,利润高达290亿,给了投资人和股东们信心。
另一方面,这场“格力2024全球梦想盛典”还肩负了直播带货的任务,5小时销售额达到了60亿,光这一场就卖出了全年3%的营收。
如果一场年会既能让大领导开心,又能提振公司业绩,谁家会不想办呢?
总有热搜的董总
2023年以来,格力董总好像就“住在”热搜榜上了。
先是王自如的采访片段流出,称自己没看过工资条,只要离董明珠近就可以。
无论这波“彩虹屁”是否发自真心,但节目效果绝对是有了。
后有董明珠批评孟羽童,称她只想着利用格力平台成为网红去赚钱。
依照董总的价值观,如果只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而工作,那就跟行尸走肉没有差别。
除了以上这两条最炸裂的,董明珠还提出过“应该对员工跳槽行为收取培训费”的立法建议。
董小姐每次都能精准地踩到“劳资关系”这一爆点上,很难说是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
俗话说,黑红也是红。只要有话题,就不愁没流量。
格力电器从2020年开始推行“渠道改革”,要打破传统的经销商层层拿货模式,构建自己的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
自此,本就极具个人风格的董明珠,开始更加贴合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上综艺、开直播早都是常规操作了。
借着这次的年会话题,格力又成了最近的新“瓜”。
你说,聊的多了,大家买电器时会不会想起它呢?
经过风浪的格力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对于格力的印象似乎还停留在“空调最强王者”,但人家早就开始了多元化转型。
从近年的财报来看,格力电器正在通过布局家电上下游,从而进行产业链延伸。
纵向上,他们开发了工业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能够帮助工业企业升级生产线。
横向上,格力进入了新能源电池、预制菜装备等行业,抓住了好几个风口。
董明珠曾对流行已久的“微笑曲线”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她说,“微笑曲线”告诉企业家要抓住两头——销售和研发,因为做底端制造是重资产,最容易吃亏。
“但如果没有底端,还能有微笑吗?”董明珠强调,格力的发展路径就是从底端开始,从质量管理开始延伸到两端,把握住研发和销售。
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曾在2018、2019两年接近过2000亿大关,但2020年却直跌了15%。业绩下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组织变革的阵痛。
但三年后,格力终究交出了“营收利润双新高”的成绩单,的确还是有点东西的。
有人问,董明珠这样的人设形象对格力究竟是好是坏?坦白讲,这很难评。
企业灵魂人物的一言一行固然重要,但回归到生意本身,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或许才是关键。
写在最后:
每到年底,都有大公司的年会登上热搜。
既然总是要被关注的,不如借此机会搞一波宣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512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