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开眼界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第一次参加连央视都点名的两广酒席,南方婚礼的习俗和我们家乡那边真有着天壤之别啊。
原来在广东和广西,整个两广地区是没人挡婚车的,也没看过什么下车费、改口费的,也没有婚闹。
在当地,看到婚车车队的车子都会主动避让,甚至还会倒车让路,沿途还有不少路人帮忙指挥交通,方便婚车安全通过。这个现象真的让我大感意外!
我同学在广东工作,嫁给了广西人。第一次受邀参加连央视点名的南方婚礼,让我兴奋了一个晚上。
而这种讲究真情实意,而非物质财富的相处方式,简直让我目瞪口呆了!
首先,我惊奇地发现广东和广西确实没人拦婚车,他们觉得一是吉日良辰不能耽误,二是有人挡婚车是不太好的事情。
除非特殊情况,否则谁挡婚车,亲朋好友肯定会赏他点颜色看看,看到婚车大家都会主动让路的。
在两广地区,看见婚车车队,本地人会礼貌地避让和观望,有时帽子叔叔还会主动维持交通秩序,让婚车先行,挡婚车这种事根本见不到,他们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在我的家乡,车子被挡是家常便饭,更别提让婚车队保持队形前进了。而在这里,没有拦婚车,也没有恶作剧式的婚闹,看得出来南方人的友善和好客。
至于婚礼,两广人注重顺顺利利,特别是结婚这种大事,必须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当天更要顺其自然,不能故意制造麻烦。
婚宴的主要目的是庆祝新人成家立业,从彩礼嫁妆到摆酒买房娶妻生子,双方父母都不希望新人遇到任何困难。
关于随礼,在我的家乡随礼时是当面拆开并登记,别人都能看到随了多少钱,随礼多的甚至会大声喊出来,吸引眼球。
而在广东这里,无论随多少,大概就一般是五十一百,亲手递给主人家,或者在礼宾台签名后将红包放到盘子上。
主人家是不收礼的,反而会回赠给宾客,宴席过程中还会送些小礼物,用他们的话说,亲朋好友能抽空参加你的婚礼,那已经算是很大的面子了。
相比之下,在我的家乡,大家看到有菜就赶快打包带走,这是因为随礼多了,人人心里都觉得有点吃亏,所以抢着打包带回家吃,他们不管别人有没有得吃,只要自己不吃亏就行了。
当然两广人也会打包,但是要等到散席的时候才会打包。只在吃不完的时候才会打包,打包只是为了避免浪费。
看到有很多菜都没动过,还得想到主人家的酒席不便宜,吃不完的话记得要打包带走,连我这个外地人都打包了七八个菜,毕竟在家里和祠堂摆席,因为数量多吃不完才会打包的。
他们觉得去别人家吃饭后,主人家打过招呼了才会打包一些剩菜回家。哪怕是打包,广东人也是十分谦让的,反正我根本没见到过有人争先打包的场景。
在两广地区,吃席是有规矩的,有长辈的要先下筷子才能让其他人家开始夹菜,如果都坐着的都是年轻人都会让对方先吃,就算是跟长辈阿姨们或小孩子们坐在一起,也不会看到有人争抢食物的,比如说大闸蟹、龙虾、鲍鱼之类的,都是十个一盘。
一桌有十人,每个人只能吃一个,除非对方真的不吃了,说要留给小孩子们吃,否则剩下的东西都会放在那里,大家都不会多吃也不会去抢,自觉做到每人一份。
据我朋友说,他们从小就是被家长们这么教的。每张桌子上都有尊贵的座位是留给老年人坐的。
老年人没动筷子,你肯定不能先动。只准夹眼前的东西,不能挑选。每上一道新菜都要先转到老年人面前展示。
他说,我们广东这边的婚庆规矩就是这样啊。反而更不明白北方的情况为什么是那样的!
在我的家乡,吃喜酒刚上菜就被那些亲戚们直接藏起来打包,菜还没吃呢,就被打包完了,第一次听我说,他整个人都目瞪口呆了。
前几天在家乡去参加表哥的婚宴,入席到上菜拖了快两个小时!六点入席,硬是被主持人一声声愿意不愿意给拖到差不多八点才上菜,差点人就饿晕了。
新郎上台表白,新郎感谢亲恩,新娘进场,新娘团表演,主持故意拉扯时间说一些不咸不淡的荤段子。坦白说,谁有这么多时间来看你问愿意不愿意的。
但是在两广地区,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主人家通常会直接引领客人入座,看时间差不多了,直接上菜,大家一起开心聊天,这样才更真实。
相反,两广人更注重感情,你能来就是一份心意,随礼也是一个吉利的象征,多少都没关系,你给了多少,主人会返还大部分给你,只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点。
有些广东发达的地区有时候甚至都不收,换个红包,全都原封不动地退回给你。他们讲究的是感情至上。来到这里,就是主人家眼中的贵客,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从古代到现在,都保留并且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还有不少本地特色文化,比如舞龙、舞狮、赛龙舟、游神等。
在广东和广西,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自由恋爱,不以物质条件作为基础。父母嫁女儿之前,会先向其他亲戚了解男方家庭的情况。
主要就是想知道,男方家里的教育环境怎么样?为人处世如何?有几个兄弟姐妹?有无不良经历?人品如何?
他们担心的是女儿嫁过去在那边受委屈、吃苦,以后家庭的和睦相处,而不是钱财的问题。
他们一直在讲究,结婚后,生活是由夫妻共同携手努力创造出来的。当然,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家里,无论条件好与坏,也会帮助新人,让他们的生活步入正轨。
总的来说,在两广地区,讲究礼尚往来,离不开家教和规矩几个字。这是从小就在家长的熏陶下培养的。
就像朋友所说,吃宴席的时候,一桌十个人。有些人可能已经吃饱了,就走了。在广东,这是行不通的。
只有别人还在吃,你就得老老实实地坐着等,等到所有人都放下筷子为止。这一点跟我家乡的习俗可真是大相径庭啊。
一方水土一方习俗成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礼貌必须要懂,广东和广东的风俗也不是一天形成,而是很久以前留下来,坐有坐相吃有吃相,餐桌礼仪真的不乱来。
这些都是广东淳朴、真实、自然的生活写照,这种注重亲情友情,注重礼仪的两广生活方式真的让我佩服,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广东和广西始终坚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劳务实,谦虚礼貌待人,真诚且不崇洋媚外。即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依然讲究规矩,尊重长辈,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
我国有句话说得好,礼仪成就人生。广东和广西的风俗,正是这句名言最好的诠释。
那是我们的祖先传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好好珍惜,代代相传。你们觉得呢?欢迎留下你们的真知灼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tuiguang/493323.html